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经济
中国卫生经济

蔡仁华

月刊

1003-0743

che1982@vip.163.com

0451-87253040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中国卫生经济/Journal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在不断努力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同时,《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9年,由《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每年主办的以“卫生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11届,这11届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不仅为我国的卫生经济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2010年,《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决定以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为今后年会品牌,并于2010年12月以“创新卫生经济工作 适应并推动卫生改革”为主题,在海南省成功举办了第12届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本届论坛在平台搭建、推动卫生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预期效果,《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办刊30年来,在国家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以及出版管理等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在历届编委和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正不断成长和壮大。展望未来,党的十七大已为进一步的医疗卫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专门研究卫生经济的权威期刊,抓住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机遇,勇敢面对学术界和期刊领域的各种挑战,相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将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礼物交换博弈实验的互惠机制对医生利他行为激励的启示

    刘文婷韩优莉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维护利他性角度为构建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激励制度提供思路.方法:将经济学领域的互惠利他理论和礼物交换博弈实验引入医生利他行为激励.结果:提出医疗领域医、患、管三方委托代理关系的间接互惠利他理论和注重健康价值衡量的薪酬激励设想,构建基于三方礼物交换博弈实验的医生利他行为激励机制模型.结论:采用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利他行为进行激励,构建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激励制度,可促进医疗领域高质量发展.

    互惠利他礼物交换医生激励

    癌症患者低价值医疗服务:内涵辨析、测量指标与消减策略分析

    李忠张欣瑶曹丽丽陈鸣声...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减低价值医疗服务是优化癌症患者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价值的关键举措.文章在梳理了癌症患者低价值医疗服务的概念内涵基础上,对国内外与其相关的测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并从"个体—机构—系统"3个层面阐释了癌症患者低价值医疗服务的生成逻辑,从服务价值评估框架构建、价值评估成果传播、药物准入机制衔接、全周期医疗服务监测、赋能医患共同决策5个方面提出了癌症患者低价值医疗服务的消减策略.

    癌症患者低价值医疗服务测量指标消减策略卫生技术评估

    我国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历程及建设现状

    赵锐童潇
    8-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疾病慢病性化的重要医疗服务提供主体,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发展模式如何与现有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相适应,逐渐引起重视.研究将对我国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的支持政策、发展现状等进行梳理,发现新时期接续性医疗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我国接续性医疗服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接续性医疗分级诊疗康复护理

    卫生技术评估中公平性的评价与思考

    胡嘉浩王嘉韵陈茜刘宇晗...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是辅助卫生决策的重要工具,尽管HTA评价内容中与伦理问题高度相关的公平性备受学界关注,但国内外尚未形成对公平性的定义和评价的共识.基于此,文章从公平性的含义出发,指出实现健康公平的必要条件以及公平性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体现形式,阐述公平性的4种思考方式,梳理国内外HTA场景中关于公平性的官方实践,建议国内HTA应将公平性纳入其中,且考量公平性时应根据决策场景有所侧重;在测量健康公平之前应明确采用何种健康衡量角度;关注不同决策主体对于公平性的价值判断;在未来开展我国一般人群对于健康衡量角度偏好和公平价值判断的基础研究,以推进HTA中关于公平性的评价体系构建.

    卫生技术评估公平性健康衡量角度

    体外诊断技术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评价应用研究

    孙辉王海银王昊德符雨嫣...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外诊断技术是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监测的重要辅助手段,其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发展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探讨体外诊断技术对健康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两种诊断技术为例,从卫生系统角度,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用于高钾血症诊断的经济性,为以后体外诊断产品的实际应用与评估提供借鉴与参考.

    体外诊断技术健康影响经济学评价

    我国医疗服务的质量观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的质量评价探讨

    曹珍管仲军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我国卫生健康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健康理念和质量管理理论发展历程,梳理我国医疗服务质量观的演变.基于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和可能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阐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医疗服务质量的关注重点.探讨现阶段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内容,为更好地运用评价结果,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借鉴.

    医疗服务质量支付方式改革质量评价

    基于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问题研究

    黄凌波张兴隆刘佩芸彭蓉...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打包付费"存在的核心问题,以期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构建问题体系,运用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存在的核心问题.结果: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存在利益分配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Ci= 1.000)、对医共体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Ci= 0.732)、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受抑制(Ci= 0.652),医疗信息化建设滞后(Ci= 0.595)、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Ci= 0.579)等问题.结论:可从以下3个方面优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1)应完善多层次协同激励机制,保证服务质量效率;(2)优化总额测算方法,完善配套措施细则;(3)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管考核管理.

    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总额付费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成效与经验

    甘戈程念宋大平崔雅茹...
    31-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典型地区建立了协同联动的慢性病管理组织体系,推动三医协同治理,优化慢性病服务流程,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基层进行赋能.在控制慢性病患者病情、降低慢性病患者住院率与医疗费用水平、节省医保资金等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

    慢性病管理健康治理三医协同

    2009-2022年我国基本医保收支结存状况及风险警戒分析

    吴唯倩曾雁冰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基本医保收支结存状况及风险警戒情况,为我国基本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2022年我国基本医保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依据风险警戒区间进行基金结存风险警戒分析.结果:2009—2022年,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中退休人员占比持续增大,统筹基金尚有一定累计结存;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自2020年开始减少,基金支出增速高于基金收入增速,基金结存呈减少趋势.结论:基本医保基金中长期平衡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是由我国人口老龄化、筹资机制及待遇水平等因素导致.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风险警戒

    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

    汤少梁陈蕾成彦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样本医院集采药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落实政策前后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数据,对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化进行统计,以使用集采药品的首日时间为断点,构建精确断点回归模型,比较不同费用类别的变化情况.结果:样本医院部分集采药品的使用情况还存在进步空间,使用集采药品后,除综合服务类费用及耗材类费用分别上升了1.01 和3.07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别费用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患者人均医疗总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了644.58元和300.19元.断点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集采政策显著降低了样本医院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及西药费.此外,患者平均住院日得到有效缩短.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要制定更合理的采购量指标,同时综合调整控费措施,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的结构.

    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断点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