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唐佩弦

双月刊

1009-2137

jexphema@263.net

010-66930873,68215932

100039

北京太平路27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刊设“论著”,“研究报告”和“综述”三大栏目。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吸收IgG抗-AB抗体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预测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

    程晨张怡陈怡静骆群...
    1903-1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吸收IgG抗-AB抗体后O型孕妇血浆中IgG抗-A/抗-B抗体效价对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发生的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北京市血液中心母亲血型为O型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样本235例,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母亲血浆IgG抗-AB抗体吸收前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并统计ABO-HDFN的发生情况.分析比较IgG抗-AB抗体吸收前后IgG抗-A/B抗体效价变化及不同效价下ABO-HDFN的发生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吸收IgG抗-AB抗体后O型孕妇血浆中IgG抗-A/抗-B抗体效价水平对ABO-HDFN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选取的235例母亲血型为O型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样本中,新生儿血型为A型的有127例,其中38例确诊为ABO-HDFN;血型为B型的有108例,其中31例确诊为ABO-HDFN.235例样本吸收IgG抗-AB抗体前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差异显著(P<0.05).在69例ABO-HDFN确诊病例中,无论是否吸收IgG抗-AB抗体,ABO-HDFN的发生率都会随着IgG抗-A/抗-B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但未吸收IgG抗-AB前,抗-A/抗-B抗体效价均≥1:512,而吸收后抗-A/抗-B抗体效价则出现明显降低,整体下降了3个滴度,均≤1∶512.ROC曲线分析显示,吸收IgG抗-AB抗体前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均可作为诊断ABO-HDFN的效能指标;但吸收IgG抗-AB抗体前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诊断ABO-HDFN的效能存在一定差异(P<0.05),吸收后的AUC值均大于吸收前,表明吸收IgG抗-AB抗体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诊断ABO-HD-FN的效能优于吸收前(P<0.05).结论:O型产妇血浆吸收IgG抗-AB抗体后测得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越高,ABO-HDFN发生率越高;且吸收IgG抗-AB抗体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诊断ABO-HDFN效能高于吸收前的诊断效能.

    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IgG抗-AB抗体IgG抗-A/抗-B抗体效价

    原代Ph+骨髓细胞的获取及小鼠Ph+B-ALL模型的建立

    赵莉唐东海任春晓赵恺...
    1909-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小鼠费城染色体阳性(Ph+)原代细胞并构建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小鼠模型.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将带有BCR-ABL P210融合基因的质粒转入C57BL/6J小鼠骨髓细胞中,输注给9 Gy总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的同系小鼠后建立第一代Ph+骨髓细胞的小鼠模型,然后获取发病小鼠脾脏和骨髓的原代细胞冻存.C57BL/6J小鼠经亚致死剂量照射后,接受第一代Ph+细胞进行体内传代,顺序传代获得第三、四代Ph+细胞及小鼠B-ALL模型.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H&E染色、外周血涂片等对建模小鼠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及病变检测.结果:输注含有P210-NGFR逆转录病毒的骨髓细胞后,小鼠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双下肢瘫痪、弓背等症状.发病小鼠的外周血涂片中可观察到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H&E染色结果显示,发病小鼠肝脏小叶中央静脉周围以及肝脏边缘有明显的白血病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发病小鼠脾脏中CD19+NGFR+细胞随传代增加百分率逐渐升高,G1、G2和G3分别为19.0%、47.3%和61.0%.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Ph+细胞在B淋巴细胞中稳定传代,且随着传代增多Ph+B淋巴细胞占比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小鼠Ph+原代细胞,并顺利完成体内传代及B-ALL小鼠模型构建.

    费城染色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小鼠模型

    BRAF V600E突变与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李希肖莉罗明珠雷小英...
    1917-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基因突变情况,分析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LC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PCR法检测78例LCH患儿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的基因突变情况,分析LCH患儿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8例患儿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41例(52.6%),MAP2K1基因突变阳性8例(10.3%),BRAF Exon 12突变阳性1例(1.3%),ARAF基因突变阳性1例(1.3%),PIK3CA基因突变阳性1例(1.3%).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LCH患儿性别、年龄、多系统受累、危险器官受累、中枢神经(CNS)危险性病变、早期治疗反应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与LCH复发及无事件生存(EFS)也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LCH是一种炎性髓系肿瘤,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复发及预后无关.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BRAFV600E基因突变预后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增效策略研究进展

    许润香李佩霖朱恒丁丽...
    1923-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MSC体内植入率和存活率低,免疫抑制能力弱,导致临床应用MSC治疗GVHD时疗效不够稳定.对MSC进行低氧预处理、活性分子预处理和基因修饰可增强MSC的功能,提升MSC的植入率、存活率和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MSC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GVHD的增效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优化MSC在防治GVHD中的应用提供新策略.

    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间充质干细胞增效策略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根旺刘蕾范春梅
    1928-1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尽管目前AML的预后风险分层和治疗方案不断得到优化,但总体长期生存率仍较低.单细胞测序技术(SCS)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测序的缺陷,实现了对恶性肿瘤的研究由细胞群体向单个细胞层面的转变,因此已在多个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分析AML的肿瘤异质性、疾病演变规律、肿瘤微环境的改变、耐药机制的阐明以及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单细胞测序技术肿瘤内异质性肿瘤微环境

    VEXAS综合征的研究新进展

    耿新杨阳张爱国陈宝安...
    1933-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VEXAS综合征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自体炎症综合征,主要发病人群为成年男性,该疾病由参与泛素系统激活的X连锁基因UBA1中的蛋氨酸体细胞突变引发.患者常表现出广泛的全身炎症症状(如发热、中性粒细胞皮肤病、软骨炎、肺部浸润、眼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液系统损伤(如巨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和红系前体细胞空泡、骨髓发育不良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患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对于VEXAS综合征的治疗管理方法还不完善,现有主要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炎症症状或靶向UBA1突变.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控制感染和血栓等危险因素,成分输血,以及使用促造血药物等.本文就VEXAS近两年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VEXAS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UBA1基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忠玉伍燕平白雪李佳佳...
    1937-1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率带来了希望.术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也是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极高.本文就移植术后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念珠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的病原学类型、诊断方法、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提高移植术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有效性提供参考.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因学诊断治疗

    2024年32卷1-6期中文关键词索引

    后插1-后插16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投稿简则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