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端粒长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检测方法比较

    查玉娥陈圆圆朱牧刘娟...
    2305-2311,2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合适的端粒和内参引物,对比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数字PCR(dPCR)检测端粒长度之间的差异.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选择6对引物并进行筛选,通过qPCR和dPCR方法检测0.625 ng/μl~20.0 ng/μl 6个不同浓度人类基因组DNA的端粒长度,对二者的线性拟合程度、相关性、重复性、检测成本、检测效率、用样量等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选择Tel1和Tel2作为端粒引物,RPLP0-F和RPLP0-R作为内参引物.qPCR端粒产物Ct值为11.68~16.21,内参产物Ct值为21.21~26.74,所得相对端粒长度值为739.29~1 478.58,dPCR端粒拷贝数平均浓度为71.60 copies/μl~5 235.67 copies/μl,内参拷贝数平均浓度为 396.40 copies/μl~9 499.67 copies/μl,相对端粒长度值为0.18~0.55.qPCR和dPCR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前者端粒和内参回归系数为r2值分别为0.995 2、0.993 1,后者r2r值分别为0.975 2、0.996 5,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成正相关(r2=0.876 0).qPCR 3次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7%~1.05%,dPCR为2.13%~11.12%,表明qPCR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此外,qPCR检测成本低,单次检测量大,耗时较短,而dPCR用样量较少.结论 检测数量较多样本的端粒长度时,qPCR比较合适,检测DNA含量较少样本的端粒长度时,可考虑使用dPCR.

    端粒长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数字PCR

    3种水体病毒富集方法的效率测定及应用研究

    李平庞燕欧凯丽刘超...
    2312-2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试并对比反渗透装置与实验室常见的两种水体富集设备Milliflex Plus Pump以及CPS微生物快速富集系统对水体中病毒的富集效率及其对实际样品的富集检测能力.方法 以脊髓灰质炎灭活病毒疫苗与手足口灭活病毒疫苗以及海南省各个地区所采集的水样为样本,使用3种富集设备分别对待测样品进行富集浓缩,而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富集结果并进行比对,同时对其富集时间、成本、耗材以及适用场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反渗透装置、Milliflex Plus Pump与CPS微生物快速富集系统3种方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手足口病毒的平均富集效率分别为22.31%、22.67%、12.07%,并均可用于实际水样的病毒检测.结论 反渗透富集法富集速度快,无使用场地限制,可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环境卫生水体病毒富集浓缩应用研究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RP水平与腺样体肥大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李檬徐艳霞王燕楠许莹...
    2316-2318,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腺样体肥大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腺样体肥大合并OSAHS患儿74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儿44例为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CRP水平,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RP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CD4+、CD4+/CD8+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腺样体肥大合并OSAHS患儿CD4+、CD4+/CD8+及CRP水平高于中度,中度高于轻度(P<0.05);预后良好者CD4+、CD4+/CD8+及CRP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CD4+、CD4+/CD8+及CRP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 腺样体肥大合并OSAHS患儿CD4+、CD4+/CD8+及CRP表达升高,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RP水平可为临床评估腺样体肥大合并OSAHS患儿病情及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腺样体肥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

    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IGFBP-3的影响

    陈婷婷郑晨果张佳舒黄风景...
    2319-2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IGFBP-3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本院特发性矮小患儿92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观察组(n=46).对照组予以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长情况、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较对照组(73.91%)高(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身高、体质量、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BAP、IGF-1、IGFBP-3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与对照组(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疗效显著,对其身高、体质量、生长速率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还可改善骨代谢,提高血清IGF-1、IGFBP-3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特发性矮小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生长激素疗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肖京李长力马静贾明雅...
    2323-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ICU多重耐药Ab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静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滴治疗方案,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细菌学疗效,检测血清PCT、CRP、IL-6水平,记录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和不良反应情况,统计院内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Ab清除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PCT、CRP、IL-6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PCT、CRP、IL-6水平较低(P<0.05).研究组院内死亡率(2.50%)与对照组(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中度、重度不良反应,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ICU多重耐药Ab致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细菌、减轻全身炎性反应,加速病情缓解,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安全可靠.

    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

    尿中双酚A的膜修饰电极电化学法测定

    谈思维叶海朋邵吉单晓月...
    2327-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实验室快速制备出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氢氧化铝/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活性炭[(Al(OH)3/CTAB/AC],并利用材料修饰电极建立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尿中双酚A的方法.方法 利用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一锅法制成Al(OH)3/CTAB/A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远红外光谱(FI-IR)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再将材料滴涂于预先处理好的玻碳电极(GCE)上并研究双酚A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最后建立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快速检测尿中双酚A的方法.结果 在最佳条件下,Al(OH)3/CTAB/AC/GCE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双酚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nmol/L~55.0nmol/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检出限为0.2nmol/L(S/N=3).其用于检测尿样中双酚A的回收率为102.5%~103.8%.经验证,利用Al(OH)3/CTAB/AC/GCE测定尿中双酚A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重现性.结论 与高效液相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灵敏度极高、检测速度快、试剂简单环保的优点,可以推广用于大量尿液样品中双酚A的检测.

    双酚A差分脉冲伏安法膜修饰电极纳米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黄体酮

    包文伟符娅
    2332-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空气中黄体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空气中黄体酮经滤膜采集后,用甲醇洗脱溶解,洗脱液经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采用甲醇-水(80∶20,V/V)流动相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241 nm)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本方法黄体酮在0.10 μg/ml~20.0 μg/ml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1 μg/ml,定量限为0.04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以采集300 L空气样品计)为0.4μg/m3.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测结果可靠,检测效率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黄体酮含量的测定.

    黄体酮工作场所空气高效液相色谱法

    2021年-2022年温州市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章乐怡楼辉煌林谦阁胡玉琴...
    2335-2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温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致病菌的耐药及分子分型特征,提高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早期识别与防控能力.方法 2021年-2022年选取1家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粪便标本开展6种致病菌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21年-2022年监测标本中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0.81%(15/1 849)、2.00%(37/1 849)、1.51%(28/1 849),弯曲菌、气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57%(75/875)、3.54%(31/875).其中沙门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33.33%,5/15),副溶血性弧菌以O10∶K4血清型为主(89.19%,33/3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以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为主(67.86%,19/28).药敏结果表明,沙门菌、弯曲菌出现多重耐药.分子分型研究结果表明3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成10种PFGE型,75株弯曲菌分为59种ST型.结论 弯曲菌成为本监测点最重要的腹泻病原菌,并具很高的多重耐药性.副溶血性弧菌O10∶K4血清型成为绝对优势血清型.重要致病菌病原谱的变化应得到关注.

    食源性疾病弯曲菌多重耐药分子分型

    4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分析

    余晓红王磊
    2340-2342,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4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集2019年10月-2022年4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门诊、住院的肺结核患者痰液、灌洗液标本,从中培养出402株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株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4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结核药物的总耐药率为23.88%(96/402);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P<0.05);初治患者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的耐药率分别为18.53%、9.41%、7.94%;复治患者对INH、Sm、RFP的耐药率分别为29.03%、11.29%、8.06%;96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共有16种耐药组合;单耐药中以耐Sm、INH最多,占比分别为16.67%、13.54%;多耐药中以耐INH+Sm最多,占比为14.58%;耐多药中以耐INH+RFP+Sm+乙胺丁醇(EMB)最多,占比为7.29%;广泛耐药2株,占比为2.08%.结论 复治患者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Sm、INH、RFP是耐药率较高的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抗结核药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性

    1例外伤引起的尖端赛多孢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及探索性临床治疗

    辛少军沈翠芬汪艳金银...
    2343-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本院收治的1例因右膝外伤术后导致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收集并整理各例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相关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标本直接镜检均可见真菌菌丝.尖端赛多孢子菌在沙堡弱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者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25℃、5%CO2环境培养时,生长较迅速,起初菌落呈现白色棉絮状,经培养数天后,可见菌落中央逐渐变成褐色,且不断向四周扩散.同时结合乳酸酚棉蓝染色后的镜下形态特征、质谱分析或基因测序等检测方法对该菌进行快速鉴定.结论 尖端赛多孢子菌所致感染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因其病程较长,诊断困难,所以分析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案,以加强临床和实验室对由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的认识,减短鉴定时间,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尖端赛多孢子菌实验室检查特点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