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图书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

杨平、李可可

月刊

1002-235X

Chinabookreview@163.com

010-64173406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中国图书评论/Journal China Book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绘图之手作为思维范式——评《达尔文的珊瑚:进化的新模型及其博物志传统》

    肖瑶
    8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艺术史学家霍斯特·布雷德坎普(Horst Bredekamp)在《达尔文的珊瑚:进化的新模型及其博物志传统》(Darwin's Corals:A New Model of Evolution and the Tradition of Natural History)一书中以《物种起源》(The Origins of Species)中物种演进的树形模型基础为问题,以达尔文绘制的但被忽略的几幅草图为研究对象,进而指出进化论假说基础实为"珊瑚".布雷德坎普在本书中通过图像分析,尝试为艺术史学科提供一种研究通路之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创新性的思维范式.

    霍斯特·布雷德坎普珊瑚达尔文

    "哪怕有战争,生命也会像岩石下的小草一样探出头来"——儿童文学《少年的荣耀》访谈

    李东华陈晖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年的荣耀》既是"中国好书"的入榜作品,也是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优秀青少年读物.《少年的荣耀》记录了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历史,融入了作者的乡土之思、家国之情.作品通过对战争年代朴素的乡村日常生活的描述、个性鲜明饱满儿童形象的塑造,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战争面前坚韧顽强、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

    《少年的荣耀》李东华中国好书儿童文学

    差异与共通、颠覆与批判——跨文化美学的理论反思和艺术实践

    李慧敏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多元美学传统,如何在差异与共通中找到文化间平等对话的路径?《跨文化美学:世界观的视角》将审美的普遍性问题放置于康德美学与印度味论的双重视域中,多角度呈现了非西方美学传统的独异性,将当代跨文化艺术实践纳入考察视野,建构了一条跨文化的美学对话路径.

    跨文化美学跨文化艺术实践差异共通世界观

    宋代赋税征收机构演变的特点及利弊——基于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的思考

    樊颖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伟民所著的《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完整地描述了一个赋税制度"地方化"的过程.宋代之前,朝廷无论征收的实物及货币,还是摊派的劳役,针对的对象都是农民和农业,这也是历代统治者都坚持国之大事食货为先的原因.这一惯例到了宋代并没有延续下去,维持了几千年的赋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也就不难理解宋代赋税征收机构设置的复杂多变.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宋代赋税征收机构的演变,确实反映了统治者遵循了根据经济发展适时调整赋税征收机构的规律.这一规律体现了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宋代赋税征收机构演变

    全球视野下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论——读《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

    曹谦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贯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全书的内在理路,道出了不同于其他类似著述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一是应该以建立现代美学学科为出发点;二是应该致力于中国古代美学的体系性建构;三是应该中西会通,铸就有全球视野的研究.该著在全球化背景下,围绕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当代学科意识的命题.

    学科化阐释体系构建借鉴西方通变

    奥利给症候

    周志强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