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华滋浑厚秀润天成--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黄宾虹的《墨彩山水四扇屏》

    唐瑞玲
    83-83页

    从《三国志》浅析陈寿的“大一统”思想

    魏焕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国家实现统一,陈寿于此时开始撰写《三国志》历时约十年,写成《三国志》65卷。陈寿修《三国志》“帝魏”,这一点为历代史学家所诟病,指责他是摄于西晋统治者的淫威才如此。因为只有“帝魏”,西晋王朝承大统才顺而正。然而,陈寿修《三国志》“帝魏”是否仅仅是屈服于西晋统治者的压力,是值得商榷的。史学与时代相互贯通,相互影响,陈寿修《三国志》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歌颂国家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陈寿经历了从三国鼎立的政治分裂到走向统一的社会大变动,使他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帝魏”事实上正是陈寿“大一统”思想的表现之一,而且他的“大一统”思想并非只是表现在“帝魏”一事上,本文将对陈寿的“大一统”思想进行论述。

    陈寿《三国志》历史观大一统

    小笔尖绘大蓝图--浅谈小学生书法学习兴趣

    郭建明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具有灵性和感染力,培养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能够平静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其身体健康。

    小学生书法兴趣策略

    浅谈于谦的太行诗

    许昕然
    8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谦诗是于谦人生品性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赞歌,其诗中的太行情结是于谦对太行风物的独特感受,是于谦18年太行经历的情感凝结。太行诗记录着诗人独特的时代印记和复杂的心理感受,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寄寓在太行山水中,体现出一种志向,一种气节,风格遒上,格调高远,真切自然,在与太行山水的相拥之中展示了与台阁体迥异的一种气骨,一种说不尽的特殊情缘。

    于谦太行诗太行情结艺术价值

    壁画赋予时代的新灵感--由中国古代壁画发展出顺应时代的工笔新技法

    张婷
    8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壁画年代久远,多为民间艺人绘制的宗教题材的人物画,工艺性较强,技法和内容相对托物寄情的水墨画来说又比较单一,其艺术价值常被大众所忽视着。唐勇力将壁画的剥落感应用到工笔人物画当中,创作了“纸上壁画”这一新词,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古代壁画引起当代工笔画家对工笔技法的新探究。通过对壁画的分析,主要讲述壁画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沧桑感系列工笔画技法的研究。列举当代数名画家利用这一源泉将新技法灵活地应用于工笔画的创作中。

    中国古代壁画工笔技法

    风景油画的发展趋势

    周明霞
    8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风景油画是源于国外的,自风景油画从国外引进以来,中国的风景油画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如在油画的创作、风格、体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需要将中国的写意状态和西方的油画创作技巧相结合,未来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本土化、民族化的。当前,风景油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风景油画发展方向

    A Stylistic Analysis of Yeats’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何莎
    90-90,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William Butler Yeats is no doub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ets and playwrights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his work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written in his early yea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rish literature or even the world. The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oe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stylistic, and those are: rhyme and meter, foregrounding and imagery.

    文体学押韵前景化意象

    复调小说与独白小说对比--以《罗大斗的一生》和《阿Q正传》为例

    孙洁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赫金针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提出了复调小说这一概念,对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本文通过代表性小说对比,以路翎的《罗大斗的一生》和鲁迅的《阿 Q 正传》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一、作者与主人公地位的对比;二、独白与多声部的对比;三、完整性与未完成性的对比;从而立体式地诠释了复调小说与独白小说的不同。

    复调小说独白小说对比

    论儒家思想对文徵明的影响

    王莹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徵明作为明中期吴门画派中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创造出极富特色的文史山水图示,其一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晚年略受道家及魏晋玄学的影响。文章中阐述了儒家思想对文徵明的处事思想及绘画的题材的选择和风格模式的影响。

    文徵明儒家思想

    张爱玲小说英译研究综述

    苏园园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爱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如今读张爱玲、研究张爱玲的人日渐增多。其小说不仅为国人所喜爱,在英美等国也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又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因此加强对张爱玲小说的英译研究,有助于张爱玲作品的海外传播。本文在对张爱玲小说英译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张爱玲小说英译研究的总体趋势与不足,并对今后张爱玲小说英译研究的范式提出了看法。

    张爱玲小说英译描述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