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儒者工书:张元济书法初探

    宋玖安
    10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元济是近代著名学者和出版家,本不以书法立身,而其作品流传后世,皆受世人争相宝爱,究其原由乃学问、人品所致。本文试从张元济的书学观和学问、人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橥学者书法“艺以人传”的价值和意义。

    张元济书法学问人品

    从白朴的《梧桐雨》看历史剧的创作

    李玲
    10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剧创作要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白朴《梧桐雨》源于历史而又不拘泥于史实记载,同时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创造特色和个性特征,达到了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完美结合。

    白朴梧桐雨历史剧创作

    解读《喧哗与骚动》中人物的圣经原型

    高洁
    11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喧哗与骚动》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它的叙述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因此使读者读起来非常难以理解。很多评论家对福克纳这本小说的研究都是聚集在人物心理分析和叙述的多重角度等等,而神话原型分析,特别是圣经原型分析则很少。但是《喧哗与骚动》又到处都是《圣经》的影子,本文尝试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来解析这本小说中人物的圣经原型,让读者较为更好地理解福克纳的创作特点。

    《喧哗与骚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人物圣经原型

    浅析媒体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与影响

    孙本
    111-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对媒介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也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介、使用媒介提供的信息甚至通过媒介深入了解社会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要恪守职业道德,遵循职业操守,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保证传媒工作的正确方向,普通受众同样要学习媒介素养,来更好地吸取信息,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大众传播媒体的媒介素养问题以及媒介素养的影响与意义。

    邹韬奋的办报思想对当下传统报纸发展的特殊意义

    张琦
    1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传统报纸在当下发张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需要重拾早年间优秀的新闻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邹韬奋先生民国时期主办的《生活日报》和《生活》周刊就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他的一些办报思想对于当下传统报纸发展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相信这些办报思想一定值得我们今天传统报纸去借鉴和学习。

    邹韬奋办报思想传统报纸新闻时效性职业操守

    安娜·卡列尼娜的觉醒之路

    陈阳
    113-113页

    杜诗写景探微

    曹龙
    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甫擅长写景,对于大自然的景物,既热爱,又有诗人独特的感受。杜甫生活于大唐王朝由盛入衰急剧变化的时代,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打破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特殊的时代赋予杜甫特殊的人生经历:一方面,诗人睹物思情,有感而发,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深沉悲切;另一方面,杜诗中也不乏清新活泼,饶有情趣的自然景物,寓情于景、物我合一,既体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又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杜甫写景写情

    论程序正当性

    高磊
    11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序正当,是宪法原则;是民主法治、人权自由、人格尊严的外在保障;是交往商谈、中立参与的终极内核。程序的正当性体现在充分开放、人人平等、真诚表达和自由沟通的交往理性中;蕴涵在程序中立与程序参与的自然正义法则里。

    程序正当性商谈民主自由法治

    由当代史学作品看读者与作者的诉求

    霍玥
    11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与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面相对狭窄的情况“相映成趣”的是社会上对于“史学作品”的热烈追捧。从文字类史学作品这一方面看,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历史专著与历史小说。从这两大类史学作品的受“追捧”程度可以看出读者和作者这两大主体对于史学作品存在不同的诉求。而这种不同主体的相对矛盾的诉求又反作用于史学作品。

    历史专著历史小说读者与作者

    浅析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语言输入的互动假设

    张曼
    11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语言输入的互动假设的看法,从初期的 Krashen 的语言输入形式,到Michael Long的互动假设的简介,以及关于Michael Long的互动假设的研究过程和以后提出的相关理论。提出关于互动假设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建议,用肯定鼓励式而不是否定式教学,让学生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习得语言输入互动假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