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旬刊

1005-8982

zgxdyx@cen-cn.com

0731-84327993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microRNA-17、Netrin4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包向敏康心怡张译心陈丽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microRNA-17(miR-17)、Netrin4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GDM患者98例.根据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正常妊娠结局)和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分别为65和3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受试者年龄、孕产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GT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7和Netrin4的表达.分析影响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体质量指数(BMI)、OGTT2h、HbA1c、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iR-17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Netrin4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 OGTT 2h[OR=1.548(95%CI:1.512,2.531)]、高水平 HbA1c[OR=3.041(95%CI:1.054,3.412)]、高表达miR-17[OR=2.865(95%CI:0.741,3.905)]及低表达Netrin4[OR=0.743(95%CI:0.378,0.835)]均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miR-17表达升高和Netrin4表达降低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microRNA-17Netrin4妊娠结局关系

    益生菌补充剂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邓娜梁清月刘璟瑜何丽...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补充剂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和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生菌补充剂),每组5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脐血流阻力、肠道菌群结构、母婴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脉搏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舒张期比值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差值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妊娠率、不良新生儿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补充剂联合门冬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状况,优化血糖控制,从而改善母婴结局,治疗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妊娠期糖尿病益生菌补充剂门冬胰岛素肠道菌群母婴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microRNA-122联合microRNA-7047-5p预测不良围生儿结局价值

    任倩倩陈东颖于康军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microRNA-122(miR-122)联合microRNA-7047-5p(miR-7047-5p)预测不良围生儿结局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孕检的9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糖水平、血清miR-122、miR-7047-5p,采用Pearson法分析评估血清miR-122、miR-7047-5p水平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根据随访结果将观察组围生儿结局分为良好组(85例)与不良组(15例),比较两组血清miR-122、miR-7047-5p相对表达量,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22、miR-7047-5p联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围生儿结局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iR-122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miR-7047-5p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122与 FBG、2hPG、HbA1c均呈正相关(r=0.167、0.228和0.255,均 P<0.05),miR-7047-5p 与 FBG、2 hPG、HbA1c均呈负相关(r=-0.358、-0.408和-0.386,均 P<0.05).不良组miR-122相对表达量高于良好组(P<0.05),miR-7047-5p相对表达量低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2和miR-7047-5p联合预测GDM患者不良围生儿结局的敏感性为73.3%(95%CI:0.449,0.922),特异性为 85.9%(95%CI:0.766,0.925),曲线下面积为 0.836(95%CI:0.720,0.952).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血清microRNA-122和microRNA-7047-5p与血糖水平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有效预测GDM患者的不良围生儿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

    妊娠期糖尿病微小核糖核酸-122微小核糖核酸-7047-5p血糖围生儿结局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自分泌运动因子/溶血磷脂酸信号损伤对糖稳态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朱政全梁斌石明连谷云艳...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溶血磷脂酸(LPA)信号对糖稳态的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库分析HBV对ATX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BV细胞株HepG2215、稳定表达HBV反式调节蛋白HBx和PreS2的HBx-HepG2和PreS2-HepG2细胞、对照组HepG2细胞的ATX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Bx和PreS2对ATX启动子作用.构建稳定表达HBx和Pre-S2的小鼠分泌胰岛素细胞HBx-NIT、PreS2-NIT,检测两者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利用rAAV8-1.3HBV经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复制HBV小鼠模型,NC为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的C57BL/6小鼠.小鼠按2 g/kg腹腔注射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GTT).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血糖分析仪分别检测小鼠血清LPA、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浓度.结果 HepG2215细胞AT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HepG2(P<0.05).PreS2与ATX启动子共转染组萤光素酶活性高于ATX启动子转染组(P<0.05),HBX与ATX启动子共转染组的萤光素酶活性高于ATX启动子转染组(P<0.05).HBx-HepG2细胞AT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HepG2细胞(P<0.05),PreS2-HepG2细胞高于HepG2细胞(P<0.05).添加不同浓度LPA后NIT细胞胰岛素分泌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 μmol/L LPA相对表达量与胰岛素分泌呈负相关(r=-0.990,P<0.05).HBx-NIT细胞添加Ki16425前的胰岛素水平低于NIT细胞(P<0.05),PreS2-NIT细胞低于NIT细胞(P<0.05).NIT、HBx-NIT和PreS2-NIT细胞添加Ki16425后的胰岛素水平较添加前高(P<0.05).实验组血清LPA相对表达量、平均空腹血糖浓度、注射葡萄糖后的60、120 min平均血糖浓度和血糖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注射葡萄糖后15 min血清胰岛素浓度、血清胰岛素水平的AUC值较对照组低(P<0.05).用HBV小鼠GTT血糖AUC绘制的ROC曲线显示,曲线面积为 0.770(95%CI:0.556,0.984),特异性为 60.00%(95%CI:0.122,0.738),敏感性为 90.00%(95%CI:0.555,0.998).用HBV小鼠空腹血糖浓度绘制的ROC曲线显示,曲线面积为0.865(95%CI:0.703,1.027),特异性为80.00%(95%CI:0.444,0.975),敏感性为60.00%(95%CI:0.262,0.878).实验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小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V反式调节蛋白HBx和Pre-S2上调ATX的表达,增强ATX/LPA信号,导致胰岛素分泌抑制,糖耐量异常,糖稳态受损.

    乙型肝炎病毒反式调节蛋白自分泌运动因子/溶血磷脂酸信号糖稳态

    无需缝合外科嵌入式小鼠原位肝癌肿瘤模型的复制及应用价值

    应卓鹏方贾栩杨小红战跃福...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需缝合的外科嵌入式方法在复制小鼠原位肝癌(HCC)肿瘤模型中的应用,并评估该模型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Hepa1-6细胞至适宜浓度,并采用小动物一体式麻醉系统对C57 BL/6J小鼠实施麻醉.该研究采用细胞法、挂线法和嵌入法复制原位肝癌移植瘤模型,并对手术时长、小鼠复苏时间及存活率进行比较.此外,通过MRI技术动态监测肿瘤的形成过程,并对比3种方法的肿瘤成瘤率、单瘤率及腹壁肿瘤种植率.通过病理学检测评估肿瘤组织的结构和病理特征.结果 细胞法组手术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嵌入法组手术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细胞法组与嵌入法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法组复苏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嵌入法组复苏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细胞法与嵌入法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结果显示,挂线法组肿瘤呈块状生长,可见分隔及类圆形伪影,局部观察受限.细胞法组肿瘤呈片状不规则生长,可见多发肿瘤.嵌入法组肿瘤呈团块状均匀生长,边缘较清.细胞法组模型复制后第7天平均肿瘤体积较挂线法组大(P<0.05),嵌入法组模型复制后第7天平均肿瘤体积较挂线法组小(P<0.05),细胞法组与嵌入法组模型复制后第7天平均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模型复制后第21天平均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肿瘤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单瘤率、腹壁肿瘤种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嵌入法组单瘤率较细胞法组高(P<0.05).各组成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示,各组肿瘤细胞呈巢状分布,排列紧密,核深染呈分裂象,肿瘤浸润肝组织,符合肝癌病理学特点.结论 采用嵌入法复制的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重复性高,为肝癌的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及在体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

    肝癌原位移植瘤磁共振成像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王心怡张涛王继亮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包括肝脏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是线粒体与内质网密切接触的部位,在钙稳态、线粒体稳态、细胞凋亡、自噬、脂代谢等细胞生理功能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功能深度参与了 NAFLD的发生、发展,在肝细胞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凋亡、纤维化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MAM越来越成为NAFLD的潜在治疗靶点.该文就MAM及其调控的细胞功能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线粒体内质网氧化应激衰老自噬

    肢端黑色素瘤的认知和早期检测

    Ei Thae Mon Win粟娟鲁丽霞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肢端黑色素瘤(AM)是黑色素瘤的一种亚型,病变分布于手掌、足底和甲床区域.不同人群AM的患病率存在差异,该亚型在白种人群中罕见,而在西班牙、非洲及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研究表明,AM约占所有黑色素瘤患者的2%~3%.由于早期AM的临床诊断具有挑战性,且对早期AM缺乏认知这就导致AM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处于较晚期.因此,了解早期AM诊断的最新进展至关重要.AM与其他亚型皮肤黑色素瘤相比预后较差,对该疾病的早期认识也有助于制订治疗策略.该综述总结了 AM的流行病学的特点、临床、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期优化早期AM的检测策略提高患者的预后.

    肢端黑色素瘤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皮肤镜组织病理学

    Th17和调节性T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李延卿任伟宏张岱李文博...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揭示Th17、Treg细胞的调控机制及其在HI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上蔡县HIV感染者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地区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Tre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 mRNA表达,Pearson法分析Th17、Treg与 CD4+T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CD4+T、CD4+T/CD3+T、CD4+T/CD8+T低于对照组(P<0.05),CD8+T和CD8+T/CD3+T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h17/CD4+T、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5),Treg/CD4+T 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OR-γtmRNA 高于对照组(P<0.05),Foxp3 mRN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17、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Th17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293,P<0.05),Treg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198,P<0.05).结论 HIV感染能降低Th17细胞、升高Treg细胞,破坏机体免疫平衡,其机制与调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及细胞因子IL-17、IL-23表达有关,Th17细胞、Treg细胞与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ROR-γtFoxp3

    输尿管软镜联合末端可弯曲输尿管软镜鞘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郑伟李永强庄承霖南涛...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末端可弯曲输尿管软镜鞘(FTS-UAS)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8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4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输尿管软镜联合常规鞘)和观察组(44例,输尿管软镜联合FTS-UAS).观察两组术后1d、3d、4周的结石清除率,统计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d、3d、4周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d VA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Clavien分级均为Ⅰ级.观察组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联合FTS-UAS治疗肾结石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还可减轻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肾结石输尿管软镜输尿管软镜鞘肾积水

    肠道菌群情况与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患儿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王丹霞孟珂尚玉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患儿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与其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7例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将所有患儿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42例和重度组32例.采集所有患儿粪便样本,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和Qiime软件进行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Chao1 指数、observed species(Sobs)指数、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测定 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评估两组儿童神经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儿肠道菌群与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 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YGTSS评分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总分更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的Chao1、Sobs、Shannon和Simpson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α多样性更低(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的CD4+、CD8+和CD4+/CD8+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CD4+和CD4+/CD8+更低,CD8+更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5-HT和DA更高,GABA、NE、神经功能评分更低(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Chao1、Sobs、Shannon和Simpson指数与5-HT、DA呈负相关(P<0.05),与CD4+、GABA、NE和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肠道菌群与抽动症患儿的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和T细胞亚群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多样性抽动症神经递质T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