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邢瑞昌

双月刊

1005-4847

a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Journal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及糖代谢特征分析

    卢婉贤马琦王黎刘梦迪...
    493-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肝特异性Rbp4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探索肝特异性Rbp4 基因缺失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Cre-LoxP技术,使用C57/BL6J小鼠和Alb-Cre小鼠构建肝特异性Rbp4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利用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选取10 只18 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为野生对照组(WT),10 只同周龄flox纯合且Alb-Cre阴性小鼠为实验对照组(Rbp4flox/flox:Cre-),10 只同周龄flox纯合且Alb-Cre阳性小鼠为实验组(Rbp4flox/flox:Cre+)。分别利用Western Blot及qRT-PCR验证小鼠肝中RBP4 蛋白及Rbp4 mRNA表达水平。利用qRT-PCR检测其他组织中Rbp4 mRNA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利用血糖仪检测小鼠尾静脉血液标本血糖值,进行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利用qRT-PCR检测肝糖代谢基因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繁育并鉴定出肝特异性Rbp4 基因敲除小鼠。Rbp4flox/flox:Cre+组小鼠肝中RBP4 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Rbp4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三组小鼠脂肪、肾、胰、脾、心脏和肌肉组织中Rbp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HE染色、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果表明肝特异性Rbp4 基因敲除对肝组织形态、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无显著影响(P>0。05)。三组小鼠肝中Pepck mRNA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两比较显示,Rbp4flox/flox:Cre+组小鼠肝中Pepck mRNA相对表达量较Rbp4flox/flox:Cre-组小鼠降低(P<0。05)。三组小鼠肝中G6pase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肝特异性Rbp4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基因缺失可抑制小鼠肝Pepck mRNA表达,为进一步探索该基因在小鼠糖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2型糖尿病视黄醇结合蛋白4基因敲除糖代谢胰岛素抵抗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GIMAP8和SEC14L5对肺纤维化发展的影响

    梁小乔方朱雨冰杨颖何州烊...
    503-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转录组学测序技术,观察肺纤维化进程中GIMAP8 和SEC14L5 在尘肺患者和矽肺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为阐明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PBS组(磷酸缓冲盐溶液)和Silica组(二氧化硅悬液),通过非暴露式气管插管方式在第 0、14 天向Silica组小鼠灌注 100 mg/mL二氧化硅悬液 50 μL,PBS组灌注等量磷酸缓冲盐溶液。第 28 天时评估小鼠肺功能并处死所有小鼠,进行肺组织形态观察、纤维化评价以及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尘肺患者筛选出有显著表达差异的mRNA共 584 种,其中 242 种 mRNA显著上调,342 种 mRNA显著下调。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了P53、NF-κB、TNF、AMPK等信号通路。PBS组小鼠肺结构正常,而Silica组小鼠呈现肺泡结构破坏,胶原纤维沉积和纤维团块。肺组织中GIMAP8 表达上调,SEC14L5 表达下调。Silica组小鼠肺功能有所下降。结论 在尘肺患者及矽肺小鼠模型中,GIMAP8 和SEC14L5 可能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这可能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分子理论基础。

    肺纤维化GIMAP8SEC14L5

    基于数据挖掘的紫癜性肾炎动物模型分析

    程齐丁樱徐闪闪代彦林...
    513-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挖掘探讨紫癜性肾炎动物模型的造模特点,为制备规范化的紫癜性肾炎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文献,获取近 20 年紫癜性肾炎动物实验文献,将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法、给药剂量、给药周期、成模标准及检测指标进行人工筛选,应用Microsoft Excel 2021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 对高频指标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3。6。1 软件对关联网络图进行可视化升级。结果 归纳总结符合纳入标准的 106 篇文献,建立紫癜性肾炎动物模型多选用SD大鼠和KM小鼠,造模方式多选用药源性诱导,造模药物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蓖麻油、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弗氏完全佐剂、麦胶蛋白+印度墨水、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us enterotoxin B,SEB)复刻紫癜性肾炎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周期一般在5~14 周,成模标准多选用皮肤紫癜,尿红细胞数增多,尿蛋白阳性,肾组织可见肾小球系膜增生及以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表示造模成功。检测指标共涉及 36 个医学指标,其中肾及尿液相关的检测指标 23 个,血液相关检测指标 9 个,其中使用频率≥10%的有 24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介素、肾病理、尿红细胞计数、Ig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on immune complex,CIC)、肌酐(creatinine,Cr)等 10 个指标,对高频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采用24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介素-肾病理-尿红细胞数-IgA综合评价模型。结论 现有的紫癜性肾炎动物实验多选用SD雄性大鼠和KM雌性小鼠,造模方式多采用药源性诱导,其中瘀热证复合IgA肾病法(病证结合法)具有重复性强、成模率高的优点,可为HSPN动物实验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紫癜性肾炎动物模型数据挖掘基础研究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522页

    血友病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林锟何宪顺田佳庆陆舜...
    523-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友病的反复出血并发血友病性关节炎(hemophilia arthritis,HA),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消耗大量社会医疗资源,受限于伦理要求,需要建立HA动物模型进行研究。为了总结血友病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本文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动物HA模型的研究文献,从物种选择、建模方法以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物种选择上包括啮齿类鼠类、新西兰兔、比格犬、小型猪、食蟹猴等;造模方法包括基因敲除创伤模型、基因敲除自发模型和注射模型,其中基因敲除自发模型最接近人类HA的自发出血并发关节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更贴近人类HA,但是由于造模成本高、表型不稳定、成活率低等因素,该模型并不作为动物实验研究的首选;相比之下,基因敲除创伤模型具有造模时间短、稳定性强、成功率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HA模型的评价除了多种大体评分方法外,还包括MRI、micro-CT、MSKUS/PD等多种影像学方法可供选择。通过对HA模型研究进展的综述,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疗效验证提供更多依据,弥补HA临床数据的匮乏,特别是中医药治疗方面。

    血友病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组织病理学影像学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稿约

    529页

    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转化应用

    夏聪聪刘浩乐侯海雯刘恩岐...
    530-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动脉瘤破裂后死亡率极高,该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组织病理学上,AAA表现为中膜平滑肌细胞耗竭、弹力纤维断裂和退化、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血管局部炎症反应等。目前,临床上AAA的治疗多以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缺乏药物治疗手段,这也与致病机制迄今未被完全阐明有关。目前AAA动物模型主要以啮齿类实验动物(小鼠、大鼠)为主,也有部分中、大型实验动物(如兔、豚鼠、犬和猪等)。在造模方法上,主要包含弹性蛋白酶动脉腔内灌注法、血管紧张素Ⅱ输注法、氯化钙涂抹法和血管组织移植法等。部分药物或手术AAA模型由于前期诱导刺激的停止,诱导后动脉瘤病变趋于稳定。开发允许AAA持续发展,甚至可以在人为刺激下诱导破裂的,更符合人动脉瘤发展规律的模型是今后的造模研究方向之一。实验动物模型是阐明AAA发病机制、开发治疗动脉瘤新药和评价相关治疗策略安全性的重要研究工具。因此,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AAA造模方法和其在临床前转化研究中的应用。

    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猪胰弹性蛋白酶血管紧张素Ⅱ

    色氨酸代谢调控肠道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菁青郑建华董巧燕张文盛...
    539-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代谢场所,维持肠道稳态健康是维护动物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应激易使肠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肠道应激损伤。色氨酸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具有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提高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激状态下大脑和肠道组织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异常,提示色氨酸可能在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探究应激因素的致病机制,揭示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应激动物肠道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可为肠道应激损伤提供安全便捷有效的营养防治措施。本文主要就目前应激机制研究进展、肠道应激损伤与色氨酸代谢对肠应激损伤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应激肠道微生物肠-脑轴色氨酸代谢肠应激损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5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