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视神经鞘直径(ONSD)是否为病因复杂危重患者28 d昏迷或谵妄及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入ICU 24 h内行ONSD床旁超声测量,并于ICU住院期间每日评估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或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4分或-5分定义为昏迷,对声音有反应但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阳性(即存在意识状态急剧改变或波动+注意力障碍+意识水平改变/思维紊乱)定义为谵妄.使用X-tile软件分析ONSD与28 d昏迷或谵妄及死亡的关系,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绘制Kaplan-Meier曲线.将ONSD≥X-tile最佳临界值定义为ONSD增宽,纳入ONSD增宽及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不同病因危重患者28 d昏迷或谵妄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21例危重患者,其中原发性脑损伤49例,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HIBI)54例,急性心力衰竭70例,脓毒症73例,其他病因75例;184例(57.3%)发生昏迷,173例(53.9%)发生谵妄.28 d随访时,100例死亡,16例仍存在昏迷,20例仍存在谵妄.在全体患者中,随入ICU时GCS评分降低,ONSD呈逐渐升高趋势[GCS评分15分组为5.20(4.93,5.43)mm,10~14分组为5.30(4.90,5.65)mm,6~9分组为5.40(5.10,5.80)mm,<6分组为5.70(5.20,5.96)mm,P<0.05].X-tile软件分析显示,在全体患者和5种病因患者中,ONSD均为28 d昏迷或谵妄的预测因素,并得出最佳临界值(全体患者为5.60 mm,原发性脑损伤为4.90 mm,HIBI为5.75 mm,急性心力衰竭为5.40 mm,脓毒症为5.90 mm,其他病因为5.75 mm);根据最佳临界值分组,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在上述患者人群中,ONSD越大,28 d昏迷或谵妄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X-tile软件分析显示,ONSD仅在全体患者及心搏骤停后HIBI、脓毒症和其他病因患者中是28 d死亡预测因素,并得出最佳临界值(全体患者为6.20 mm,心搏骤停后HIBI为5.85 mm,脓毒症为5.35 mm,其他病因为6.10 mm);根据最佳临界值分组,Kaplan-Meier曲线显示,在上述患者人群中,ONSD越大,28 d累积存活率越低,生存时间越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全体患者和原发性脑损伤患者中,ONSD增宽均是28 d昏迷或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全体患者:风险比(HR)=1.513,95%可信区间(95%CI)为1.093~2.095,P=0.013;原发性脑损伤:HR=5.739,95%CI为2.112~15.590,P=0.001];然而,ONSD增宽在全体患者及5种病因患者中均不是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ICU 24 h内ONSD是病因复杂危重患者28 d昏迷或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原发性脑损伤、心搏骤停后HIBI、急性心力衰竭、脓毒症及其他病因5种患者人群中,ONSD均是28 d昏迷或谵妄的预测因素,但并非28 d死亡的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