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沈中阳

月刊

2095-4352

cccm@em120.com

022-23306917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Journal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9年11月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界权威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以各级、各专业从事危重病急救医学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及医学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涉及各学科疾病导致的非手术及手术后的急性危重病单一器官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包括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指南、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综述、讲座、理论探讨、基层园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CCCM论坛、科研新闻速递、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机械吸-呼技术专家建议(2024)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整合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机械吸-呼技术专家建议(2024)》工作组王越夫...
    785-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通气患者是咳嗽能力受损的高发群体,需采取相应的医疗技术进行咳嗽辅助,以便清除气道分泌物.机械吸-呼技术(MI-E)在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咳嗽无力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保留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目前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发起,组织重症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等专家聚焦MI-E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过系统检索、提取及汇总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提出建议,并通过改良德尔菲法形成《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机械吸-呼技术专家建议(2024)》,为科学规范地应用该技术提供参考.同时,本专家建议也将为今后开展机械通气患者应用MI-E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机械通气气道廓清机械吸-呼技术专家建议

    温阳败毒饮对脓毒症(阳虚浊毒证)患者早期微循环障碍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梁静张洁张铄
    796-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温阳败毒饮对脓毒症(阳虚浊毒证)患者早期微循环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具体疗效,为临床治疗脓毒症微循环障碍提供新视角.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4例脓毒症(阳虚浊毒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败毒饮200 mL/d(每次100 mL,间隔12 h)口服或鼻饲,连用3 d.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12、24和48 h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动脉血乳酸(Lac)、脉搏灌注指数(PI)、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和皮肤花斑评分(SMS);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及治疗24 h和72 h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前各项微循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衡性一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微循环指标ScvO2、Pcv-aCO2、Lac、PI、CRT、SMS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24 h和48 h时Lac和PI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Lac(mmol/L):24 h 为 2.45±0.92 比 3.07±1.07,48 h 为 2.06±0.87 比 2.59±1.01;PI:24 h 为 3.45±0.89 比 2.92±0.98,48 h为 3.56±0.99 比 3.01±0.87,均P<0.05],治疗 48 h 时 CRT 和 SMS 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CRT(s):2.04±1.08比 2.62±0.99,SMS(分):0.5(0.0,1.0)比 1.0(1.0,1.0),均 P<0.05],而 ScvO2、Pcv-aCO2 在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评分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72 h APACHE Ⅱ(分):15.0(12.2,16.0)比17.0(13.5,20.0),72 h SOFA(分):6.0(6.0,8.0)比 10.0(8.0,13.0),72 h 中医证候积分(分):10.13±3.73 比 14.63±5.55,均 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阳败毒饮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改善脓毒症(阳虚浊毒证)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温阳败毒饮脓毒症微循环

    ICU住院时间与重症监护后综合征: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蒋佳维
    800页

    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风险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张江明齐敏君马璐妹张凯帅...
    801-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成人脓毒症患者,提取人群特征、入院24 h内的诊疗数据及临床结局.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依据第28届急性病质量倡议工作组(ADQI 28)共识报告,以血清肌酐为参数,以脓毒症诊断7 d内发生AKI为结局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Lasso回归分析及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变量并构建SA-AKI风险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及临床影响曲线(CIC)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247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184例发生SA-AKI(74.49%),其中训练集和验证集SA-AKI患者分别为130例(75.58%)和54例(72.00%).经Lasso回归分析及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筛选出4个与SA-AKI发生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分别为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尿酸(UA),其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03(1.01~1.05)、0.97(0.55~0.99)、2.68(1.21~5.96)、1.01(1.00~1.01),均 P<0.05.以上述 4 个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列线图,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95%CI为0.870~0.930)和0.710(95%CI为0.588~0.832);Hosmer-Lemeshow检验P值分别为0.384和0.294.在训练集中,模型最佳截断值为0.760时,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88.1%.DCA曲线和CIC曲线亦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基于ICU脓毒症患者24 h内临床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预测脓毒症患者7 d内发生AKI的风险,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识别SA-AKI高风险患者,为早期制定个性化诊疗措施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Lasso回归列线图预测模型

    晶体液联合血浆进行液体复苏对低蛋白血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许伟伟李晶菁
    808-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单独使用晶体液和晶体液联合血浆输注两种液体复苏方案对低蛋白血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低蛋白血症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液体复苏方案分为单一组(单纯使用晶体液)和联合组(晶体液联合血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复苏前(入院第1天)及复苏第3天的凝血功能指标.主要研究终点是28 d病死率.将单一组和联合组分别根据复苏时的初始白蛋白水平(<25 g/L、25~30 g/L、>30 g/L)进行分层,比较不同白蛋白水平患者28 d病死率的差异.绘制患者28 d 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共纳入164例低蛋白血症脓毒症患者,其中单一组60例,联合组104例.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以及复苏前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清乳酸(Lac)、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②联合组第3天PT、AT-Ⅲ水平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组第3天AT-Ⅲ较单一组改善更明显[(79.80±17.95)%比(66.67±18.69)%,P<0.01].单一组和联合组复苏后Lac、白蛋白水平均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单一组与联合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0%(33/60)比42.3%(44/104),P>0.05].白蛋白<25 g/L者的28d病死率明显高于白蛋白25~30 g/L者和白蛋白>30 g/L者[63.1%(41/65)比36.2%(25/69)、36.7%(11/30),均P<0.05].④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单一组与联合组28 d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x2=2.067,P=0.151).单一组中位生存率时白蛋白水平为27.1 g/L[95%可信区间(95%CI)为 24.203~29.997],联合组为 28.7 g/L(95%CI 为 26.065~31.335).结论 晶体液联合血浆进行液体复苏可以改善低蛋白血症脓毒症患者外源性凝血功能障碍,但不能改善28 d死亡结局.脓毒症患者初始白蛋白水平越高,病死率越低.

    脓毒症液体复苏病毒灭活血浆晶体液低蛋白血症

    探索脓毒症患者最佳脉搏血氧饱和度范围:一项基于MIMIC-Ⅳ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叶渊文李飞飞杨宝华林连根...
    813-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最佳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范围.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脓毒症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生命体征、合并症、实验室参数、危重症评分、临床治疗信息和临床结局等资料.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结合Loess平滑函数,分析并可视化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SpO2与院内全因病死率的非线性关系,确定最佳SpO2范围,然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验证SpO2与院内全因病死率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5 93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1 191例(20.1%)在住院期间死亡.GAM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SpO2与院内全因病死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呈"U"型曲线,当SpO2在0.96~0.98时病死率最低.经过多因素调整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证实,住院期间SpO2在0.96~0.98的患者病死率低于SpO2<0.96的患者[低氧组,优势比(OR)=2.659,95%可信区间(95%CI)为 2.190~3.229,P<0.001]和 SpO2>0.98 的患者(高氧组,OR=1.594,95%CI为 1.337~1.900,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同样表明,住院期间SpO2在0.96~0.98的患者生存概率高于SpO2<0.96和SpO2>0.98的患者(Log-Rank检验:x2=113.400,P<0.001).且敏感性分析显示,除样本量较小的亚组外,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入院类型、种族、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体温、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 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亚组分层中,SpO2在0.96~0.98患者的病死率较SpO2<0.96和SpO2>0.98的患者明显降低.结论 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SpO2水平与院内全因病死率呈"U"型曲线关系,即高氧与低氧均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且确定最佳SpO2范围为0.96~0.98.

    脓毒症脉搏血氧饱和度院内病死率最佳范围氧疗

    免疫细胞与脓毒症的因果关联:一项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的研究

    于秋霜李凌勖陶怡娜张龙强...
    82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免疫细胞与不同脓毒症亚型之间的因果关联,得出对脓毒症具有单向因果关联的免疫细胞表型.方法 从GWAS catalog数据库中获得各种循环免疫细胞表型的汇总数据(GCST90001391~GCST90002121);从英国生物样本库中获取脓毒症数据.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P<5×10-6的相关阈值来识别强相关工具变量,并利用代码去除连锁不平衡及F值<10的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回归、留一法等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去除水平多效性的免疫表型结果行逆向MR分析,得到具有单向因果关联的免疫细胞表型,利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的效应值.结果 CD16on CD14-CD16+monocyte对脓毒症具有水平多效性(OR=0.965 4,95%CI为0.933 5~0.998 3,P=0.039 6),有5种免疫表型与脓毒症相关亚型有反向因果关联.排除具有水平多效性及反向因果关联的免疫细胞表型后,共42种免疫细胞表型与脓毒症、36种免疫细胞表型与重症监护病房(ICU)28 d死亡脓毒症、32种免疫细胞表型与ICU脓毒症、44种免疫细胞表型与28 d死亡脓毒症、30种免疫细胞表型与75岁以下脓毒症具有潜在因果关联.经错误发现率(FDR)校正后,仅BAFF-R on IgD-CD38br与脓毒症28 d病死率呈负相关,且为强相关(OR=0.737 8,95%CI为0.635 9~0.856 0,P=6.05 × 10-5,PFDR=0.044 2).结论 多种免疫细胞表型可能对脓毒症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BAFF-R on IgD-CD38br的表达与脓毒症28 d病死率呈负相关,这为脓毒症免疫调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免疫细胞脓毒症孟德尔随机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关于经过广告审批后的广告中存在不规范医学名词术语未予更改的声明

    828页

    黄柏酮抗脓毒症潜在靶点的筛选与鉴定

    陈玉婷刘雨浓刘畅徐煜彬...
    829-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黄柏酮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分析黄柏酮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通过化合物靶标预测平台工具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和化学成分靶向蛋白服务器(DRAR-CPI),以Z'值<-0.5筛选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OMIM)数据库、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和药物靶标数据库(TTD)中已报道的蛋白信息与脓毒症相关疾病靶标进行匹配,筛选黄柏酮抗脓毒症的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鉴定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结果 黄柏酮口服生物利用度(OB)为81.58%,药物相似度(DL)为0.57,表明其口服吸收较好,具有很好的成药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服务器共筛选到242个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其中有13个靶点与脓毒症直接相关.经分子对接软件鉴定,组织蛋白酶G(CTSG)、胱天蛋白酶1(CASP1)、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蛋白C(凝血因子Ⅴa和Ⅷa抑制因子,PROC)、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白细胞介素-10(IL-10)、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5a受体1(C5AR1)、胱天蛋白酶3(CASP3)、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凝血酶受体(F2R)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为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自由结合能分别为-32.55、1.26、-30.00、300.08、-31.88、-30.29、-21.38、-30.79、16777.84、-21.80、6443.36、-20.38、-23.47 kJ/mol.结论 黄柏酮通过调控PROC和F2R抑制凝血并改善炎症反应;调节MIF、S100A9、G6PD和IL-10起到免疫应答作用;调节CTSG、CASP1、MAPK1、C5AR1和CASP3起到保护脓毒症损伤器官的作用;调控CXCR2减少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过度迁移,减轻组织损伤;调控NAMPT改善细胞能量状态,减少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细胞不受损害,并通过减轻脓毒症的症状和炎症反应来发挥其抗脓毒症的作用.

    黄柏酮潜在靶点炎症脓毒症

    5-羟色胺在电针预处理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芸峰齐璐瑶欧阳冰清耿欢...
    835-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穴预处理脓毒症心肌损伤小鼠心肌组织中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探讨电针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发挥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C组)、脓毒症模型组(LPS组)、电针组(EA组)、电针加氟西汀组(EA+FLU组),每组5只.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g/L的方法建立脓毒症心肌损伤小鼠模型;N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前3 d,EA组和EA+FLU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15 min,每日1次,连续3 d;EA+FLU组在电针前腹腔注射氟西汀1.4 g/L.制模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肌内5-HT含量,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以及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乳酸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心肌组织5-羟色胺转运体(5-HTT)、己糖激酶2(HK2)、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LPS组和EA+FLU组血清IL-6、IL-1β、TNF-α含量,心肌内5-HT含量,心肌组织损伤标志物CK-MB、eTnⅠ含量均明显升高.与LPS组相比,EA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IL-6(ng/L):443.03±156.16 比 19 843.75±0.00,IL-1β(ng/L):75.72±10.60 比 894.66±350.88,TNF-α(ng/L):46.17±4.71 比 533.01±170.58,5-HT(μg/L):161.19±5.96 比 244.74±14.38,CK-MB(ng/L):468.21±12.46 比662.02±22.54,cTnⅠ(ng/L):0.83±0.05 比 0.99±0.08,均 P<0.05].与 NC 组相比,LPS 组、EA 组和 EA+FLU组心肌组织ATP水平均明显下降,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与LPS组相比,EA组心肌组织ATP水平明显上升,乳酸水平明显下降[ATP(mmol/L):0.10±0.01 比 0.08±0.01,乳 酸(mmol/L):56.03±1.07 比 72.45±4.32,均P<0.05].与NC组相比,LPS组心肌组织HK2 mRNA表达明显上升,GLUT4、5-HTT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LPS组相比,EA组心肌组织HK2 mRNA表达明显下降,GLUT4、5-HTT mRNA表达明显上升[HK2 mRNA(相对表达量):0.73±0.19 比 1.82±0.57,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1.00±0.33 比 0.47±0.18,5-HTT mRNA(相对表达量):1.18±0.31比0.38±0.15,均P<0.05].与NC组相比,LPS组和EA+FLU组GLUT4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与LPS组相比,EA组GLUT4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预处理可减少脓毒症小鼠心肌组织中5-HT含量,其调控机制可能与调节5-HTT和GLUT4有关.

    脓毒症电针足三里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小鼠糖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