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物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物价
中国物价

陈东琪

月刊

1003-398X

010-63908263 63908250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213室

中国物价/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价研究专业期刊。宣传国家物价政策,刊登有关物价改革与价格理论体系研究的论文,以及物价法规和调价信息、国内外重要工农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动态、市场调查、预测、基层物价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

    苏靖丹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绿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绿色投资的经济效益依然存在争议.本文选取2011-2021 年间220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滞后性,随着绿色投资规模扩大,企业价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上述实证分析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股权性质和环境监督会对绿色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U"型关系的拐点产生影响.

    绿色投资企业价值U型关系

    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投融资视角的实证检验

    崔惠颖林昊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党的二十大的系统部署,ESG理念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越发受到关注.本文以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和非房地产企业为样本,具体分析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基于企业投融资视角分析两者关系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并且该效应在企业所属地区和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但企业金融投资由于挤占研发资金,在ESG表现与企业创新关系中起到遮掩效应.因此,应鼓励企业履行ESG责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企业金融化程度,防范企业"漂绿"风险;加强行业监管,明确ESG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

    ESG企业创新金融投资融资约束脱实向虚"漂绿"风险

    我国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调研究——以平板玻璃行业为例

    张高瀚宋金辉李宗光
    71-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开放型经济部分中明确指出,要强化我国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由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在不同行业有着不同体现,因此探究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是一个复杂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从具体行业视角分析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是有效途径之一.平板玻璃行业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双重支持下,经历了扩大生产到产能过剩,进而遭到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过程.以该行业为例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失调不仅体现在平板玻璃产能过剩方面,还体现在对深加工平板玻璃领域与平板玻璃行业整体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视程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为有效提升我国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调性,我国应设立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调机构与评价机制,同时政策制定部门之间应强化政策协调沟通意识.

    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平板玻璃行业政策协调

    货币国际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研究——基于主要储备货币和分位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庞波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往往伴随着一国国际收支结构调整.本文对主要国际货币与经常账户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会对一国经常账户余额产生负向影响,即随着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该国经常账户的顺差(逆差)减小(增大).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通过面板分位数模型的研究得到货币国际化对经常账户逆差国影响更为显著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经常账户的调整带来一定政策启示.

    货币国际化经常账户平衡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

    中美货币互换协议的比较分析

    潘圆圆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货币互换协议是国际金融领域比较新的概念,且美国和中国是签订和使用货币互换协议的重要国家,阐述和比较这两国货币互换协议情况,有助于了解互换协议的基本逻辑.美国和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动机显著不同:美国通过为美元资产提供流动性,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减少潜在的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主要是为了促进对外贸易投资,另外也有补充流动性、帮助他国充实其外储、提供人民币储备资产、稳定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等动机.中美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也有差异,美国提取额度较大.虽然,中国与互换国之间的贸易投资量还在增长中,但是使用人民币的比重不算高,目前提取的人民币额度有限.就特征而言,中国签订协议的国家比较多元化,对手国与中国关键经贸伙伴的重合度较高.未来中国将继续利用货币互换协议促进贸易和投资,同时发挥人民币补充全球流动性的作用.随着货币互换协议更多被使用的同时也面临更多风险,需要未雨绸缪给出预案.

    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实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

    郝晓琳吴亚平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沪深股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使用新口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数据,并结合城市层面的宏观经济数据,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对企业融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对企业融资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对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更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的挤出效应更大,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具有更强的挤出效果.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对微观企业经济效果的认识,对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债务企业融资挤出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秦芳刘佳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新业态,大幅改善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能够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优化收入分配.本文基于2011-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二,不同地区间存在非均衡效应,相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收敛效应更明显.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的收入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可以通过涓滴效应调节收入分配.据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数字普惠金融长期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内在价值.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地级市

    新发展格局下内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宜昌自贸片区为例

    王媛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格局下,内陆自贸试验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高的发展要求.宜昌自贸片区作为内陆自贸试验区的代表,自成立以来,持续聚焦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明显实效.但同时也面临管理机制不畅、改革空间受限、产业基础不强和改革创新溢出效应释放不足等现实问题.在新发展格局下,宜昌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发展导向、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改革成效等方面的思路调整.基于此,本文从优化制度环境、推进制度创新、构建产业集群和完善战略布局四个维度提出路径建议.

    自贸试验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宜昌自贸片区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激励地方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苏炜叶健
    105-11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制度创新,验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地方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助于地方更好地执行政策、完善制度.本文将2011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对2005-2022 年中国31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够倒逼地方科技创新,但创新方式更倾向于策略性创新而非实质性创新.中介机制分解表明,地方科技创新主要为资本驱动型而非人才驱动型.

    碳排放权交易创新地方政府双重差分法

    政府环境目标约束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

    张鸿景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地方环境责任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提升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倡导的环境治理目标成为重塑地方绿色发展的"军令状",这种环境目标约束将对城市的碳排放产生何种影响有必要做出分析.文章利用2008-2022 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1)地方环境目标约束能够推动地方实现碳减排,其中低碳发展目标约束比综合环境目标约束产生更大的影响.(2)地方由于晋升压力会弱化环境目标约束,并且内生性问题使研究结果被一定程度低估.(3)地方环境目标约束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和区域异质性,即使考虑低碳城市试点情况,影响依然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文章从因地制宜推动"双碳"目标规划、将低碳发展纳入地方考核体系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政府环境目标约束政府工作报告城市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