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沈中阳

月刊

2095-4352

cccm@em120.com

022-23306917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Journal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9年11月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界权威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以各级、各专业从事危重病急救医学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及医学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涉及各学科疾病导致的非手术及手术后的急性危重病单一器官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包括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指南、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综述、讲座、理论探讨、基层园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CCCM论坛、科研新闻速递、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医学会第18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165页

    从调控肺泡中性粒细胞凋亡探讨血必净注射液防治体外循环肺损伤的机制

    徐朝军张胜康张怡周代勇...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调控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30 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PB模型组(CPB组)、血必净预处理组(XBJ组),每组 10 只.CPB组和XBJ组CPB 60 min后停机;Sham组不行CPB.XBJ组CPB前 2h腹腔注射 4 mL/kg血必净注射液;Sham组和CP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PB后 4h,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LI)和肺含水率.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获取PMN,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活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微小RNA-142-3p(miR-142-3p)、FoxO1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O1 蛋白表达.此外,将HL-60 细胞分为对照寡核苷酸转染组、miR-142-3p模拟物转染组和miR-142-3p拮抗物转染组,转染 48h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2-3p与FoxO1 结合的活性.结果 与Sham组相比,CPB组大鼠RI、LI及肺含水率显著升高,BALF获取PMN中caspase-3 活性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miR-142-3p表达下降,FoxO1 蛋白表达增加.与CPB组比较,XBJ组大鼠RI、LI、肺含水率显著降低[RI:0.281±0.066 比 0.379±0.071,LI:4.50±0.26 比 5.71±0.42,肺含水率:(80.31±3.25)%比(84.59±3.41)%,均P<0.01],BALF获取PMN中caspase-3 活性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aspase-3 活性:0.350±0.021 比 0.210±0.014,凋亡率:(15.490±1.382)%比(8.700±0.701)%,均P<0.01],miR-142-3p表达显著上调(2-ΔΔCt:2.61±0.17 比 0.62±0.05,P<0.01),FoxO1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FoxO1/GAPDH(相对表达量):0.81±0.04比1.22±0.06,P<0.01].而3组间FoxO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iR-142-3p可以结合FoxO1 3'非翻译区(3'UTR).与转染无关对照寡核苷酸序列比较,转染miR-142-3p模拟物可以降低HL-60 细胞FoxO1 蛋白表达[FoxO1/GAPDH(相对表达量):0.48±0.06 比 1.00±0.05,P<0.01],而转染miR-142-3p拮抗物后FoxO1 蛋白表达上升[FoxO1/GAPDH(相对表达量):1.37±0.21 比 1.00±0.05,P<0.05],但转染miR-142-3p模拟物或拮抗物对FoxO1 mRNA表达均无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miR-142-3p可以与FoxO1 3'UTR结合抑制FoxO1 表达.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miR-142-3p/FoxO1 轴促进肺泡PMN凋亡,发挥防治CPB所致ALI的作用.

    体外循环急性肺损伤血必净注射液微小RNA-142-3pFoxO1凋亡

    关于经过广告审批后的广告中存在不规范医学名词术语未予更改的声明

    171页

    应用超声动态监测胃残余量指导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营养治疗逐步达标

    杨红晓马金兰陈静李桂芳...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动态监测胃残余量(GRV)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到不同目标能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 2022 年 7 月至 12 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42 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回抽胃液法评估GRV指导肠内营养组(对照组,22 例)和床旁超声评估GRV指导肠内营养组(试验组,20 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动态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降钙素原(PC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炎症、感染、免疫、营养指标以及返流/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并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启动肠内营养第 1、3、5 天分别达到目标能量25%、50%及 70%的喂养比例.结果 ①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②启动肠内营养第 1 天,两组间感染、炎症、免疫和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启动肠内营养第 3 天,试验组hs-CRP低于对照组,LYM、PA高于对照组[hs-CRP(mg/L):129.60±75.18 比 185.20±63.74,LYM:1.00±0.84 比 0.60±0.41,PA(mg/L):27.30±3.66 比 22.30±2.55,均P<0.05];启动肠内营养第 5 天,试验组hs-CRP、Neut%、PCT低于对照组,LYM、PA高于对照组[hs-CRP(mg/L):101.70±54.32 比 148.40±36.35,Neut%:(85.50±7.66)%比(92.90±6.01)%,PCT(μg/L):0.7(0.3,2.7)比 3.6(1.2,7.5),LYM:1.00±0.68 比 0.50±0.38,PA(mg/L):27.10±4.57 比 20.80±3.51,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IL-6、R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启动肠内营养第 3 天、第 5 天试验组分别达到 50%、70%目标能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比 36.4%,70.0%比 36.4%,均P<0.05).④启动肠内营养第 5 天,试验组返流/误吸和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返流/误吸发生率:5.0%比28.6%,VAP发生率:10.0%比36.4%,均P<0.05).结论 床旁超声动态监测GRV可精准提高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启动肠内营养第 3 天达到目标能量 50%、第 5 天达到目标能量 75%的比例,改善患者炎症、免疫和营养状况,并且可预防返流/误吸及VAP的发生.

    床旁超声胃残余量机械通气肠内营养目标能量

    巴瑞替尼或雷夫利珠单抗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人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一项随机、平行、开放标签的4期试验

    蒋佳维
    177页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患者早期预后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耿玉安王聪梅许智晶齐路...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展为AKI 3 期(肾衰竭)的预判模型,从而协助医生早期及时决策是否提前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入住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38 例AKI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住院期间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每日尿量数据,以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干预节点时间.基于临床采集的实际病例病理数据,经清洗、筛选、归一标准化后,建立标准化肌酐值比率均值多项式拟合模型作为判断进展为AKI 3 期的第一标准,建立标准化肌酐值比率指数拟合模型作为判断进展为AKI 3 期的第二标准.结果 共纳入 38 例AKI患者,男性 25 例,女性 13 例;年龄(58.45±12.94)岁;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4.13±4.17)分;治疗干预节点(4.42±0.95)d.基于双回归模型的综合应用,可以较少的统计数据样本量,对标准化肌酐值比率数据进行统计模型拟合,给出患者标准化肌酐值比率相对于第n天的散点指数非线性回归模型,y=1.2462x1.1649,其中自变量x为第n天,y是对应的标准化肌酐值比率,该模型R2= 0.860 1,统计拟合度较合理.辅以给出患者标准化肌酐值比率统计均值相对于第n天的二次非线性回归模型,y=-0.260 6x2+3.010 7x-1.612,同样地,自变量x为第n天,y是对应的标准化肌酐值比率,该模型R2=0.998 9,统计拟合度非常完美.以健康状态下基准SCr值为 66 μmol/L的患者为例,双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该患者会在 3~5 d进展至AKI 3 期.基于此模型,对其他早期干预肾损伤患者SCr值进行预测分析得到相同的结果.结论 该模型可以较为很好地预测患者进展至AKI 3 期(肾衰竭)的时间区间,从而协助重症医生对AKI患者尽早进行干预,阻止病情进展.

    数学建模重症急性肾损伤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82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彩合马淑燕黄文辉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非住院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肾病科因非住院期间发生CRBSI收治的 34 例以半永久导管为通路进行MHD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MHD患者非住院期间发生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所有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住院期间预后情况.根据住院期间的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4 例)和预后良好组(20 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34 例患者中共分离出 28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 25 株,葡萄球菌属为最多见病原菌,占总数的 82.15%,金黄色葡萄球菌 16 株(57.15%),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 株(21.43%),表皮葡萄球菌 7 株(25.00%),包括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3株(10.71%);革兰阴性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单因素分析显示,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组发热时间比预后良好组明显延长[d:8.50(3.75,45.00)比2.50(1.00,4.75),P<0.01],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随机血糖(GLU)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ESR(mm/1 h):82.36±24.98 比 56.95±35.65,CRP(mg/L):123.45±74.10 比 67.35±55.22,GLU(mmol/L):8.74±3.66 比6.42±1.9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为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020,95%可信区间(95%CI)为 1.002~1.038,P=0.02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预测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11;最佳截断值为 104.65 mg/L时,敏感度 64.3%,特异度为 85.0%,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MHD患者非住院期间发生CRBSI时,主要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且其预后不良主要与较高的血清CRP水平有关;血清CRP水平能有效筛选MHD合并CRBSI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人群.

    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后危险因素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通知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188页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血小板的影响

    唐飞梁静景丽刘刚...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肝衰竭(ALF)过程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生成素(TPO)、肝功能的动态变化,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ALF大鼠PLT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4 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TPO组及白细胞介素-11(IL-11)组,每组 8 只.所有大鼠经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1 500 mg/kg,72 h内分次给药)诱导构建ALF模型.制模后,TPO组皮下注射rhTPO 15 μg/kg,连续 5 d;IL-11 组皮下注射IL-11 0.45 mg/kg,连续 5d.于制模前及制模后 1、3、5、7、12 d静脉采血进行全血细胞检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PO水平;于制模前及制模后 1、3、5 d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并于制模后 12d处死大鼠,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3 组大鼠均于制模后 24~48 h各死亡 2 只.HE染色显示,3组ALF大鼠于制模后12d均可见到肝细胞大片状坏死、肝小叶结构紊乱,网状支架塌陷,肝窦充血、出血,及炎症细胞片状浸润.各组大鼠制模后 1d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随后下降;ALB水平于制模后 1d明显下降后回升,但 3 组间肝功能指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组大鼠制模后 1dPLT快速下降,之后随着肝功能改善逐渐恢复;其中制模后 7dTPO组PLT升至峰值并显著高于模型组[PLT(×109/L):1 673.3±347.5 比 855.3±447.0,P<0.05],而IL-11 组PLT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109/L):1 350.3±386.6 比 855.3±447.0,P>0.05].3 组大鼠制模后 1d血清TPO水平均明显升高,随后下降,5 d时降至谷值,但 3 组间血清TPO水平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F大鼠PLT早期快速下降,并随着肝功能改善而逐渐恢复,血清TPO水平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注射rhTPO可显著提升ALF大鼠PLT,但对肝功能及动物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急性肝衰竭血小板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