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学所呈现的通常是它的"地方性""自治区"的历史特征.正是显著的"地方性"特征,让新疆文学具有了独特的文学价值,从新疆小说家李健的新作《脐血之地》就可窥见一斑.李健从曾经的现代性焦虑走向反现代性,在创作上重新选择面向历史,选择新疆独有的"地方性",以确认自身的文学身份.因为地处边陲,多民族融合,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以及风景独特等原因,新疆等民族地区的"地方性"具有天然的无法比拟的异质性,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救济"和"补充".这种异质性在《脐血之地》中非常明显.通过李健的《脐血之地》,还可以看到新疆作家另外一个文学向度,那就是明显的共同体意识.在李健笔下,不同民族,不同个体,他们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他们离不开那片土地,那里是他们的"脐血之地".立足本土历史文化,立足现实生活,发现"地方性"的价值意义,李健等新疆作家在确认文学身份之后,在广阔的"地方性"空间里,必然会走向无限可能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