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工程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邵强

双月刊

1671-4199

jlpma@163.com

0431-87980203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中国卫生工程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1992年创刊,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示全国卫生工程学科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卫生工程学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应用工程技术及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控制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减少污染,创造适宜的环境质量,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状腺癌患者首次根治性治疗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卢昂杨震
    672-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首次根治性治疗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及各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46例,根据根治性治疗后7 d内血钙水平分为血钙正常组和低钙血症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指标;治疗前检测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入选患者术后7 d血钙正常81例(55.48%,血钙正常组),低钙血症65例(44.52%,低钙血症组).低钙血症组乳头状癌比例明显低于血钙正常组,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临床T4期、术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比例明显高于血钙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甲状腺癌家族史比例、肿瘤单双侧情况、中央区转移比例、术前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比例、术前甲状旁腺激素降低比例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桥本甲状腺炎、临床分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是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桥本甲状腺炎、临床分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低钙血症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均P<0.05),上述指标联用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57).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首次全切治疗后低钙血症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病理类型、桥本甲状腺炎、临床分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是影响因素,上述指标联用对术后低钙血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低钙血症影响因素预测

    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微创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邵博
    675-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微创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和对照组(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每组7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素氧合酶-1(HO-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KB(NF-κB)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水平;收集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为(3.13±0.40)d、首次排气时间为(70.60±8.36)h、术中出血量为(35.71±13.53)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HO-1、TNF-α、NF-κ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微创治疗能够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改善治疗预后.

    胃癌腹腔镜辅助微创治疗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超早期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预后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杨会娜周胜娟
    678-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早期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神经认知、步行能力及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超早期运动控制强化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步行能力及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步长、步宽、步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升高,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升高,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早期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和神经认知功能,增强步行能力.

    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超早期康复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疗效

    潘国焰陈金灶林雪萍林彬...
    68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心脏病(HHD)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T2DM合并HH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达格列净,两组均连续治疗12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钠肽(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降低T2DM合并HHD患者血糖、血压水平,可保护心脏功能,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达格列净沙库巴曲缬沙坦

    不同治疗方案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指标的影响

    赵文杰
    684-686,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开放手术治疗),每组60例.采集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收集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TPSA、PAP、FPSA、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但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29.51±3.94)分、(29.38±4.1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19.08±3.27)分、(21.76±3.62)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治疗后研究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后应激反应较轻,可更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前列腺癌治疗方案肿瘤标志物应激指标

    氟替美维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比较

    卢明海刘鸿宇周峻林王琴...
    687-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氟替美维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治疗的COPD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噻托溴铵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氟替美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PD评估试验(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水平、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CAT评分及6MWD、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AT评分、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6MWD、FEV1、PEF、FVC、FEV1/FVC及Sp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共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治疗期间共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替美维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提升运动耐力,不良反应较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氟替美维舒利迭噻托溴铵肺功能

    胰岛素一次性冲击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效果分析

    李东慧李雪峰
    690-692,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一次性冲击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本院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2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冲击组,每组51例.常规组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冲击组采用胰岛素一次性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酸中毒血清指标、心肌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明显下降,同时冲击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酸中毒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β-羟丁酸(β-HB)、乳酸(LAC)水平均明显下降,血pH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冲击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下降,同时冲击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冲击组血糖达标时间、酮体(KET)达标时间、酸碱值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冲击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常规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一次性冲击治疗能改善DKA患者血糖水平和血清酸中毒指标,对减轻患者心肌损伤、加快康复进程均有积极意义,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一次性冲击治疗心肌损伤预后情况

    25(OH)VitD、MGO在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及对病情的预测价值

    钟倩谢小美余美君邱成旭...
    693-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甲基乙二醛(MGO)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及对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T2DM未合并神经病变患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25(OH)VitD、MGO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25(OH)VitD、MGO水平对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病程、收缩压、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年龄、舒张压、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25(OH)VitD水平低于对照组,MG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25(OH)VitD水平与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呈负相关(P<0.05),MGO、TNF-α、IL-6、hs-CRP及IL-8水平与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均呈正相关(均P<0.05).排除混杂因素后,血清25(OH)VitD、MGO、hs-CRP是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25(OH)D3水平与MGO、TNF-α、IL-6、hs-CRP、IL-8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VitD预测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95%CI:0.834~0.954),灵敏度为96.84%,特异度为76.45%.MGO预测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的AUC为0.912(95%CI:0.856~0.966),灵敏度为94.85%,特异度为77.95%.结论 血清25(OH)VitD在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低表达,而MGO在该类患者中高表达,上述指标水平对T2DM合并痛性神经病情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25羟基维生素D甲基乙二醛2型糖尿病预测价值

    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冯贝贝程慧茹路艺凡
    696-698,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常规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β功能指数(HOMA-β)、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舒张压、收缩压、肾功能相关指标[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ey)、胱抑素C(CysC)]水平、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PG、HbA1c、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FINS、HOMA-β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和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C、LDL、舒张压、TG、收缩压水平均明显降低,HDL水平均明显上升,其中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Hcy、CysC、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ET-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增强肾功能和心功能.

    利拉鲁肽沙库巴曲缬沙坦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HE4、LRG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刘艳郑培培赵凯
    699-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OC)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亮氨酸丰富α2-糖蛋白1(LRG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OC患者为研究组,卵巢良性病变患者66例为良性组,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病理特征患者血清CA125、HE4、LRG1水平,研究上述指标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和对O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生存,比较不同血清CA125、HE4、LRG1水平患者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良性组、研究组血清CA125、HE4、LRG1水平升高,同时研究组上述指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T分期、N分期增加以及伴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减低,血清CA125、HE4、LRG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125、HE4、LRG1水平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T分期、N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A125、HE4、LRG1联合检测对OC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60).随访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生存153例、死亡40例、失访7例.以ROC曲线中的截断值为界,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高表达、低表达患者;分析结果显示,CA125、HE4、LRG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均分别短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OC患者血清CA125、HE4、LRG1水平升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OC预后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卵巢癌糖类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亮氨酸丰富α2-糖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