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江德军赵玉军曾雪云
    1876-1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UGT1A1)的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疾病预后的相关性,评估UGT1A1作为肿瘤标志物对于治疗胃癌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自2015年8月—2022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206例胃癌患者收集胃癌组织标本.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肿瘤情况、预后、肿瘤组织的UGT1A1基因型及病理学特征.分析基因型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206例患者中,UGT1A1*6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人数分别为166例(80.6%)、36例(17.5%)、4例(1.9%);UGT1A1*28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人数分别为150例(72.8%)、48例(23.3%)、8例(3.9%).UGT1A1*6在浸润性生长的胃癌、无家族史、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更多见(P<0.05).UGT1A1*28在≥55岁、无家族史及无饮酒史的管状腺胃癌患者中更常见(P<0.05),并与病理类型、肿瘤低分化、浸润性生长、T4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显著相关.该基因可能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其临床应用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基因多态性胃癌临床病理预后

    血清脂联素联合补体因子H对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评价

    朱琼琼黄丽娜
    1880-1883,1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脂联素(APN)联合补体因子H(CFH)对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自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转归情况,分为转归组和未转归组.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的血清APN、CFH表达水平,分析治疗前血清APN、CFH与治疗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APN联合CFH对治疗未转归的预测效能.结果 未转归组治疗前血清APN、CFH表达水平均低于转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归组治疗6个月血清APN、CFH表达水平均低于转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APN、CFH与治疗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均成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APN联合CFH预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未转归的AUC为0.920.结论 血清APN联合CFH对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转归的预测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老年肾病综合征脂联素补体因子H转归预测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水平相关性

    韩喜娜王彩云裴天琦夏文静...
    1884-1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纳入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CRC患者,根据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4个周期的治疗效果分为2组.分析NLR、ESM-1水平在CRC患者不同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分析NLR、ESM-1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最终124例患者进入研究.治疗前NLR、ESM-1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患者中52例无效;治疗前后,无效组NLR、ESM-1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1);治疗后,有效组NLR、ESM-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的NLR、ES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治疗前NLR、ESM-1与化疗治疗效果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7、0.425,P<0.05);NLR、ESM-1变化幅度预测CRC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776、0.825.结论 NLR、ESM-1水平与CRC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对临床疗效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基线血脂水平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

    周春秀边红光来思维
    1889-1891,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线血脂水平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萧山区中医院2019年9月—2022年6月收治的1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P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将6个月内再发骨折的患者分为发生组,未再发骨折的患者分为未发生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基线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骨密度水平及骨水泥量.结果 PVP治疗后6个月,158例患者中,再发骨折25例,占比15.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脂水平(TG、TC)高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OR>1,P<0.05),骨密度水平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基线血脂水平(TG、TC)和骨密度水平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此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骨折再发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再发骨折基线血脂水平影响因素

    糖尿病患者四肢感染状况研究及截肢危险因素分析

    朱晶晶李淑敏
    1892-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四肢感染情况及耐药特征,为其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2年7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探讨导致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发生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98例糖尿病四肢感染患者中有162例是糖尿病手部感染和236例糖尿病足部感染.浅部手感染(SHI)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多见;深部手感染(DHI)中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多见.糖尿病手部感染者中无截肢患者.236例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截肢5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检出、HbA1c>9%、Wagner分级≥4级是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SHI和DHI病原菌种类分布有所不同,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截肢率高,应针对高危因素,加强防控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

    糖尿病手部感染足部感染截肢危险因素

    宁波市区0岁~12岁儿童维生素A、D、E现状分析

    童科珍吴波英邵华丽
    1897-1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宁波市区0岁~12岁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A(VitA)、维生素E(VitE)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及本院医共体卫生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 024例0岁~12岁儿童的25(OH)D、VitA、VitE数值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季节、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结果 0岁~10岁男童、女童25(OH)D水平均逐年下降.8岁~12岁男童、女童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25(OH)D水平均高于同年龄段女童,但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岁~10岁儿童25(OH)D充足率逐年下降.儿童在7岁后夏秋季节25(OH)D水平高于冬春季节,7岁前没有明显季节规律.儿童VitA不足率为0.5%,VitA水平在1岁以内最高.儿童VitE不足率为0.2%,VitE水平2岁之前最高,VitE水平秋季高于其他季节.结论 宁波市区0岁~10岁儿童25(OH)D水平及充足率逐年下降,同年龄有关.8岁~12岁儿童25-(0H)D水平无明显差异.男童25(OH)D水平均高于同年龄段女童.儿童7岁之前25(OH)D水平无季节规律,7岁后有季节规律.0岁~12岁儿童VitA、VitE基本不缺乏.

    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儿童

    长沙地区血液成分收回及其报废情况分析

    杨妞旷开其蒋义谢毓滨...
    1903-1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沙地区血液成分的收回和报废情况,了解献血者血型血清学因素对报废率影响,探寻有效措施为临床提供安全血液.方法 对2016年—2022年来医院所退回的血液成分按原因、类别、收回后报废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其中血型血清学阳性者,完善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ABO血型确认等实验;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内血液成分总体收回率为0.88‰~1.33‰,各类血液成分的出库报废率在0.08%以下;血小板报废占收回比例维持低平,冷沉淀波动较大,血浆及红细胞类略有上涨趋势;血液收回后报废的主要原因为配血不合、血袋破损、絮状物和凝块等;因血型血清学因素所致报废血液中,属于女性献血员的有119袋(60.41%),男性有78袋(39.59%);男性与女性在总体检出、直抗检出、抗筛检出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64,0.759、0.159,P>0.05).结论 鼓励健康适龄人群尤其是男性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血站与医院加强沟通,提升血液需求预测准确性,加强献血员征询、血液检测和供应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血液调配机制,可有效避免血液收回和浪费.

    血液收回报废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献血者性别

    2019年—2022年平顶山市农村饮用水耗氧量监测结果分析

    薛洪滨王海霞余根涛
    1907-1908,1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年—2022年平顶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中耗氧量在不同年度、季节和类型水样中耗氧量的变化特点,为下一步研究饮用水耗氧量与健康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9年—2022年1 344份水样耗氧量测定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其中供水信息通过现场调查方式收集,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均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进行评价,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水样耗氧量合格率为100%,中位数为0.218 mg/L,各年份间耗氧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季度耗氧量值开始升高至第3季度最高,为0.272 mg/L;第4季度开始下降,第一季度耗氧量值最低,为0.140 mg/L.4个季度耗氧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梢水耗氧量高于出厂水耗氧量,分别为0.223 mg/L和0.208 mg/L,两者之间耗氧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平顶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耗氧量整体处于较好水平,但仍应注意季节变化带来的波动,切实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耗氧量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

    一起疑似输液不良反应聚集事件的分析及干预

    周晓红李晓君郭健芬段妍...
    1909-1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报告3例疑似输液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输液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及有效防控策略.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调查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一起输液不良反应疑似聚集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发生原因及传播途径,并进行干预处置.结果 某病区出现输液不良反应的3例患者,前后横跨24 d,无短时间内聚集暴发;输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寒战、高热、体温38.2℃~38.5℃.2名配药护士卫生消毒手菌落数超标监测不合格,及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疑似聚集输液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疑似聚集事件后,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于预防事件发展有良好的作用.应通过加强配药输液环节手卫生;推动静脉配置中心建设;多渠道加强静脉配液的质量控制等工作防范输液不良反应聚集事件发生.

    输液不良反应聚集分析干预

    一起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

    吴建美刘婷婷宋壮志李伟...
    1912-1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核实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规模,查明病原及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及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样本、用具及环境涂抹样本、病例肛拭子及厨师肛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次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95.2%)、腹痛(90.3%),部分病例伴发热(29.0%).流调显示,所有病例发病前48 h内均食用外卖食品.食品卫生学调查发现外卖中有蔬菜未充分加热,且储存生熟未分,厨师做菜时徒手操作.实验室结果显示,4例病例和1名外卖厨师肛拭子、圆葱条中均检出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外卖中未煮熟蔬菜及厨师为可能感染源.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餐饮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和生熟分开等制度,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安全知识相关培训.

    食源性疾病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学生外卖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