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图书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

杨平、李可可

月刊

1002-235X

Chinabookreview@163.com

010-64173406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中国图书评论/Journal China Book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书讯

    3-7页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论亲密关系的另一种可能与形式

    赵静蓉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意义上的亲密关系建立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而互联网时代则改变了这一切.法国学者伊娃·易洛思提出了"冷亲密"和"消极关系"的概念,用以描述亲密关系的理性化以及消极自由对关系规范性和道德意识的破坏.陌生人的亲密关系是一种有意义的补充、调整和缓冲,体现了当今时代的文化特点.

    亲密关系消极关系陌生人易洛思

    纸性恋与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主体性困境

    魏舒忆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人们与虚拟对象建立联系的现象日益普遍,纸性恋或可视为其极端表现.韩炳哲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为解读这一现象提供了独特视角.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如何通过商品交换关系物化人际关系,而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消费主义逻辑进一步被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算法文化所改变,引发出新的主体性危机.

    消费主义马克思韩炳哲

    "异位"的当代性

    林云柯
    29页

    创意城市与缙绅化陷阱

    钱晟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创意城市"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不少城市的发展方向.然而对这一舶来概念,国内学界鲜见理论剖析与批判.事实上,"创意城市"概念起源于西方,其实践早于中国,但也先行遭遇"缙绅化"的瓶颈.这一窘境折射出具有乐观色彩的"创意城市"概念亟须增补批判的维度.城市与创意绝非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城市变革在推动"创造性"普及的同时,也矛盾性地为精英阶层垄断提供了助益.这一颇具张力的关系在现代时期体现为雅俗之间的分立,在当代则表现为文化杂食与单食的对立.

    创意城市缙绅化创造力

    作为"档案"的博物馆

    白语嫣
    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的人文概念通常具有两个面向:一方面,"档案"是物质性的信息记录载体;另一方面,档案建构过程中包含着话语与权力的复杂交织.与此同时,公共艺术馆亦为保存有价值之物的实体场所,而这一场所空间自其诞生之初便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政治功能.由此,本文从"怀旧"与"文化交换"这两个博物馆与外界间的交互活动入手,历时性地考察从前数字博物馆到数字博物馆的变迁中上述两种功能的承继与更新——在前数字博物馆阶段,博物馆及其藏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被遮蔽而成为指涉过去的档案,从而成为同一性叙事的中介;而在数字博物馆阶段,博物馆的档案性则以在场的不在场的形式同样被遮蔽.

    档案博物馆怀旧文化交换话语叙事

    "中国古代逻辑"研究论诤与解蔽

    何冰郎需瑞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余年来,"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出现了许多论诤,大致可分为"基础层面"与"具体层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层面的论诤与"逻辑观"以及"研究方法"有关;具体层面的论诤则涵盖"中国古代逻辑"的"有无"论诤、"是非"论诤以及"分期"论诤等分殊面向,包括"中国古代逻辑"之"合法性""形式性""话语权""体系性""分期性"等具体问题的论诤.结合"广义论证"的理论与方法,辨析"中国古代逻辑"研究论诤之曲直,是新时期深化"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必然要求.

    中国古代逻辑核心问题论诤广义论证

    民国出版标记昭彰的现代主义思潮

    谭长亮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民国出版标记的产生、设计文化的交融、革新性社会思潮的传入,发现民国出版标记吸收了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其视觉形态逐渐转向图形化的发展方向,体现出自由、科技与革命等现代主义思潮在当时蓬勃兴起的社会风气.

    民国出版标记视觉形象现代主义思潮

    《三体》中的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反思与康德式理想主义的超越

    李牧今成果
    7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幻小说《三体》通过将人类的现实主义政治扩展到宇宙尺度,演绎出文明的"黑暗森林"法则,其在理论结构和命题设定上与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一方面,《三体》通过文学性的描绘,使弱肉强食的现实主义生存法则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三体》的极致想象充分揭示了现实主义的局限性——"零道德的宇宙"必然走向灭亡.此时,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因为唯有符合实践理性的国际关系准则才能给人类带来可接受的未来图景.但需要指出,康德的和平理念与 20 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不再匹配,同样需要加以修正和补充.

    黑暗森林永久和平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康德式理想主义

    尤金·奥尼尔在中国百年

    曾艳兵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的奠基人,20 世纪世界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对美国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欧洲戏剧乃至东方戏剧也有着颇为深刻的影响,尤其"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有益的借鉴作用".1922 年,奥尼尔的名字第一次以中文形式出现在中国报刊上,迄今已有 100余年.在这百余年里,奥尼尔如何在中国被译介与传播?奥尼尔在中国的研究状态如何?我们如何展开奥尼尔戏剧译本、戏剧改编研究?这些均属于奥尼尔在中国的研究范围.从奥尼尔最初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到研究改编,奥尼尔逐步完成了他进入中国之后的影响,并由此生发出某种"奥尼尔式"的中国戏剧.由此也就证明了奥尼尔戏剧的世界性意义.

    奥尼尔戏剧奥尼尔在中国《毛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