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工程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邵强

双月刊

1671-4199

jlpma@163.com

0431-87980203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中国卫生工程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1992年创刊,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示全国卫生工程学科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卫生工程学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应用工程技术及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控制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减少污染,创造适宜的环境质量,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造影参数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关系及声像图特征分析

    张丽丽李辉
    645-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参数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病情的关系并分析声像图特征.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2例胰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100例AIP患者分为A组,参考胰腺炎Ranson评分系统,将评分>3分的40例纳入重症组,评分≤3分的60例纳入轻症组;比较重症组、轻症组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以及超声严重度指数(USSI)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USSI评分与AIP患者Ranson评分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AIP患者Ranson评分的相关性.将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32例患者分为B组,比较A、B两组患者超声平扫和增强造影下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重症组增强强度、达峰时间高于轻症组,上升支斜率低于轻症组,USSI评分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USSI评分判断AI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度为78.92%,特异度为72.33%,截断值为6分,AUC=0.853.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显示,病灶增强强度、达峰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上升支斜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A组病灶形态、边界、回声、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病灶胰管、周围血管受累情况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有效评估AI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AIP患者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胰腺癌患者存在明显差异.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相关性分析声像图特征

    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亮
    648-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128-S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度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宝石能谱CT三维血管成像(宝石能谱CTA)及128-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宝石能谱CTA和128-SCTA检查的诊断效果及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比较上述两种检查方式肿瘤位置检出率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入选患者经DSA诊断颅内动脉瘤阳性142例,阴性18例;经128-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阳性139例,阴性21例;宝石能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阳性137例,阴性23例.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28-SCTA与DSA诊断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21,P<0.001),宝石能谱CTA与DSA诊断之间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25,P<0.001).但128-SCTA与宝石能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漏诊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8-SCTA与宝石能谱CTA各位置肿瘤位置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8-SCTA检查结果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宝石能谱C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8-SCTA对颅内动脉瘤有一定诊断价值,可明确检出肿瘤位置,图像质量较高.

    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颅内动脉瘤临床价值

    髂静脉CT静脉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郑宏伟林国俊
    651-652,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髂静脉CT静脉血管成像(CTV)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IVCS患者,入院时均接受髂静脉CTV检查,测量髂总静脉受压最狭窄处、远端分叉处的前后径,计算髂总静脉平均狭窄率.人组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此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确诊IVCS、非IVCS患者髂总静脉平均狭窄率,探究髂静脉CTV对IVCS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CTV检查,入选患者髂静脉平均狭窄率为(48.56±4.69)%,其中63例确诊为IVCS的患者髂静脉狭窄率为(54.25±5.69)%,23例未检出IVCS的患者髂静脉狭窄率为(32.97±4.87)%;IVCS患者髂静脉狭窄率高于非IVC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V检查,63例IVCS患者中有33例存在侧支血管显影.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髂静脉平均狭窄率40.08%为诊断IVCS的最佳阈值(P<0.05),此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以DSA结果为"金标准",髂静脉CTV诊断IVCS的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为91.30%,准确度为94.19%,阳性预测值为96.77%,阴性预测值为87.50%.结论 髂静脉CTV对诊断IVCS有一定价值,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

    髂静脉受压综合髂静脉CT静脉血管成像数字减影静脉造影诊断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价值

    陈冬甫张莉苏妍佳
    653-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者联合检查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单支、多支冠脉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入选患者经CAG检查确诊阳性56例,阴性22例.与CAG诊断结果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准确率为75.64%,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准确率为78.21%,两者联合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准确率为94.87%.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90.91%、阳性预测值为96.43%、阴性预测值为90.91%.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4.10%、17.95%,平板运动对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7.95%、41.03%,两者联合对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0.51%、48.71%;两者联合对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的检出率与单独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有一定诊断价值.

    冠心病心肌缺血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价值

    高分辨率CT联合人工智能对肺磨玻璃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

    孙德秀马隽
    656-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联合人工智能(AI)对肺磨玻璃结节(GGNs)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68例经手术证实的GGNs患者(共168个结节)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结节按类别进行分组,其中浸润前[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癌(AIS)]结节63个(AAH35个、AIS28个)纳入AAH/AIS组、微浸润癌(MIA)40个纳入MIA组、浸润癌(IAC)65个纳入IAC组.入选患者均行HRCT检查并用AI技术分析,分析AI定量参数对GGNs定性诊断的价值.结果 各组3D长径、平均CT值(CT VAL-ave)、体积、最大面面积以及表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紧凑度、球形度及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I定量参数对MIA和IAC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3D长径、CT VAL-ave、体积联合对MIA和IAC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59、0.953).结论 HRCT联合AI可用于GGNs定性诊断,3D长径、CT VAL-ave、体积联合的诊断价值最高.

    肺磨玻璃结节人工智能高分辨率CT定性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微血管成像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

    易凡璠黄玲贾熹
    659-660,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81例,患者均接受UE、SMI检查和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UE联合SMI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入选患者中共查出96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63个,恶性病灶33个.UE联合SMI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UE、SMI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阴性预测值和UE、SMI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联合SMI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较高.

    乳腺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超微血管成像鉴别诊断

    薄层CT对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的诊断价值

    菅超
    661-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薄层CT对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206例,根据组织病理学筛选结果将患者分为贴壁为主型组94例,非贴壁为主型组112例.两组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在肿瘤最大横截面处测量短径、长径、CT值;记录病灶位置、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果 分叶征、空泡征、短径、长径、CT值在贴壁为主型组与非贴壁为主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贴壁为主型患者中分叶征比例和短径、长径均偏高,贴壁为主型患者中空泡征比例更高.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灶位置、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在贴壁为主型组与非贴壁为主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分叶征、空泡征、短径、长径、CT值对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均P<0.05);上述指标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73).结论 分叶征、空泡征、短径、长径、CT值在不同病理亚型的Ⅰ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间有明显差异,上述指标联合在病理亚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最高.

    薄层CT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诊断价值

    RBP、Visfatin、A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何鑫
    664-66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内脏脂肪素(Visfatin)、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4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T2DM组,同期收治的44例DN患者纳入DN组.比较两组RBP、Visfatin、ACR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单一或联合检测诊断DN的价值.结果 T2DM组RBP、Visfatin、ACR水平均低于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RBP、Visfatin、ACR单项及联合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0.932,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RBP、Visfatin、ACR在DN患者中均高表达,三者联合检测诊断DN的价值较高.

    糖尿病肾病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内脏脂肪素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

    磁共振ADC参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脉管浸润的评估价值

    范伊哲周彦汝刘永天
    66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参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脉管浸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2例ID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患者是否发生脉管浸润分为脉管浸润组(n=29)和非脉管浸润组(n=63);患者均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检查,分析MRI-DWI影像学特征和ADC参数在评估IDC脉管浸润中的价值.结果 脉管浸润组组织学分级高于非脉管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浸润组和非脉管浸润组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浸润组ADC平均值、ADC最大值低于非脉管浸润组,峰度高于非脉管浸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平均值、ADC最大值、峰度联合诊断IDC患者脉管浸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特异度为89.66%,敏感度为73.02%.结论 磁共振ADC参数可较为准确地评估IDC患者脉管浸润情况,有较高诊断价值.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脉管浸润

    Twist蛋白、β-catenin及Vimentin在NSCLC患者胸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黎燕群邱日皇吴薇肖英...
    669-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wist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NSCLC患者,取胸膜癌组织标本为观察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Twist蛋白、β-catenin及Vimentin水平,比较两组上述蛋白因子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Twist蛋白、β-caten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6%、51.14%、5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wist蛋白、β-caten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wist蛋白、β-caten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wist蛋白、β-caten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与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NSCLC患者胸膜癌组织中Twist蛋白、β-catenin及Vimentin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防治NSCLC的重要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Twist蛋白β-连环蛋白波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