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图书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

杨平、李可可

月刊

1002-235X

Chinabookreview@163.com

010-64173406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中国图书评论/Journal China Book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的数字传记

    周志强
    1页

    2024年9月"中国好书"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3-7页

    重思"创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论问题

    曾军
    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文生文""文生图""文生音""文生视频"等功能,初步具有了可以从事文艺活动的可能.如何站在媒介艺术史的长河中来定位"AI创作"?它与之前的计算机生成艺术有何异同?如何将"提示词工程"作为AI创作的"手法"纳入文论领域进行思考?

    创作人工智能文论问题

    人工智能写作与人类创作未来的对谈

    方长安王峰扈琛李沛霖...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写作为文学创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借助大语言模型进行写作,不仅能够为作者提供新颖的创作方法,使得创作过程就像参与一个充满启发性的写作游戏一样,还能在写作实践中培养新的类型文学和阅读趣味;同时也将为文学创作带来一系列挑战.人工智能写作和人类创作之间应是良性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以取代和简化人类的心灵为目的.

    大语言模型写作人工智能知识结构精神生活

    透过物价看历史——卜正民《崩溃的代价:小冰河期和明代中国的衰落》评介

    刘亚杰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的最新著作《崩溃的代价:小冰河期和明代中国的衰落》,以明代的物价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全球气候变迁的角度重新诠释明朝的衰落,力求揭示出中国和欧洲在何种程度上共同受制于小冰河期气候灾难的影响,为明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明朝价格史小冰河期

    家国与爱恨交织的边地书写——关于李健系列中篇小说集《脐血之地》

    王春林
    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也有简直如同一团乱麻似的个人情感纠葛,更有汉族、哈萨克族两个民族杂居的边地风景与民俗.正因为李健的系列小说同时具备了以上这些因素,所以我们才会把《脐血之地》看作一种家国和爱恨交织的边地书写.

    边地书写家国情怀个人情感纠葛

    "地方性"文学身份的确认及其意义——以李健小说集《脐血之地》为例

    喻向午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文学所呈现的通常是它的"地方性""自治区"的历史特征.正是显著的"地方性"特征,让新疆文学具有了独特的文学价值,从新疆小说家李健的新作《脐血之地》就可窥见一斑.李健从曾经的现代性焦虑走向反现代性,在创作上重新选择面向历史,选择新疆独有的"地方性",以确认自身的文学身份.因为地处边陲,多民族融合,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以及风景独特等原因,新疆等民族地区的"地方性"具有天然的无法比拟的异质性,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救济"和"补充".这种异质性在《脐血之地》中非常明显.通过李健的《脐血之地》,还可以看到新疆作家另外一个文学向度,那就是明显的共同体意识.在李健笔下,不同民族,不同个体,他们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他们离不开那片土地,那里是他们的"脐血之地".立足本土历史文化,立足现实生活,发现"地方性"的价值意义,李健等新疆作家在确认文学身份之后,在广阔的"地方性"空间里,必然会走向无限可能的发展之路.

    新疆文学地方性反现代性异质性共同体意识

    作为方法的"小国电影"——评王垚《全球电影时代的小国电影》

    符晓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电影时代的小国电影》沿着从德勒兹到梅特·约特的路径,重新发现了"小国电影"的重要性."国别电影"的研究框架难以解决从"世界电影"时代开始并延伸到"全球电影"时代的诸多电影问题,为"小国电影"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和外延提供了现实和学理依据.在处理"小国电影"框架过程中,《全球电影时代的小国电影》强调电影节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不但为电影研究提供了新范式,而且更新的世界电影史的撰写方式方法,使"小国电影"和电影节研究都既具实用性,又具未来性.

    全球电影小国电影电影节

    加速主义的理论旅行:从理论、文本到历史的深处

    雷禹
    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当前流行于西方激进前沿理论的社会思潮,加速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以独特的姿态和面貌影响了西方激进社会理论.然而,加速主义以歧义丛生的内涵和极不稳定的边界塑造了别样的激进姿态.回到加速主义理论本身,它的形成史就是一场曲折的理论旅行史.加速主义的理论旅行历程不仅呈现了这一思潮完整的形成过程,而且反映了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现实困境.结果是,加速主义一方面由于内部的立场差异导致相互竞争、分化和对立,另一方面又试图取代马克思主义以主导社会斗争的方向从而探索未来社会的可能性道路.澄清加速主义的实质,穿越加速主义的迷雾,阐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意义,必须从理论的深处、文本的深处走向历史的深处.

    加速主义理论文本历史马克思主义

    英语世界生成式人工智能图书观察

    李小杰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英语出版界涌现出一系列在多个维度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著作,这些领域涵盖了人工智能素养培育、研究范式革新、教育体系变革、商业应用拓展、数字伦理探讨以及其对社会的全面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等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前所未有的变革潜力和加速度重塑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然而,这一进程也伴随着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促使人们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深刻反思并寻求平衡之道.

    英语世界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素养伦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