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h血型系统5种分型抗原同型输血在血液病患者精准化输血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倪修文陈涛罗振张叶峰...
    1706-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Rh血型系统5种分型抗原同型输血在血液病患者精准化输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献血者Rh血型系统分型抗原,建立Rh分型抗原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献血者Rh分型抗原分布情况.随机选取910例临床血液病待输血患者,输血根据Rh分型抗原相同与否,设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输血前均进行ABO正反定型、抗体筛选试验,采用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和或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选择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收集2组输血前后Hb数据,采用t检验综合评价2组输血治疗效果.结果 Rh血型分型抗原有8种模式,分别为CCDEe(0.70%)、CCDee(44.36%)、CcDEE(0.06%)、CcDEe(33.77%)、CcDee(9.50%)、ccDEE(7.74%)、ccDEe(3.64%)和 ccDee(0.25%).1 628例0型献血者未发现CcDEE表型,698例AB型献血者未发现ccDee表型.实验组总输注效果为1.99±7.18,对照组为0.32±7.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01).结论 Rh血型系统5种分型抗原同型输血可有效提高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

    Rh表型同型输血血液病精准化输血

    外泌体miR-1246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金华蔡鹏飞赵巍浮苗...
    1710-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124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本院门诊与住院PMOP患者55例,同期45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PMOP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外泌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泌体标记的蛋白分子,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血清外泌体形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2组血清外泌体miR-1246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外泌体miRNA-1246在PMOP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2组血清来源的外泌体直径为40 nm~200 nm囊泡体,均表达蛋白CD9、CD63和CD81.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124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外泌体miR-1246在PMOP患者中的表达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代谢标志物、钙、镁磷、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白细胞介素-6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都无关,然而与腰1至腰4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的T值成负相关关系(r=-0.36).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外泌体 miRNA-1246 在PMOP 中的诊断效能较大(AUC:0.79,P<0.01).结论 PMOP患者的血清外泌体miRNA-1246表达水平较高,对PMOP诊断及预后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外泌体miRNA-1246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断价值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在产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胎儿中的应用价值

    金克勤张俊徐夏苑王春茶...
    1714-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kidm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9月61例CAKUT的胎儿产前诊断资料,采用CMA检测CAKUT胎儿,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61例CAKUT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5例变异核型,变异检出率为8.20%.CMA检出15例拷贝数变异,变异检出率为24.59%.2组检测技术在致病变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5).CMA技术在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胎儿中另检出11例CNVs,其中4例致病性CNVs和7例意义未明CNVs0按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将病例分2组,孤立组与非孤立组复合致病异常率分别为22.45%和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A检出能够提高CNV异常检出率,对临床产前咨询具有价值.

    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染色体核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拷贝数变异

    血清白细胞介素10、腺苷脱氨酶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害的关系分析

    周胜马晓慧孟晓飞
    1718-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0(IL-10)、腺苷脱氨酶(ADA)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8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6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儿童血清IL-10、ADA水平;根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有无发生心肌损害将其分为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并对比2个亚组血清IL-10、ADA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法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疾病组血清IL-10、A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18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60例发生心肌损害,心肌损害发生率为33.15%;心肌损害组病程、发热时间均长于无心肌损害组(P<0.05),血清IL-10、ADA、CD8+、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5),CD4+、CD4+/CD8+均低于无心肌损害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显示,病程、发热时间、血清CD8+、CRP、IL-10、ADA水平均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并发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CD4+、CD4+/CD8+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清IL-10、ADA水平均升高,且与心肌损害的发生有关.

    白介素-10腺苷脱氨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心肌损害

    比较2种血清学方法在胃癌及癌前状态中的筛查价值

    潘荣强曹宪伟俞旭
    1722-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17(简称新"ABC法")与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简称新型评分法)在胃癌及癌前状态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因胃部不适收治入院的患者932例,所有患者均做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检测,并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根据血清学方法,将新"ABC法"和新型评分法均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结果 2种血清学方法高、中危组胃癌检出率均高于低危组(P<0.05);新型评分法高、中危组癌前状态检出率均高于低危组(P<0.05).新"ABC法"和新型评分法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7%、71.28%和89.19%、62.57%;新"ABC法"和新型评分法诊断癌前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8.79%、71.36%和44.81%、70.44%.结论 2种血清学方法均适用于胃癌筛查,其中新型评分法在筛查胃癌和癌前状态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

    胃肿瘤癌前状态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筛查

    血清白介素-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水平与哮喘患儿疾病进展性相关性研究

    程明正侯颖
    1725-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研究其与哮喘进展性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15例哮喘患儿及体检正常的115例健康儿童.根据实测最大呼气流量(PEF)值与预计值之间比值将患儿哮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受试者血清炎症因子IL-33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哮喘患儿分为轻度组39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34例.对照组与哮喘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哮喘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哮喘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轻度组相比较,中度组与重度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且中度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低于重度组.以IL-33和TNF-α水平为因变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IL-33和TNF-α水平与哮喘进展性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2、0.570,P<0.05).结论 哮喘儿童血清IL-33和TNF-α变化水平与哮喘进展性相密切相关,两者成正相关关系.

    哮喘患儿白介素-33肿瘤坏死因子-α疾病进展性

    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研究

    姚金菊张明雷王新慧
    1728-1730,1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血清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表达水平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105例,对患者进行持续1年的随访,统计105例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持续随访1年,105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共有46例,发生率为43.81%,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有59例,占比56.19%.2组患者在性别、食管癌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及年龄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DKK1、TK1、VEGF-C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KK1、TK1、VEGF-C表达水平异常与术后复发、转移关系密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与血清DKK1、TK1、VEGF-C表达水平均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2、0.801,0.799,P<0.05).结论 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异常为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关系密切,依据血清DKK1、TK1表达水平可预测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血清分泌型蛋白Dikkopf1细胞质胸苷激薛1胸段食管癌复发转移

    牙列缺损口腔种植修复患者IL-6、TNF-α水平变化与咀嚼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黄丽云王晔何微
    1731-1733,1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口腔种植修复术与固定义齿修复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咀嚼功能、IL-6、TNF-α的影响,并分析IL-6、TNF-α与患者咀嚼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口腔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法,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IL-6、TNF-α含量及咬合力水平,对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咬合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咬合力水平都升高,且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与患者咬合力存在明显负相关(r=-0.437,r=-0.460,P<0.05).结论 牙列缺损口腔种植修复法临床疗效更好、能明显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并且其疗效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口腔微环境有关.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炎症反应咀嚼功能

    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羊水原位培养中的应用

    陈新元周丽丽黄胜陈丽玲...
    1734-1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羊水细胞载玻片原位培养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以探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以过程为导向,风险评估羊水细胞载玻片原位培养的整个流程,对是否采取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控制.结果 措施高优先级3项,措施中优先级3项,措施低优先级42项.对措施低优先级不额外采取措施,对措施中优先级加强控制,重点对措施高优先级制定进一步的预防和探测措施.改进后再评价结果显示,3项措施高优先级降至中优先级;3项措施中优先级评级未变.结论 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能够对羊水细胞载玻片原位培养过程进行有效地风险评估,并指导风险控制工作针对性地开展.本文可作为其他临床检验项目风险评估时的参考案例,尤其适用多步骤的手工项目风险管理.

    羊水原位培养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风险管理

    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乙型肝炎活动度和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王慧芬杨利萍
    1741-1744,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乙型肝炎活动度和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cheuer评分系统对肝脏炎症活动度进行分期,将142例患者分为G1期组16例、G2期组49例、G3期组54例、G4期组23例;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实验室指标与肝脏炎症分期的相关性;根据6个月后抗病毒疗效将CHB患者分为有效组99例和无效组43例,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实验室指标预测抗病毒疗效的价值.结果 CHB组患者抗CRP、ALT、AST、GGT、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B患者CRP、ALT、AST、GGT、TBiL水平与肝脏炎症分期成正相关关系,25(OH)D3水平与肝脏炎症分期成负相关关系(P<0.05);有效组患者CRP水平低于无效组,HBcAb、25(OH)D3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HBcAb、CRP、25(OH)D3是CHB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ROC 分析结果显示,HBcAb、CRP、25(OH)D3 预测 HBVDNA转阴的 AUC 分别为0.691、0.695、0.786.结论 25(OH)D3水平与CHB肝脏炎症活动度和抗病毒疗效显著相关,可为肝脏炎症分期评估和抗病毒疗效预测提供参考.

    25-羟维生素D3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度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