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经济
中国卫生经济

蔡仁华

月刊

1003-0743

che1982@vip.163.com

0451-87253040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中国卫生经济/Journal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在不断努力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同时,《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9年,由《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每年主办的以“卫生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11届,这11届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不仅为我国的卫生经济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2010年,《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决定以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为今后年会品牌,并于2010年12月以“创新卫生经济工作 适应并推动卫生改革”为主题,在海南省成功举办了第12届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本届论坛在平台搭建、推动卫生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预期效果,《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办刊30年来,在国家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以及出版管理等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在历届编委和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正不断成长和壮大。展望未来,党的十七大已为进一步的医疗卫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专门研究卫生经济的权威期刊,抓住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机遇,勇敢面对学术界和期刊领域的各种挑战,相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将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43,96页

    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政策回顾、方案比较与启示

    郑大喜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需医疗服务满足了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医疗需求,是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反哺".检索、回顾国家层面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政策文件,梳理现行政策文本的侧重点及不足.运用主题框架法和比较分析法,发现在涵盖申请开展特需条件、特需服务规模控制、特需服务收费标准、特需服务价格监管维度,各省份具体规定粗细有别.应加强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在制度设计上,要推广典型省份有益经验,完善特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方案;在实施环节,要按公布价格项目和控制规模提供特需服务,自主定价并备案.

    特需医疗服务自主定价合理成本供求关系

    基于DEMATEL方法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蒋帅
    49-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影响因素及识别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为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参考作用.方法:通过对医疗服务价格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政策梳理,初步筛选影响价格动态调整的关键因素;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获得影响价格动态调整的关键因素并确定作用关系.结果:共筛选出9个原因因素和6个结果因素.在原因因素中,服务要素成本变化、机构领导重视程度和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位于前3位;在结果因素中,群众医疗负担水平、患者对价格满意度和财政实际补偿能力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结论:合理测算医疗服务要素成本,提升领导对调价的重视程度,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充分关注群众医疗负担水平和患者对价格的满意度,并提高财政对医疗机构政策性亏损的实质性补偿能力,有效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影响因素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体育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的实践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左彬黄山鹰
    53-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与医疗卫生融合(以下简称体卫融合)发展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关键举措.文章在对体卫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体卫融合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方面展现出了实践价值,但也存在体制机制协同障碍、居民健康认知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成果推广难以落地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了如下优化路径:加强统筹协调管理,全面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健康认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成果应用引导,健全应用推广平台.

    体育医疗卫生体育与医疗卫生融合健康中国

    "十四五"时期构建"体医养融合"新模式:动力、困境与路径

    庆贺琴廖粤生白莉莉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体医养融合"模式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十四五"时期"体医养融合"模式发展的动力、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需求增加、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是"体医养融合"模式发展的核心动力.发展"体医养融合"模式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社会认知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均衡、产业协同不顺畅的现实困境.据此,结合"十四五"时期的国民健康发展需求,提出优化路径: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多元化培养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认识和理解;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产业融合综合体,促进产业协同联动.

    "十四五"时期体医养融合国民健康人口老龄化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一级指标间关系研究

    申飞虎王小合杨豆豆宋慧敏...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研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4个一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医务人员对绩效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认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Amo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共获得826份有效问卷.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和持续发展对满意度均有正向影响,运营效率和持续发展在医疗质量影响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即"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结论:有助于将企业管理领域的知识灵活应用并深化融合到医院管理领域,帮助医院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评价方案,为国家优化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新思路.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内在结构关系

    基于岗位分类的医院药学绩效评价研究

    李江峰蒋光峰陈丽李静...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岗位评价基础上,对医院药学岗位进行科学分类分层,构建药学岗位绩效评价标准.方法:应用因素比较法对医院药学岗位进行分类分层并确定岗位价值系数;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药学岗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绩效评价标准.结果:医院药学岗位分为临床药师、研究药师、静配药师、调剂药师和采购药师5类岗位.从服务、流程、质量、成本4个维度确定药学岗位绩效评价指标与权重,建立以合理用药为导向的药学岗位绩效评价标准.结论:药学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符合新医改对药学服务转型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药学人员积极性,提高药学服务效率与效益.

    医院药学岗位分类绩效评价

    广州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李尧天朱宏邹俐爱张远妮...
    72-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州市公立医院开展实证研究,并综合评价结果对样本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广州市15家公立医院作为样本医院,选取2020—2022年的数据标准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各指标化值与指标权重相乘进行计算汇总,得到各医院标化分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022年度三类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均不理想,在风险管理与发展管理方面有待提升.其中,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2021 年度得分最高,2022年度次之,2020年度得分最低;中医医院2021 年度得分最高,2020年度次之,2022年度最低.结论:指标体系符合公立医院发展要求,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性,适用于开展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价.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评价广州

    公立医院院长专业背景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

    韩汶静云青萍吴明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公立医院院长专业背景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进行解释,为培养复合型医院管理人才和完善院长管理相关制度提供研究支持.方法:利用2005—2018年广东省公立医院院长个体和医院经济运行绩效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非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院长所在医院相比,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院长所在医院的医疗收入、住院人次、医疗业务支出较低,病床周转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曾获得管理学相关学位且未参与管理培训的院长所在医院相比,获得管理学相关学位或参与管理培训的院长所在医院的资产负债率、管理费用较低,流动比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工作关联紧密的经济运行指标,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院长因其临床一线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优势,影响更显著;对于资产管理、行政和后勤管理工作关联紧密的经济运行指标,拥有管理学学习经历的院长在应用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方面的优势更能得到显露和发挥,影响更显著.

    医院管理经济运行公立医院院长专业背景

    财会监督视角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

    付华戴小喆郑大喜王轶...
    82-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公立医院在经济运行方面也暴露出新的风险和挑战.内部控制作为医院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好防范和化解医院经济运行风险、保障医院可持续运行.文章通过解读当前国家政策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要求,剖析内部控制在医院财会监督中的功能定位,分享基于财会监督视角下的样本医院内部控制实现路径案例,提出新时期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以期提升运营管理效益,有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财会监督内部控制功能定位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