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沈中阳

月刊

2095-4352

cccm@em120.com

022-23306917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Journal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9年11月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界权威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以各级、各专业从事危重病急救医学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及医学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涉及各学科疾病导致的非手术及手术后的急性危重病单一器官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包括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指南、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综述、讲座、理论探讨、基层园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CCCM论坛、科研新闻速递、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基化转移酶WTAP调节转录激活因子4表达加剧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杨娜曹敏
    279-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甲基化转移酶Wilms肿瘤蛋白 1 相关蛋白(WTAP)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① 实验一:将H9C2 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H/R模型组.采用H/R诱导H9C2 细胞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处理.采用N6-甲基腺苷(m6A)RNA甲基化测定试剂盒检测m6A水平;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甲基化转移酶[WTAP、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TL3、METTL1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② 实验二:将H9C2 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R+sh-NC组、H/R+sh-WTAP组.H/R+sh-WTAP组转染sh-WTAP以敲降WTAP表达,其余各组制模方法同实验一.转染 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TAP、活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活化多聚二磷酸腺苷酸核糖聚合酶(PARP)、转录激活因子 4(ATF4)、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TF4 阳性表达情况.③实验三:将H9C2 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R+sh-NC组、H/R+sh-WTAP和H/R+sh-WTAP+ATF4 组.H/R+sh-WTAP+ATF4 组用过表达质粒ATF4 转染H9C2 心肌细胞,其余各组制模方法同实验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TF4、CHOP、活化caspase-3 和活化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实验一:H/R模型组m6A甲基化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RT-qPCR检测结果显示,H/R模型组METTL3、METTL14 和WTAP基因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以WTAP上调最显著;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呈相同趋势.提示甲基化转移酶WTAP的表达水平在H/R诱导的心肌细胞中显著上调.②实验二:H/R+sh-WTAP组细胞凋亡水平较H/R+sh-NC组明显减少[(14.16±1.58)%比(24.51±2.38)%,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R+sh-WTAP组WTAP、活化caspase-3、活化PARP、p-PERK、ATF4 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H/R+sh-NC组显著下调.荧光显微镜下显示,H/R+sh-WTAP组ATF4阳性信号较H/R+sh-NC组显著减弱[(19.36±1.81)%比(32.83±2.69)%,P<0.01].提示敲降WTAP可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③实验三:H/R+sh-WTAP+ATF4组细胞凋亡水平较H/R+sh-WTAP组显著增加[(26.61±2.76)%比(17.14±0.87)%,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R+sh-WTAP+ATF4组ATF4、CHOP、活化caspase-3和活化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较H/R+sh-WTAP组显著上调.提示过表达ATF4可逆转sh-WTAP对H/R诱导的心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 甲基化转移酶WTAP可调节ATF4 表达,介导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促进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甲基转移酶Wilms肿瘤蛋白1相关蛋白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缺氧/复氧

    老年患者术前使用咪达唑仑与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结局——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蒋佳维
    285页

    早期肺康复训练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预后的影响研究

    冯月梅孙乔关纯王素梅...
    286-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实施早期肺康复(PR)训练对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ICU收治的成人ARDS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机训练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脱机后实施传统脱机训练;观察组脱机后实施早期PR训练;其他治疗及护理均按照ICU常规实施.比较两组患者脱机训练第 3~6 天简易体能状况问卷(SPPB)得分、呼吸肌力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脱机后吸痰次数、脱机后ICU住院时间和出院 6 个月再住院率,以及出院时和出院 3 个月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速峰值(PEF)、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肺活量(V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出院 6 个月累积生存率.结果 最终纳入 50 例患者,其中 25 例实施传统脱机训练,25 例实施早期PR训练.两组性别、年龄、入院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入院氧合指数、ARDS病因、有创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出院时肺功能指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SPPB问卷得分、呼吸肌力量均随脱机训练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血清IL-6 水平随脱机训练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以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脱机训练第 3~6 天:观察组SPPB问卷得分(分)分别为7.81±0.33、8.72±0.53、9.44±0.31、10.57±0.50,对照组分别为7.74±0.68、8.73±0.37、8.72±0.40、9.33±0.26,时间效应:F=192.532、P=0.000,干预效应:F=88.561、P=0.000,交互效应:F=24.724、P=0.000;观察组呼吸肌力量(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为 123.20±24.84、137.00±26.47、149.00±24.70、155.40±29.37,对照组分别为 129.00±20.34、126.00±24.01、132.20±25.15、138.60±36.67,时间效应:F=5.926、P=0.001,干预效应:F=5.248、P=0.031,交互效应:F=3.033、P=0.043;观察组血清IL-6 水平(ng/L)分别为 80.05±6.81、74.76±9.33、63.66±10.19、56.95±4.72,对照组分别为 80.18±7.21、77.23±9.78、71.79±10.40、66.51±6.49,时间效应:F=53.485、P=0.000,干预效应:F=22.942、P=0.000,交互效应:F=3.266、P=0.02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脱机后吸痰次数明显减少(次:22.46±1.76 比 27.31±0.90),脱机后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6.93±0.95 比 8.52±2.21),出院 6 个月再住院率明显降低[20.00%(5/25)比 48.00%(1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 3 个月肺功能指标均较出院时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EF(L/min):430.20±95.18 比 370.00±108.44,FEV1/FVC比值:0.88±0.04 比 0.82±0.05,VC(L):3.22±0.72比 2.74±0.37,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 6 个月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9%比 45.5%,风险比(HR)=0.344,P=0.017].结论 早期PR训练对ARDS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呼吸功能改善明显,院外持续进行主动呼吸训练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有益,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早期肺康复训练有创机械通气简易体能状况评分呼吸肌力量肺功能

    口服先诺特韦治疗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成人患者试验

    蒋佳维
    29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患者的炎症亚表型——来自LIPS-A试验的证据

    蒋佳维
    292页

    急性敌草快中毒大鼠肠道损伤机制的研究

    张建爽孙艺青高恒波苑霖...
    293-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敌草快(DQ)对大鼠肠道焦亡相关蛋白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细胞焦亡在急性DQ中毒大鼠肠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 36 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染毒 3 h、12 h、36 h、3d组,每组 6 只.各染毒组均给予 1/2 半数致死量(LD50)115.5 mg/kg DQ一次性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于DQ灌胃后 3h麻醉取空肠组织;各染毒组分别于DQ灌胃后 3 h、12 h、36 h、3 d麻醉取空肠组织.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空肠组织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 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1(caspase-1)、Gasdemin D(GSDMD)]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空肠组织焦亡相关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封闭蛋白-1(Claudin-1)]的表达.结果 光镜下显示,大鼠空肠组织在染毒早期(3 h)即出现病理学改变,染毒 12h组损伤最重,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染毒 3d组损伤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LRP3、caspase-1 和GSDMD在对照组和各染毒组大鼠空肠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对照组阳性细胞表达较少,着色浅;各染毒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着色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大鼠空肠组织NLRP3 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以染毒 36h组升高最显著(NLRP3/β-actin:1.47±0.06 比 0.43±0.14,P<0.01);染毒 3 h、12 h、36 h组GSDMD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其中染毒3h和12h组GSDMD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SDMD/β-actin:1.04±0.40、1.25±0.15比0.65±0.25,均P<0.05);染毒 36h组caspase-1 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有所升高(caspase-1/β-actin:1.44±0.34 比 0.98±0.19,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Occludin、Claudin-1 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中染毒 3 h、12 h、36 h组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Occludin/β-actin:0.74±0.17、0.91±0.20、0.79±0.23 比 1.41±0.08,均P<0.05),各染毒组Claudin-1 蛋白表达虽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DQ中毒大鼠肠道损伤可能与激活小肠细胞焦亡途径、细胞间连接致密性降低有关.

    敌草快肠道焦亡相关蛋白紧密连接蛋白

    神经电生理监测引导下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治疗糖尿病高危足患者

    李志涛黎文汉尹绍雅刘宝龙...
    298-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全麻一次性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治疗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九病区行脊髓电刺激植入术的 7 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在"C"型臂X线引导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全麻一次性植入脊髓电刺激器.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下肢动脉直径和峰值流速、下肢皮肤温度(小腿皮温、足部皮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持续行动距离、血糖水平及足趾创面情况.结果 共纳入 7 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患者术后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直径、峰值流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7 例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下肢疼痛感,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分:1.1±0.9 比 6.8±3.4),疼痛明显缓解,且小腿皮温和足部皮温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小腿皮温(℃):33.3±0.9 比 30.9±0.7,足部皮温(℃):31.4±0.8 比 29.1±0.6],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空腹血糖(mmol/L):7.6±1.4 比 10.5±1.2,餐后血糖(mmol/L):9.3±2.3比 13.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全部 7 例患者术后下肢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 1 例术前需轮椅出行、1 例术前存在间歇性跛行,术后 2 周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7 例患者中,2 例患者术前糖尿病足伤口溃烂,长期不能愈合,术后 1 个月患者足部伤口周围血运恢复,加速愈合,伤口周围干燥、结痂,愈合良好.结论 对不耐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及局麻脊髓电刺激测试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全麻一次性植入脊髓电刺激器,能够有效缓解周围神经痛和其他糖尿病足相关症状,改善下肢血流供应,并降低足趾截肢风险.临床实践证实该技术方法有效性,尤其对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脊髓电刺激植入术糖尿病足神经调控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N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海博杨静帆秦燕勤李建生...
    303-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N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真核生物mRNA最常见的转录后修饰行为之一.m6A修饰可加速mRNA的代谢和翻译,在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免疫应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m6A修饰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6A修饰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6A修饰调控因子可能成为调控呼吸系统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本文对m6A修饰在肺癌、急性肺损伤(ALI)、哮喘、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N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RNA甲基化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运动训练对肺栓塞后持续性呼吸困难患者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蒋佳维
    307页

    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

    郑卉史源张钊龙赵丹阳...
    308-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ICU获得性衰弱(ICU-AW)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CU-AW的发生直接导致危重症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延长,严重者甚至在出院后仍然影响其生存质量.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ICU-AW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叙述,旨在为ICU-AW提供科学概述,包括其定义、病理生理学、诊断、筛查工具、影响因素和潜在的干预策略,从而促进相关筛查干预措施的及时规划和实施.

    ICU获得性衰弱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