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输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王憬惺

月刊

1004-549X

cjbt@cjbt.cn

028-61648584

610052

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总部经济城华彩路26号

中国输血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LA-A、-B功能表位错配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分析

    俞露贺云蕾何意文李双月...
    673-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HLA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功能表位错配(epitope mismatch,EM)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对血小板供者和 2021 年 6 月—2023 年 6 月间申请血小板血清学交叉配型和HLA基因配型的血液病患者,用PCR-SBT法进行HLA基因分型,HLA基因配型是基于CREG的原则为患者选择供者。对患者临床血小板输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HLA Matchmaker 4。0 软件分析供体-受体HLA EM信息,并从国际HLA表位注册网站(www。Epregistry。com。br)中查询相关HLA 功能表位(Eplets)的表达量、基因分布等信息。评价HLA EM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而与患者的血小板配型策略相关。当HLA EM总数在 20 以下时,供受者HLA EM总数越低的分组,其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越高(χ2=19。311,P=0。001),24h 血小板计数(Plt)增量校正值(CCI)平均数也越高(F=7。737,P<0。001)。供受者HLA EM总数与 24 h CCI实际值呈负相关(Rho=-0。322,P<0。001)。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 17 个与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有关的Eplets,其基因位点分布可能是HLA-A(17。6%)或-B位点(64。7%)独有,或者是HLA-A和-B位点共享(17。6%);且其表达量可能是高表达(58。8%),或者是中等表达(41。2%)。结论 HLA EM的总数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发现若干与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相关的HLA Eplets。

    血小板输注无效抗原表位错配HLA表位

    711名儿童患者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付宏煜朱志宸冯立高雨晴...
    678-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患者输血反应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 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9-2023 年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期间输血反应发生率、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9-2023 年本院共计输血 69 926 人次,发生输血反应 711 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 1。02%。2019 年(1。89%)至 2022 年(0。50%),输血反应发生率在逐年降低。按输注的血液成分来看,输注单采血小板、冰冻血浆、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16%(551/25 565)、0。50%(92/18 277)、0。25%(65/25 679)和 0。74%(3/405),且相比于其他血液成分,输注单采血小板有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输血反应类型来看,过敏反应占比 86。22%(613/71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占比 13。08%(93/71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占比 0。70%(5/711),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注单采血小板是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是发生FNHT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输血反应发生时间来看,相比于单采血小板和冰冻血浆,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发的输血反应的发生时间更晚(单采血小板P<0。05,冰冻血浆P<0。05)。结论 输注的血液成分是患儿输血反应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影响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了案例参考与理论指导。

    儿童输血反应影响因素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MAP添加液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保存的质量影响

    杨剑豪聂晓绚张莉莉章舜玮...
    684-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 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 本研究将采集后d3 的 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 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 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30 d,解冻去甘油洗涤后,等量分离成两袋,以添加 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添加MAP为实验组,两组保存于 2~6℃冷藏条件下,分别于 0、1、3、5、7、14d取样检测血液学参数指标、溶血指标、细胞代谢指标,观察两组在 14d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发现两组红细胞在解冻去甘油后 6 项质控项目包括容量、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甘油残留量、无菌试验的检测值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压积、红细胞计数、Hb洗涤后回收率、MCV符合《冰冻红细胞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共识》检测限值,血小板残留量超过检测限值(≤1%);在 14d 保存期内,两组的RBC、Hct、MCV和血红蛋白含量值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游离血红蛋白、溶血率和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于 3、5、7、14 d;3、5、7、14 d;14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渗透脆性于 14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P、p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分别于 3、5、7d;1、3、5、7、14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浮于MAP添加液中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将血液保存期延长至 7d,本研究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MAPACP215保存期血液质量控制

    RhD抗原表达强度对输血相容性检测低值阳性质控品制备的影响

    李璐魏俊杰孙晓琳吴伟鑫...
    690-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血清学结果比较RhD抗原表达强度差异,确定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的基准红细胞。方法 以 1 500 倍稀释抗-D分型试剂,使用微柱凝胶法对RhD(+)红细胞进行检测,挑选RhD抗原表达强度弱和强的标本分别为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的基准红细胞并进行验证。结果 使用稀释后抗-D分型试剂对 10 份RhD(+)红细胞进行检测,其中 8 份凝集强度为 1+、2 份为±。以凝集强度呈 1+的红细胞为基准,确定其凝集强度呈1+时抗-D分型试剂倍比稀释的最大稀释倍数,作为低值阳性质控品制备标准,则其与RhD抗原表达强度低的红细胞反应凝集强度极弱呈±,难以保障其控制界限性质稳定。以凝集强度呈±的红细胞为基准,重新确定其凝集强度呈1+时抗-D分型试剂倍比稀释的最大稀释倍数,作为低值阳性质控品制备标准,结果符合质控品设置要求。结论 以RhD抗原表达强度低的红细胞为基准,设置低值阳性质控品弱凝集强度,可避免质控品因靶值较低而造成失控。

    RhD抗原低值阳性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

    采供血机构关键仪器设备采购论证评价模型:基于模糊评价法

    宁理黄力勤张耿曾劲峰...
    694-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采供血机构关键仪器设备采购论证的指标及模糊评价模型,为采供血机构的设备采购论证提供科学可靠的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采供血机构关键仪器设备的采购论证评价指标。通过向专家发送指标调查问卷,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设立的指标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关键仪器设备的采购论证打分模型。应用建立的论证模型,对血液筛查流水线系统进行分析验证。结果 共建立 4 项一级评定指标,16 项二级评定指标。紧迫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条件 4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0。496,0。300,0。051 和 0。153。拟采购的血液筛查流水线系统进行采购前论证,评价值为 0。629,通过采购论证。结论 通过构建采供血机构关键仪器设备论证指标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对采购论证进行可量化的科学评价。

    采供血机构采购论证指标模糊综合评定

    急性髓系白血病血型变化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宋倩倩杨爽郝芊萌张玉林...
    700-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 2 名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且疑似O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型变化,及其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血型鉴定使用微柱凝胶法、试管法、吸收放散试验对患者ABO血型做血型血清学分析;微流控芯片法检测ABO的血型基因分型,采用PCR法扩增ABO基因外显子E2~E7,扩增产物用Sanger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2 例的常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正定O型,反定A型,正反不符,吸收放散试验结果均有A抗原检出;2 例的ABO基因表型均为A型;基因分型结果分别为A102/A102;A102/O01,基因测序结果显示ABO血型基因SNP 位点分别为:467T/T;261G/delG、467C/T。其中 1 例,随着治疗的有效进展,与抗-A凝集反应强度出现明显地由弱到强的变化。结论 在临床中遇到正反定型不符且疑似O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标本,我们应重视反定型结果的参考价值,须做吸收放散试验,并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血型判断,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输血策略。

    正反定型不符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效果ABO血型抗原减弱基因测序

    IgA缺乏型过敏性输血反应及防治策略

    莫秋红刘学军刘艺李贤...
    705-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IgA缺乏型过敏性输血反应(allergic transfusion reactions,ATRs)常发生于产生抗-IgA的IgA缺乏症患者,当这些患者输注含有IgA的血液产品时,可导致过敏性输血反应,严重者可致死。我们对IgA缺乏症(immunoglobu-lin A deficiency,IgAD)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以及IgA缺乏导致的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测和防治策略进行综述,从而提高医务工作者对IgA缺乏型过敏性输血反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IgA缺乏症过敏性输血反应抗-IgA防治

    红细胞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肖玲田力
    710-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细胞作为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逐渐被发现不仅有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还以多种途径参与机体免疫调节。近期有多项研究发现红细胞可通过TLR9 在正常生理和感染状态下参与免疫调节,确定红细胞可通过表面的糖蛋白介导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证实红细胞通过表面补体受体和结合细胞因子参与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免疫调节。我们将总结红细胞通过以上几种分子在感染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增加对红细胞在感染免疫中作用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红细胞感染免疫

    富血小板血浆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吴玲谭强彭涛甘新宇...
    716-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因素导致的低胚胎种植率,卵巢功能不全及男性精液异常造成的不孕是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面临的挑战。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发挥抗炎作用,并促进细胞增殖、血管再生、损伤愈合等,现成为ART中的应用热点。本文就PRP在ART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供临床参考,旨在规范PRP在ART中的应用,为更多不孕夫妇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富血小板血浆辅助生殖技术胚胎种植率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