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指纹图谱、多指标定量及网络药理学的大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李东辉吴红伟杨新荣李国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大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大黄潜在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用HPLC对20批掌叶大黄样品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等13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以13种指标成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大黄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器官定位分析以预测大黄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果 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882~0.998,共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大黄素甲醚、儿茶素、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是差异化合物,可用于鉴别和区分大黄质量.经筛选得到15个化合物,8个核心靶点,包括 AKT1、TP53、JUN、HSP90AA1、CASP3、EGF、TNF、IL-6,涉及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内肽酶活性,涉及脂质和动脉硬化、MAPK信号传导途径、AGE-RAGE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通路,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预测没食子酸、儿茶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等为大黄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论 所建立的大黄指纹图谱特征性强,可用于控制其质量,特征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了大黄的质量标志物,这为进一步研究大黄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大黄指纹图谱差异性成分网络药理学质量标志物靶点通路

    富氢盐水对高原环境下烧伤小鼠肠道损伤的影响

    崔强王洪瑾李毅晁生武...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富氢盐水对高原环境下烧伤小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烧伤组、烧伤模型组和富氢盐水组,实验均在低压氧舱室中模拟海拔3 000m的高原环境.假烧伤组小鼠背部采用温水浴(37℃,10s)模拟致伤,烧伤模型组和富氢盐水组小鼠背部采用沸水浴法(90℃,10s)致30%TBSAⅢ烫伤.烧伤后,富氢盐水组注射富氢盐水10mL·kg-1(0.6 mmol·L-1),假烧伤组和烧伤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分析小肠组织病理情况,血清中脂多糖的表达及肠道中紧密黏连蛋白 1(zonula occludens-1,ZO-1)、闭合蛋白(Occludin)、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表达以阐明富氢盐水对高原环境下烧伤小鼠肠道屏障及肠神经系统的影响.另外,通过分析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表达,肠道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7A的表达及CD3 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以探究富氢盐水对高原烧伤小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 与假烧伤组相比,烧伤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肠道病理损伤、ZO-1、Occludin、ChAT、TH和nNOS的表达显著降低;富氢盐水显著改善了模型组小鼠的肠道病理损伤、肠黏膜屏障损伤,并且对肠神经系统表现出积极作用.另外,富氢盐水可显著调控烧伤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CAT及GSH-Px的表达,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CD3 T淋巴细胞的浸润.结论 富氢盐水可减轻高原环境下烧伤小鼠的肠道病理损伤,修复肠黏膜屏障,并对肠神经系统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实现.

    富氢盐水烧伤高原环境肠道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温经汤中牛膝的酒炙工艺及炮制前后药效学对比研究

    李军鸽王永春赵莹孟珈同...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温经汤中牛膝的酒炙工艺,并比较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区别.方法 结合古代和现代方法,优选净制、润、切、干燥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温经汤中牛膝酒炙炮制工艺研究.通过寒凝血瘀模型的大鼠扭体反应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炮制前后功效区别.结果 酒牛膝最佳工艺为牛膝药材净制,抢水洗2次,每次用水量约为3~4倍药材量,闷润,切短段,低温干燥或自然晾干后,取牛膝段100 g加10 g黄酒+水10 g拌匀,闷3h.置130℃预热炒锅内(30r·min-1),炒制25 min,得酒牛膝.与模型组比较,牛膝组与酒牛膝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提示酒牛膝活血化瘀作用强于牛膝.结论 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良好,温经汤以酒牛膝入药合理.

    温经汤牛膝酒炙活血化瘀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归脾丸抗焦虑作用机制

    白桦芳秦绯旭针涛苑楠楠...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明归脾丸中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究其抗焦虑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归脾丸中化学成分进行准确定性,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归脾丸抗焦虑的重要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结果 鉴定出苯丙素类、黄酮及其苷类、萜类及其苷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寡糖酯类、氨基酸类、其他类等9类共116种化合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深入挖掘得到归脾丸抗焦虑的9个重要成分、10个核心靶点和15条焦虑症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预测归脾丸可能通过调节5-HT、GABA等神经递质的水平,HPA、HPG等内分泌系统以及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焦虑作用,充分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抗焦虑作用的特点.

    归脾丸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化学成分焦虑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基于GC-MS与生物信息学探讨矮地茶中挥发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刘国伦赵迪冯素香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GC-MS技术和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矮地茶挥发性成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GC-MS分析矮地茶挥发油成分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利用TCMID、TCMSP、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矮地茶挥发油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矮地茶"成分-靶点"网络,OMIM、Genecards数据库挖掘COPD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借助Discovery Studio(Version4.5)软件评估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的亲和能力.结果 筛选出5个主要共有活性成分,潜在靶点154个,核心靶点包括NTRK1、TNF、VEGFA、MAPK1和M2C2.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2 665个条目(P<0.05),其中包括生物过程2 220条,分子功能233条,细胞组分212条.KEGG通路为242条(P<0.05),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NF-κB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石竹烯、蛇麻烯、依兰烯与核心靶点有较高的结合能力.结论 矮地茶挥发油可能通过TNF、VEGFA、MAPK1等靶点调节VEGF、TNF、NF-κB等通路治疗COPD.

    矮地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韩海瑞赵玲玲林伟范明明...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11月临床治疗FD的相关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规范中药信息后运用WPS Office进行处方用药规律分析,包括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在TCMSP数据库检索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FD作用靶点;运用Venny取核心药物与FD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制作"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PPI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处方274首,包含179味中药.使用频次≥34的有24味中药,甘草以196次位居第一;四气中温性药、平性药和寒性药使用频次最高;五味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辛味药、苦味药和甘味药;归经以脾经、胃经和肺经为主;功效中频次最高依次是燥湿化痰、清热解毒和疏肝解郁;二项关联规则表明白术-茯苓支持度最高,三项关联规则茯苓-(白术、甘草)支持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出3类聚类方;复杂网络分析表明甘草、白术、茯苓、党参和柴胡在处方中至关重要;综合FD病机、药物功效和数据挖掘结果筛选甘草、白术和党参为核心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木犀草素、芒柄花黄素和黄豆黄素等,核心靶点为AR、ESR1、MAPK1、F2、SLC6A4、IL-2、IL-4、IL-6、IL-10等,主要信号通路为PI3K-AKT、AGE-RAGE和HIF-1等.结论 核心药物可针对FD脾虚气滞的病机健脾益胃、理气导滞,其余高频药物在配伍中发挥燥湿、化痰、清热、解郁等改善兼症作用.同时其治疗FD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交互发生作用.

    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中药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规律作用机制

    基于CiteSpace的m6A甲基化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黄金梅朱素梅覃淼莫钧茹...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近年m6A甲基化研究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方法 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13-2021年m6A甲基化相关研究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文献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绘制知识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获得中文文献438篇、英文文献897篇,年度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高水平期刊主要集中在英文文献上,高产机构有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m6A甲基化研究高产作者主要有ChuanHe、谷仕艳等,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显示,m6A甲基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检测技术、调控机制及靶向药物、预后风险模型等方面.结论 m6A甲基化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测序技术、不同调控因子的分布状态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等方向成为主要研究热点.未来,恶性肿瘤、肝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m6A甲基化修饰相关性研究是主要方向.

    m6A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文献

    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

    李洁石晓峰叶倩女董学凤...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HPLC测得的芍药苷和白藜芦醇得率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在提取功率、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从中遴选显著因素,进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 优化得到的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液料比30 mL·g-1、提取功率210 W、温度50.0℃、提取50min、提取2次.在此最佳工艺下,芍药苷和白藜芦醇的得率分别为5 472.43,1 633.11 μg·g-1,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 优化得到的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为其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紫斑牡丹籽壳超声提取工艺芍药苷白藜芦醇Plackett-Burman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法

    黄精名称及其基原的本草考证

    彭腾巫晓霞李羿刘应...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精是中国传统补益药,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但受基原复杂和同名异物现象等因素的影响,黄精药名存在繁多混杂和梳理不系统的问题,缺乏历代黄精名称与对应品种的考证,影响了其药材的质量控制、临床疗效和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本研究在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地方志和现代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植物分类学和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等技术手段,系统考证了黄精药名,正本清源,厘清其正名和异名,探讨了其名称与基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药黄精古今异名颇多,各品种均存在多个别名.考证发现,除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外,古代药用黄精品种还包括对叶黄精、湖北黄精、轮叶黄精等,均未被中国药典收录,上述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现代以九华山所产多花黄精为最佳,而古代以嵩山、茅山所产黄精和湖北黄精为佳,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也有待深入深究.

    黄精本草考证名称基原植物

    胆固醇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陈晨赵小燕裴宇盛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难溶性辅料胆固醇(供注射用)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筛选出适合溶解胆固醇的有机溶剂,并经过9种排除干扰的方法筛选,采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进行干扰试验,排除了有机溶剂和胆固醇对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最终建立了胆固醇的细菌内毒素质量控制方法.检测条件:取胆固醇用无水乙醇配制成20mg·mL-1溶液,用0.5 mg·mL-1 聚氧乙烯(35)蓖麻油水溶液代替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100倍,按内毒素检查法动态浊度法检测.结果 3批样品使用2个厂家的动态浊度法鲎试剂的回收率均在50%~200%,并且内毒素检测值均<0.1 EU·mg-1.如使用凝胶法,该品种只能使用1个厂家最高灵敏度的试剂进行检测.因此,胆固醇不建议使用凝胶法进行检测.结论 建立了胆固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检测方法,用于质量控制.

    胆固醇难溶性辅料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