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经济
中国卫生经济

蔡仁华

月刊

1003-0743

che1982@vip.163.com

0451-87253040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中国卫生经济/Journal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在不断努力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同时,《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9年,由《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每年主办的以“卫生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11届,这11届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不仅为我国的卫生经济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2010年,《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决定以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为今后年会品牌,并于2010年12月以“创新卫生经济工作 适应并推动卫生改革”为主题,在海南省成功举办了第12届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本届论坛在平台搭建、推动卫生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预期效果,《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办刊30年来,在国家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以及出版管理等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在历届编委和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正不断成长和壮大。展望未来,党的十七大已为进一步的医疗卫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专门研究卫生经济的权威期刊,抓住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机遇,勇敢面对学术界和期刊领域的各种挑战,相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将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在卫生经济领域内蕴含的潜在变革动能

    王亦冬周雪毛荟妍王雪梅...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成功挣脱传统卫生服务交付模式和产业发展轨迹的束缚,展现出高科技、高效能和高品质等特性,它契合新发展阶段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在卫生经济领域,新质生产力将在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和需求、卫生资源配置与优化、卫生政策与干预手段、卫生系统绩效以及健康公平五大维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同时,新质生产力为卫生经济评价与技术评估带来的深远影响,甚至变革卫生经济研究范式.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适时且全面的理论探究,积极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演进,无疑将成为未来卫生经济学者所肩负的一项核心职责与严峻挑战.这要求学者们既要紧随时代脉搏,在理论层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规律与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同时,也要在实践层面积极引导并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成功转化与切实应用,从而助力卫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跃升至新的质态.

    卫生经济新质生产力潜在影响变革动能理论研究

    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研究

    刘晨曦王茜姚岚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需要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理论支撑、历史经验和实践要求,精准把握其核心理念和深刻意蕴,明确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的战略方向,科学谋划并精准施策,以期找到新质生产力推动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健康中国科技创新卫生健康事业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医疗大数据驱动的医药经济学研究

    吴晶贺小宁张嘉会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创新、资源高效利用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国家医疗卫生健康体系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数据治理与云存储、数智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大数据成为医疗卫生健康体系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文章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聚焦医药经济学研究领域,从研发健康结果测量新工具、构建创新药品价值评估新框架、提升医疗政策评估新证据3个方面,阐述如何以医疗大数据为驱动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经济学证据生成与决策支撑作用,促进医疗卫生决策和资源优化配置迈向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新质生产力医疗大数据卫生经济学药物经济学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策略探索

    李雪辉陈仪瑢潘悦华崔梦迪...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兴起,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文章界定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分析了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从技术创新、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人才培养、数据驱动决策5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策略.

    新质生产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

    三明市探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实践与经验启示

    刘鹃周海龙洪晓阳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明市于2012年启动实质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刻认识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文章结合实际,系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态调整、联动改革工作,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主要介绍了三明市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做法、发展成效、经验与启示.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态调整联动改革三明

    基于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简化指数的价格水平差异化研究

    吕锐高健杜会征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全国各省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情况,按照国家医保码进行项目关系映射,统计分析我国31个省份约25万条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数据,通过修正项目对比数量,优化计价单位差异等措施,设计出通俗易懂的价格水平简化指数概念,分析得出目前各省份价格水平在全国的排名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持续推进区域间价格均衡提供了参考依据.

    医疗服务价格价格指数价格水平区域性比价

    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的门诊患者非理性医疗投诉行为研究

    张茗语左根永李慧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不断加剧,非理性医疗投诉事件不断增多,对医院公众形象与医疗法治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有限理性、社会影响、羊群效应、损失规避、禀赋效应、心理账户等理论对门诊患者非理性医疗投诉行为发生原因进行剖析,构建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下的门诊患者非理性投诉行为模型,借鉴框架效应与助推理论为医院减少非理性医疗投诉事件提出对策,助推医疗机构的投诉防范管理.

    行为经济学门诊非理性医疗投诉

    基于理论分析与地区经验的住院总额预算与按病种付费协同衔接研究

    孙晨晗钱旦青王馨慧胡敏...
    32-3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要求将医保总额预算与按病种付费相结合,因此,如何有效衔接两者成为推行支付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分别选取实行区域总额下按病种付费和实行机构总额下按病种付费的地区,分析总额预算与按病种付费的协同衔接机制,包括区域层面总额预算的严格总控、机构层面预算或预期服务量标准的合理设定、超量服务结算的费率浮动与打折机制;进一步梳理各地区在总额预算与按病种付费背景下对于支持创新和提升质量方面的额外激励机制.医保改革可借鉴典型地区经验,加强区域预算、机构预算与按病种付费之间的协同衔接,谨慎应对区域点数法可能产生的过度竞争与"冲点"风险.

    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协同地区经验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胡芳王磊鑫覃钰雯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预防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找出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通过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人口数量三大子系统,绘制因果关系图与存量流量图,从而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预测的自然情形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在2023-2030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将退休策略、门诊次数和参保率3个变量进行调控设计并组合成为4种解决方案,其中同时实施延迟退休、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和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预测方案4可大幅度减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下降幅度.结论:人口老龄化不利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可持续发展,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实施适当的延迟退休政策,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增加;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控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过快增长.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系统动力学

    医保打包支付对县域医共体患者经济负担及满意度的影响

    郭彦虹朱良英王健黄二丹...
    42-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医共体的医疗保险打包支付对县域患者经济负担、医务人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使用2018-2022年全国医共体监测县的抽样数据,以2020年为打包支付实施年份,以县域人口密度、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为控制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打包支付对县域患者经济负担、医务人员收入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打包支付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对医务人员收入在2021年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正向效应,但对提高供需双方的满意度有待完善.结论:实施医保打包支付的医共体不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具有较好的利贫效应,对医务人员收入也有一定提升,但政策仍有优化改善的空间.

    医保打包支付县域医共体经济负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