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肾强身胶囊中4种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转移率研究

    张崇生倪赞叶建晨张鹏程...
    1345-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补肾强身胶囊中4种黄酮苷类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方法,并考察淫羊藿苷在工艺过程中的转移率.方法 采用 50%乙醇超声提取,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2%,103.2%,105.3%和103.7%,RSDs分别为1.4%,1.9%,0.9%和1.6%.9批自制成药中淫羊藿苷平均转移率为56.04%,计算确定补肾强身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限度应≥0.73 mg·g-1,11个生产企业45批样品中有12批样品低于此限度,占比26.7%.结论 本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简便易行,可用于补肾强身胶囊中淫羊藿的质量评价和转移率考察.

    补肾强身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法淫羊藿黄酮苷转移率质量评价

    HPLC-ELSD同时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间体中7种糖类成分

    陈泽麒苟维刘飞张程益...
    1349-1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间体中果糖、葡萄糖、蔗糖、蜜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和水苏糖7种糖类成分的HPLC-ELSD方法,并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糖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色谱柱(250mm×4.6mm,5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5℃,进样量为5 μL,流速为0.6 mL.min-1,ELSD检测器雾化器温度为70℃,漂移管温度为60℃,氮气流量1.0L·min-1.结果 7种糖类成分在定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8 0,进样、日内、日间和中间精密度RSD值均<5%,供试品溶液在10 h内稳定,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0%~104.34%.结论 建立的分析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间体中7种糖类成分含量测定.本研究推进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研究,也为其他中药制剂中糖类成分的定量、转移、转化规律研究提供了参考.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HPLC-ELSD糖类

    灰色关联分析中药蒲公英不同部位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

    关欣王鹤辰包永睿王帅...
    1354-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蒲公英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区别,探讨蒲公英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方法 使用HPLC建立不同部位的液相图谱并进行成分指认,使用MTT法测定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炎症细胞RAW 264.7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灰色关联软件,将色谱峰的峰面积与抗炎药效相关联,计算每个成分的贡献率.结果 蒲公英根、茎、叶、花中的成分种类与含量均不同.在体外药效研究中,蒲公英花的效果最好,对炎症细胞RAW264.7的抑制率达到65.51%.蒲公英根、叶次之,蒲公英茎对炎症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大.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绿原酸、橙皮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对抑制炎症细胞增殖的贡献程度与其他成分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蒲公英不同部位的体外药效存在差异,本实验明确了蒲公英的精准药用部位.

    蒲公英灰色关联分析抗炎质量标志物

    快速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增稠剂对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贺周扬王琴郭秀彩李闫飞...
    1358-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增稠剂对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快速稳定性分析仪LUMiSizer,结合静置观察、离心沉淀率测定、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的方法考察3种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的不同添加量对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壳聚糖容易造成乳液的絮集沉淀,透明质酸在0.02%~0.1%用量下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效果.结论 透明质酸通过形成的网状结构可以减少乳液中组分的沉降速度,对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增稠剂稳定性分析LUMiSizer丙泊酚

    加味酸枣仁汤与劳拉西泮对高中生焦虑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比较

    李桂萍宋明芬王泽民丁凯景...
    1363-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加味酸枣仁汤与劳拉西泮治疗高中生焦虑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高中生焦虑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加味酸枣仁汤组和劳拉西泮组,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于0,1,2周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得分评价其疗效,第2周测定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比较2组间HAMA减分率、治疗有效率、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2周,2组HAMA得分均显著下降(P<0.001).虽然2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90.91%vs90.63%),但是加味酸枣仁汤组疗效显著的比例(57.5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P<0.05),且HAMA得分(10.82±5.80)显著低于对照组(14.88±5.50)(P<0.05).加味酸枣仁汤组起效时间(3 d)则稍晚于对照组(1 d)(P<0.01).加味酸枣仁汤组乏力和头痛的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劳拉西泮组(P<0.05).结论 在高中生焦虑症的治疗中,加味酸枣仁汤比劳拉西泮更安全、有效.

    加味酸枣仁汤高中生焦虑症疗效安全性

    基于数据库挖掘分析CKMT1A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

    江山李辉邓智霞钱韬...
    1368-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线粒体肌酸激酶1A(creatine kinase mitochondrial 1A,CKMT1 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HPA、GEPIA、GEO等数据库或在线分析工具分析CKMT1A在NSCLC及顺铂耐药性NSCLC细胞系的表达,运用非配对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通过STRING结合DAVID 6.8分析CKMT1A互作基因的通路富集,运用Fisher Exact Test计算富集P值;microRNA.org结合Targetscan进行miRNA-mRNA互作分析进一步证明CKMT1A在NSCLC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运用COREMINE工具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显著富集的通路与NSCLC化疗耐药性的关系,以及microRNA与NSCLC化疗耐药性的关系;通过Kaplan Meier-plotter运用log-rank检验分析CKMT1A表达量、microRNA表达量与NSCLC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以及CKMT1A表达量与NSCLC化疗患者OS的相关性.结果 CKMT1A在NSCLC患者及顺铂耐药性的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0),而且与患者的OS显著相关(P<0.05);代谢途径,尤其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在CKMT1A互作基因中具有显著性富集(P<0.05),而且与NSCLC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hsa-miR-103和hsa-miR-107靶向于CKMT1A,而且与NSCLC患者OS和化疗耐药性相关.结论 高表达CKMT1A影响NSCLC的预后及化疗耐药性,而且有可能通过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或者microRNA转录后调控介导NSCLC化疗耐药性.

    线粒体肌酸激酶1A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性数据挖掘

    阿托伐他汀钙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炎症控制中的作用

    叶恭杰陈士勇杨磊袁园...
    1374-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炎症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支持治疗,他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记录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等基本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体温波动、白细胞计数、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GAP]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P(v-a)CO2/C(a-v)O2,GAP ratio]等临床指标;记录2组患者28d存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总住院天数等预后指标.结果 最终研究纳入86例患者,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2组临床指标对比无差异;在治疗后第3,7天,他汀组临床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不同组间与检测时间点对各临床指标的改善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越早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越明显.2组预后对比,他汀组患者28 d存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和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改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和全身灌注情况,可提高患者28d存活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且越早应用获益越多.

    阿托伐他汀钙老年患者脓毒性休克炎症炎症控制

    自拟益气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临床效果研究

    张丽萍陈欣欣陈博尚智...
    1379-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益气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就诊时间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应用自拟益气健脾化湿方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生存质量(SF-36)及总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益气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腹泻、腹胀、腹痛、脓血便等主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益气健脾化湿方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穿心莲内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许杜娟刘萌芽蔡邦荣刘改枝...
    1383-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炎症反应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保护线粒体、缓解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对防治此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HIV和保肝等生物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实穿心莲内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而保护线粒体稳态、抑制炎症小体的活化;清除活性氧,保护线粒体,或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细胞.文章总结了近十年来穿心莲内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PD和脑缺血损伤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及机制研究,以期为穿心莲内酯的研究开发和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穿心莲内酯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理活性

    傣医药用动物品种整理与保护策略分析

    陶爱恩赵飞亚钱金栿夏从龙...
    1389-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傣医药文献挖掘整理药用动物品种,分析其品种情况、药用部位、应用领域及濒危现状.结果表明,中国傣医药文献记载的药用动物包括90科123属141种,药用部位多样,治疗领域涉及22类疾病.然而,目前其濒危物种数已达68种,占傣医药用动物总数的48.23%,物种濒危严重.亟需加强傣医药用动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寻找"替代品种"或"替代药品",开展人工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傣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傣医药数据挖掘药用动物品种整理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