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寿楠海

月刊

1009-9905

puwai@sdu.edu.cn,puwaijinzhan@126.com

0531-82169203

250012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确定为外科学类,肿瘤学类,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以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普通外科领域内最新学术动态和进展、临床实践经验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462页

    造口旁疝发生危险因素Meta分析

    王开雷马丽娜卜广波张广东...
    463-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造口旁疝(PSH)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防治PSH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PSH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总样本量2411例,累计PSH组670例,非PSH组1741例.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BMI≥25、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咳嗽、糖尿病、术后低蛋白血症可增加PSH的发生风险(P<0.05);吸烟、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放/化疗等与PSH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龄、女性、MBI≥25、高血压、COPD/慢性咳嗽、糖尿病、术后低蛋白血症是PSH的危险因素,而经腹膜外造口可降低PSH的发生.

    造口旁疝危险因素Meta分析

    机器人3+2模式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姜日霞王德海
    47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估机器人3+2模式应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安全可行性及经济性.回顾性分析35例机器人3+2胃癌全胃切除术(3+2组)及35例传统机器人4+1胃癌全胃切除术(4+1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短期术后结果.3+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4+1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2组术后第1、3天视觉疼痛评分、首次进流食时间及初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4+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获取数量、中转开腹率、R0切除率、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3+2胃癌全胃切除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经济.

    胃肿瘤全胃切除术机器人

    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付振保李权卢通
    475-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中的应用价值.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86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采用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包埋加固缝合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 d白细胞增加值分别为(5.14±0.92)× 109/L、(7.08±0.98)×109/L,术后 2 d 镇痛药使用次数分别为(1.17±0.76)次、(1.63±1.18)次,住院时间分别为(9.22±1.49)d、(10.81±1.5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6.83%,术后6月总蛋白下降值分别为(2.842±0.465)g/L、(3.585±0.542)g/L,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36.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月Visick分级、生存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NI指数分别为(39.84±4.72)、(44.2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中,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胃肿瘤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改良加固缝合

    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胃癌伴腹膜转移的临床疗效

    胡洁张家奎
    479-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胃癌伴腹膜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安全性.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80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两组.基础组给予SOX方案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统计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卡氏(KPS)评分、高敏感格拉斯哥(HS-mGPS)评分.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CEA、CA72-4、VEGF、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基础组CD3+、CD4+、CD4+/CD8+、NK细胞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CEA、CA72-4、VEGF、MMP-9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CD3+、CD4+、NK细胞高于基础组,CEA、CA72-4、VEGF、MMP-9低于基础组(P<0.05).治疗前,两组KPS评分、HS-mG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mGPS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较基础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较基础组更高(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1.25±0.55)个月,高于基础组的(10.04±0.43)个月(P<0.05).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胃癌伴腹膜转移,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胃肿瘤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腹膜转移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上消化道早癌NBI-ME与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检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

    陈义鲍天辉
    483-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与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BLI-ME)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疑似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80例,接受NBI-ME、BLI-ME检查,分析NBI-ME、BLI-ME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以及不同临床特征上消化道早癌NBI-ME、BLI-ME诊断差异.结果显示,经病理学证实炎性病变18例,萎缩或肠化生12例,上消化道早癌50例.NBI-ME、BLI-ME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74和0.753(P<0.05).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NBI-ME、BLI-ME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BMI及内镜表现上消化道早癌患者NBI-ME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BMI及内镜表现上消化道早癌患者BLI-ME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BMI及内镜表现上消化道早癌患者中,BLI-ME与NBI-ME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BLI-ME与NBI-ME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价值,两者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与病理一致性均较好.

    上消化道早癌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和作用机制分析

    刘慧峰李南于德明陈长亮...
    487-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10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对照组(n=50).两组均行Lift-plug,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康复进程以及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肿胀、疼痛、创面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变化.术后2周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周实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周实验组血清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实验组Wexner评分、ARP低于对照组,RRP、ALC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小板血浆联合Lift-plug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肛肠动力学,促进创面愈合,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及上调TIMP-1表达有关.

    肛瘘,经括约肌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富血小板血浆肛肠动力学基质金属蛋白酶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梅莉芬甘泉胡晶李运祥...
    491-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临床特征以及重症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39例APIP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轻症和中度重症组、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将组间差异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重症API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显示39例APIP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的比例最高(43.59%);高甘油三酯血症为重症APIP的主要病因(56.25%);孕晚期最容易发生AP(69.23%),最容易发展为重症(81.25%).重症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压积(HCT)和甘油三酯(TG)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NLR(P=0.003)和HCT(P=0.031)是APIP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预测重症APIP的敏感度为58.3%,特异性为100%.结果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PI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NLR和HCT是重症APIP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提高对API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

    急性胰腺炎妊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红细胞压积预后

    甘油三酯水平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分析

    刘赵东路福兴杨海超边鑫...
    494-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甘油三酯(TG)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选取唐山中心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依据TG水平分为对照组(TG<1.7 mmol/L)、观察组A(1.7 mmol/L≤TG<11.3 mmol/L)以及观察组B(TG≥11.3 mmol/L),比较三组临床资料,比较TG、TC、血糖、血钙、CRP等指标水平和胸水/腹水、外科干预、MODS、住院时间、病死率等观察指标.观察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G、TC、血糖水平及MODS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与观察组B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TG、TC、血糖水平及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B(P<0.05).TG、CRP以及TC等指标对急性胰腺炎不良预后具有极高预测价值.

    胰腺炎,急性,重症甘油三酯预后

    妊娠期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1例

    蒋学通王建
    497-499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胃肠道间质瘤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