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旬刊

1005-8982

zgxdyx@cen-cn.com

0731-84327993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匹多莫德对支原体感染小鼠肺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王坤李嫣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对支原体感染(MPI)小鼠肺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MPI小鼠随机分为MPI组和实验A、B、C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小鼠设为正常组.实验A、B、C组分别灌胃匹多莫德颗粒100、200和400 mg/kg,正常组、MPI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3 d.采用小动物呼吸机检测肺功能,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免疫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MPI组每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TV)、最大呼气量(MEV)均减少(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升高(P<0.05);与MPI组比较,实验A、B、C组MV、TV、MEV均增加(P<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C组MV、TV、MEV均增加(P<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与实验B组比较,实验C组MV、TV、MEV均增加(P<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MPI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MPI组比较,实验A、B、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实验B组比较,实验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匹多莫德可能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MPI小鼠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支原体感染肺功能损伤匹多莫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体积描记法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预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哮喘的效能分析

    池燕吴建顺苟晓华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体积描记法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哮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哮喘分为合并组(48例)和非合并组(140例).收集并整理所有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体积描记法相关参数:肺总量、残气量、残气率,血清MCP-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肺总量、残气量与功能残气量(FRC)、MCP-1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相关因素,以及FRC、MCP-1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组FRC、肺总量、残气量、残气率、MCP-1水平均高于非合并组(P<0.05).FRC与肺总量、残气量水平均呈正相关(r =0.681和0.671,均P =0.001);MCP-1与肺总量、残气量水平均呈正相关(r =0.669和0.654,均P = 0.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RC[(OR)=2.450(95%CI:1.239,4.840)]、MCP-1[(OR)= 2.995(95%CI:1.516,5.918)]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分析显示,FRC、MCP-1及联合预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敏感性分别为72.92%(95%CI:0.579,0.842)、83.33%(95%CI:0.692,0.920)、79.17%(95%CI:0.645,0.890),特异性分别为81.43%(95%CI:0.737,0.873)、70.71%(95%CI:0.623,0.779)、81.43%(95%CI:0.737,0.873).结论 体积描记法和血清MCP-1水平可用于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功能,且血清MCP-1与体积描记法检测的FRC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预测效能良好.

    下呼吸道感染哮喘肺功能体积描记法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

    王红利冼凤仪许敏鸿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P)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12例重症MP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连续治疗10 d评估效果.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临床疗效、气道重塑指标、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呼吸频率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气道壁厚度/外径比值、气道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表面活性蛋白D、半乳糖凝集素-3、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Th17/Treg、CD4+/CD8+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MP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抑制气道重塑,调控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及免疫细胞功能,且安全可靠.

    重症支原体肺炎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效果

    肺部超声联合血清sCD163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王冰冰莫李媚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肺部超声(LUS)联合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对小儿重症肺炎(S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SP患儿82例(SP组),SP并发ARDS患儿79例(ARDS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ARDS组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SP组、ARDS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儿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US评分联合血清sCD163水平对ARDS的诊断效能.结果 ARDS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均高于SP组(P<0.05).中、重度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均高于中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 =0.809和.805,均P =0.000).ROC曲线结果显示,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诊断AR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分、72.79 ng/mL.LUS评分诊断ARD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56%(95%CI:0.595,0.697)、78.05%(95%CI:0.693,0.868)、71.43%(95%CI:0.632,0.796),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血清sCD163水平诊断ARD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09%(95%CI:0.612,0.729)、78.05%(95%CI:0.685,0.876)、72.67%(95%CI:0.646,0.808),AUC为0.738;两者联合诊断ARD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81%(95%CI:0.755,0.941)、63.41%(95%CI:0.584,0.684)、73.91%(95%CI:0.651,0.827),AUC为0.778.结论 LUS联合血清sCD163对小儿SP并发ARD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ARDS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有效参考.

    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超声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儿童

    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王美玉王文博李翠娟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联合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48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肺泡灌洗液NGS检测,同期行血清GM检测.以病原微生物培养为金标准,分析血清GM及肺泡灌洗液NGS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评估血清GM检测、肺泡灌洗液NGS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结果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48例重症肺炎中合并真菌感染30例,其中肺孢子菌10例、白色念珠菌8例、曲霉菌7例、根霉菌1例、肺孢子菌感染合并白色念珠菌3例、肺孢子菌感染合并鲍曼不动杆菌1例.血清GM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8例,阴性120例,与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700.肺泡灌洗液NGS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4例,阴性114例,与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841.血清GM联合肺泡灌洗液NGS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0例,阴性118例,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916.血清GM、肺泡灌洗液NGS单独及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3.3%(95%CI:0.538,0.870)、93.3%(95%CI:0.765,0.988)、93.3%(95%CI:0.765,0.988),特异性分别为94.9%(95%CI:0.888,0.979)、94.9%(95%CI:0.889,0.979)、98.3%(95%CI:0.934,0.99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941和0.958.结论 血清GM联合肺泡灌洗液NGS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在肺孢子菌、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等常见菌种中的诊断效能良好.

    重症肺炎真菌感染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基因测序诊断

    氧化苦参碱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反应的机制研究

    代云莉彭灿梁丹李志阳...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OMT在糖尿病肾病(DKD)中抗炎抗纤维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6周龄的db/db小鼠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OMT组,每组10只.OMT组给予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120 mg/(kg·d)],持续8周,并设同月龄同背景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处死小鼠前收集血液和尿液,检测各项生化指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皮质TLR4、HIPK2、NLRP3、E-cadherin、Fibronectin的表达水平及部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β、IL-18水平.采用Pearson法对HIPK2与TLR4、NLRP3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M组体重、血糖、24 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NC组均升高(P<0.05),OMT组24 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DM组降低(P<0.05).病理染色显示,DM组可见肾小球系膜区节段性增生,基底膜无明显增厚,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间质区炎症细胞浸润和蓝色胶原纤维沉积;经OMT治疗后,相较于DM组,OMT组肾小球系膜区增生程度减轻,肾小管病变有所改善,间质区炎症细胞浸润减少.DM组TLR4、HIPK2、NLRP3、Fibronect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C组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C组降低(P<0.05);OMT组小鼠TLR4、HIPK2、NLRP3、Fibronect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DM组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DM组升高(P<0.05).DM组血清中IL-1β、IL-18相对表达量较NC组升高(P<0.05),OMT组较DM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DM组肾组织中HIPK2蛋白与TLR4、NLRP3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 =0.881和0.774,均P<0.05).OMT组HIPK2蛋白与TLR4、NLRP3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 =0.814、0.871,均P<0.05).结论 OMT抑制DM小鼠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可能与抑制HIPK2及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糖尿病肾病氧化苦参碱Toll样受体4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含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IL-35下调CD36表达减少巨噬细胞内脂质积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李晟茅光耀葛若木李凯园...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与血脂四项的相关性,探究IL-35抑制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泡沫化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CHD患者154例,分为对照组和CHD组,空腹采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与血脂四项的相关性.采用油红染色和胆固醇检测试剂盒对比IL-35刺激THP-1细胞前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6、SR-A、Lox-1、p38、p-p38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D36、SR-A和Lox-1 mRNA的表达.结果 CHD组血清IL-3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D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TC、LDL-C、TG呈负相关(rs =-0.321、-0.218和-0.215,P =0.003、0.044和0.047),与HDL-C呈正相关(rs =0.322,P =0.003).对照组与实验组THP-1细胞2、4、6、8和10 h的荧光强度(FI)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26.726,P =0.000);②实验组与对照组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102,P =0.012),实验组FI较低;③两组FI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1.061,P =0.000).oxLDL组和实验组CD36、SR-A、Lox-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和IL-35组(P<0.05),实验组CD36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oxLDL组(P<0.05).oxLDL组和实验组p-p38/p38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和IL-35组(P<0.05),实验组p-p38/p38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oxLDL组(P<0.05).oxLDL组、实验组、P79350组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oxLDL组和P79350组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IL-35与血脂四项有相关性,IL-35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巨噬细胞CD36表达下调,减少细胞内脂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白细胞介素-35脂质代谢泡沫细胞

    环状RNA调控卵巢癌及其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陈小英柯瑶刘夏苏宇婷...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易产生化疗耐药而复发死亡,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单链共价闭合的非编码 RNA,稳定丰富存在于生物体细胞核、细胞质和体液中,成为近年来卵巢癌调控研究的热点.该文从细胞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周期、自噬和生物标志物方面系统综述了与卵巢癌调控相关的62个circRNAs,其中包括与卵巢癌顺铂和紫杉烷类化疗耐药显著相关的15个circRNAs;并从竞争性内源RNA、功能蛋白互作、翻译成多肽和蛋白质,以及信号通路方面对circRNA调控卵巢癌及其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后续circRNA调控卵巢癌及其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卵巢癌环状RNA化疗耐药生物标志物分子机制

    m6A甲基化修饰蛋白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杨惠雯李安蓝婷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N6-甲基腺苷(m6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肿瘤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为动态、可逆性修饰mRNA.卵巢癌是妇科癌症中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m6A甲基化修饰蛋白的高表达或低表达会促进或抑制卵巢癌,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探究m6A修饰蛋白对卵巢癌进展的影响将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该文就近年来m6A修饰蛋白对卵巢癌的增殖、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卵巢癌N6-甲基腺苷甲基化甲基化修饰蛋白分子机制

    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宋洋唐璐易玉龙何莉君...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根据是否根管感染分组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5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构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L-1β、IFN-γ水平对根管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88例患者中感染38例(43.18%),共检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60.87%),包括葡萄球菌属(21.74%)、微单胞菌(17.39%)、粪肠球菌(13.04%)、放线菌(4.35%)及其他革兰阳性菌(4.35%);革兰阴性菌18株(39.13%),包括中间普氏菌(15.22%)、福塞类杆菌(10.87%)、牙龈卟啉单胞菌(4.35%)、产黑普雷沃菌(4.35%)及其他革兰阴性菌(4.3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刷牙时间<3 min、刷牙次数1次、喜食甜食、龋牙占比高于未感染组,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和IFN-γ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时间<3 min[(OR)=1.950(95%CI:1.116,3.410)]、刷牙次数1次[(OR)= 2.192(95%CI:1.100,4.371)]、喜食甜食[(OR)=1.754(95%CI:1.081,2.847)]、龋牙[(OR)=2.252(95%CI:1.166,4.352)]、血清IL-1β≥7.69 ng/mL[(OR)=1.842(95%CI:1.195,2.841)]、龈沟液IL-1β≥22.59 ng/mL[(OR)=1.519(95%CI:1.032,2.235)]、血清IFN-γ≥11.73 ng/mL[(OR)=1.701(95%CI:1.147,2.522)]、龈沟液IFN-γ≥8.33 ng/mL[(OR)=1.495(95%CI:1.032,2.165)]均是根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50(95%CI:0.763,0.937),血清IL-β为7.69 ng/mL时敏感性最高,为86.8%(95%CI:0.826,0.908),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特异性最高,为92.0%(95%CI:0.895,0.937).结论 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根管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刷牙时间、刷牙次数、喜食甜食、龋牙、血清IL-1β≥7.69 ng/mL、龈沟液IL-1β≥22.59 ng/mL、血清IFN-γ≥11.73 ng/mL、龈沟液IFN-γ≥8.33 ng/mL均是根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其中感染患者的血清和龈沟液IL-1β、IFN-γ均处于高表达状态,对于根管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牙髓牙周病变根管感染IL-1βIFN-γ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