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于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90 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 30 例.A组:检查前 5 min静脉滴注 5 ml生理盐水,检查前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丙泊酚 2 mg/kg;B组:检查前 5 min静脉滴注 5 ml生理盐水,检查前静脉注射羟考酮0.08 mg/kg,丙泊酚 2 mg/kg;C组:检查前 5 min静脉滴注 50 mg氟比洛芬酯,检查前静脉注射羟考酮0.06 mg/kg,丙泊酚 2 mg/kg.三组术中丙泊酚恒定输注,若术中患者体动则静脉追加丙泊酚 30~50 mg.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 5 min(T0)、用药后即刻(T1)、喉罩置入后 1 min(T2)、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后 1 min(T3)、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后 1 min(T4)、完成检查后 5 min(T5)]血流动力学指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不同时间点(T0、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后3 min、T5)应激以及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不良反应(呛咳、低氧血症及喉、支气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T0、T4、T5 时,三组SBP、DBP、HR、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三组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 时,三组SpO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 时,三组SB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 时,三组NE、E、TNF-α、IL-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后 3 min、T5 时,B组NE、E、TNF-α、IL-6 均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氧血症、呛咳及喉、支气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0.00%、6.67%、3.33%,B组分别为3.33%、20.00%、6.67%,C组分别为 3.33%、3.33%、3.33%.与A组比较,B组、C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呛咳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喉、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使不良反应和麻醉药物剂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