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UHPLC-HRMS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黄芪发酵菌质干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

    葛学丽王喻淇张稳稳石中琪...
    1897-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UHPLC-HRMS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黄芪发酵菌质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mg·kg-1)和黄芪发酵菌质高剂量组(3.0g·kg-1)、低剂量组(1.5g·kg-1).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均先采用大鼠灌胃300 mg·kg-1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后1 h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14d后采集大鼠血清.利用UHPLC-HRMS对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元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结果 造模14d后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黄芪发酵菌质显示出良好的降尿酸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发现了 17个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黄芪发酵菌质可显著回调其中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主要涉及鞘脂代谢、嘧啶代谢、色氨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通路发挥降尿酸作用.结论 本研究可为揭示黄芪发酵菌质降尿酸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并为黄芪的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黄芪发酵菌质高尿酸血症血清代谢组学作用机制

    基于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黄芪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发挥"补气"功效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

    后叶虎邱璐靳晓杰张敏...
    1906-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释黄芪发挥"补气"功效调节能量代谢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机制.方法 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收集黄芪潜在活性成分,SEA数据库进行基于结构相似性的靶点预测,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取能量代谢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调节能量代谢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黄芪全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层次聚类分析评估靶点-成分亲和力,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ATP试剂盒检测黄芪代表性化合物对H9C2心肌细胞、GES-1胃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并进行结合模式分析.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黄芪调节能量代谢潜在作用靶点有126个;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黄芪调节能量代谢可能与氧化还原过程、蛋白及酶合成的基因表达有关.其中,SIRT1及PPARγ是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及层次聚类显示黄芪成分对SIRT1及PPARγ具有较好的靶向性,结合分子对接打分值筛选出3个代表性化合物进行体外实验验证;槲皮素、山奈酚能够促进H9C2心肌细胞、GES-1胃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结合模式分析表明,槲皮素、山奈酚与SIRT1、PPARγ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本研究通过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阐释了黄芪调节能量代谢的物质基础和生物机制,为黄芪通过"补气"发挥行滞通痹功效的中医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芪补气能量代谢化学生物信息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酸枣仁-石菖蒲"药对改善小鼠失眠的机制

    陈倩倩徐佳禛王长江
    1917-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酸枣仁-石菖蒲药对改善失眠的物质基础和潜在分子机制,并建立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的失眠小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酸枣仁和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并筛选得到潜在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中获得失眠相关的基因,取得酸枣仁-石菖蒲药对和失眠疾病的交集靶点,然后在Cytoscape 3.6.1软件中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接着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酸枣仁-石菖蒲高、中、低剂量组(8.0,4.0,2.0g·kg-1),地西泮组(3mg·kg-1);除正常组外,第1天和第2天腹腔注射PCPA(30 mg·mL-1)建立失眠模型;然后连续给药7 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55mg·kg-1)所致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持续期,行为学中旷场实验的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以及高架十字迷宫的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pen arm entry,OE%)和开臂活动百分比(open arm time,OT%);利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a和CASP3表达水平;最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AKT1和p-AK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获得酸枣仁和石菖蒲的潜在活性成分为9个和5个,与失眠共同靶点为34个;GO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160条GO分析条目,KEGG通路分析发现信号通路主要与炎症信号通路有关,其中AKT1、CASP3和TNF为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化合物与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酸枣仁-石菖蒲药对可显著缩短失眠模型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期,降低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提高OE%和OT%,恢复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TNF-a和CASP3的含量,提高AKT1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论 酸枣仁-石菖蒲可通过作用于TNF-a、CASP3、AKT1、p-AKT1等靶点调节TNF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酸枣仁石菖蒲失眠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五色培元固本方改善慢性肾病-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沈洁熊维建陈娟王琴...
    1926-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五色培元固本方治疗慢性肾病-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chronic kidney disease-protein energy wasting,CKD-PEW)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5/6肾切术搭配低蛋白饮食建立大鼠CKD-PEW模型,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得到差异代谢物及对应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五色培元固本方改善CKD-PEW的化学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整合分析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共有靶点,并通过共有靶点构建"成分-靶点-代谢物-通路"关系网络图,揭示五色培元固本方治疗CKD-PEW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代谢机制.结果 血清代谢组学发现在空白组和模型组间存在123种差异代谢物,模型组与阳性对照开同组以及五色培元固本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分别存在50,37,62和114种差异代谢物,经Metabo Analysis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富集在代谢通路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空白组和模型组间存在25种生物标志物,模型组与阳性对照开同组、五色培元固本低、中、高剂量组间分别存在2,2,5和24种生物标志物;空白组和模型组间富集到21条通路及194个靶点,模型组与阳性对照开同组、五色培元固本低、中、高剂量组间分别富集到2条通路14个靶点、2条通路14个靶点、5条通路38个靶点、24条通路52个靶点.网络药理学分析五色培元固本方与CKD-PEW疾病得到65种活性成分及123个关键靶点.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整合分析模型组与药物高剂量组间得到髓过氧化物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1Al、酪氨酸酶、氧磷酶14个共同靶点,结果表明这4个靶点可能受到五色培元固本方中β-谷甾醇、槲皮素、柚皮素以及红景天苷4种成分调控,从而干预2-羟基丁酸、对苯二酚、2-苯乙酰胺、多巴醌4种生物标志物,最终影响苯丙氨酸代谢、丙酸代谢、酪氨酸代谢3条代谢通路,达到治疗CKD-PEW的目的.结论 CKD-PEW病因与多靶点、多途径有关,表明五色培元固本方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代谢通路改善CKD-PEW的作用机制,也为临床治疗CKD-PEW提供了研究基础.

    慢性肾病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五色培元固本方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

    基于粉末颜色数字化的市售降香真伪判别分析

    王鸣谦浩文婷杨平荣宋平顺...
    1937-1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粉末颜色数字化建立鉴别真伪降香数学模型的判别分析.方法 收集39批市售降香样品,使用色差仪测量降香粉末L*、a*、b*、E*ab值,运用显微和薄层方法鉴别市售降香真伪,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市售降香真、伪判别分析模型.结果 通过测定市售降香粉末色差值,建立市售降香真、伪色差判别数学模型,判别真伪结果与鉴别结果一致.结论 通过色差值快速鉴别真伪降香的方法有效,可以为中药材色差鉴别和分析提供参考和依据.

    降香色差真伪鉴别判别分析

    基于晶体形态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矿物类中药白石英产地差异性分析

    卓鱼周李锦伟刘晓琴
    1943-1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3个不同产地的矿物类中药白石英进行外观性状、晶体形态和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为白石英的加工炮制及药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对贵州省晴隆县大厂镇、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八渡乡境内3个不同产地的23个白石英样品应用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进行晶体结构及微量元素含量研究,并对微量元素含量应用OriginPro 2018版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多变量主成分分析.结果 八渡地区的白石英以乳白色团块状和粗脉状为主,显微镜下以粒状为主且颗粒表面呈暗灰色;大厂地区白石英常和辉锑矿共生,部分白石英呈浅绿色,显微镜下白石英以脉状和细粒状为主且呈现出波状消光;丫他地区的白石英呈透明-半透明状且白石英颗粒自形程度高,白石英表面可见油脂光泽.白石英中较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锂(Li)、铝(Al)、钛(Ti)、钒(V)、铬(Cr)、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铷(Rb)、锶(Sr)、钇(Y)、锑(Sb)、钡(Ba)、铅(Pb)等.3个产地白石英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性较大,含量从低于仪器检测限到7 772.36 μg·g-1不等,含量最高的为Al元素.大厂地区的白石英中Al、Sb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地,其中Al元素含量可达1 846.94~7 772.36 μg·g-1.结论 不同地区所产白石英的外观性状、晶体形态、微量元素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同一地区的白石英在微量元素含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大厂地区的白石英因含有较高的神经毒性元素Al及重金属元素Sb,所以在使用该地区的白石英作为中药材来源时应慎重考虑.

    白石英矿物药中药材微量元素晶体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人参花及其易混淆品鉴定研究

    王孟虎孙一帆许亮康廷国...
    1950-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人参花及其易混淆品进行鉴定,并利用ITS2测序技术验证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物种鉴定的准确性.方法 对人参花掺伪样品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cutadapt、PEAR、PRINSEQ、Usearch、RDP classifier、SINTAX软件获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序列,舍弃菌类、unclassified等非绿色植物序列;为避免假阳性情况发生,删除序列数<100条或碱基数<200 bp的OUT序列.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的ITS2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MEGA 11.0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的ITS2、OUT、GenBank上下载的碱基序列构建邻接法系统聚类树、遗传距离、种间信息位点及对ITS2、OUT碱基序列分别进行Blast分析来验证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物种鉴定的准确性.通过构建ITS2及OUT碱基序列二级结构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进行比对分析,根据物种间二级结构的不同对物种进行鉴定.结果 高通量测序共得到54 653条有效序列,人参花、三七花、西洋参花的序列号分别为OTU1、OTU2、OTU3及对应的有效序列分别为31 325,857,442条.通过对各物种的ITS2及OUT碱基序列进行Blast检索,均支持各个物种.人参花与西洋参花、三七花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10,0.033,人参花与西洋参花、三七花分别有2,7个信息位点;邻接法系统聚类树显示各个物种均独立聚为一支,其中人参花与西洋参花聚为一大支与三七花并列.人参花与西洋参花二级结构一致,但与三七花在臂Ⅳ及臂Ⅳ与臂Ⅰ之间有A、B、C 3处不同.结论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准确鉴定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对掺伪样品亦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为市售人参花样品鉴定提供一定思路.

    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DNA条形码高通量测序掺伪粉末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三六九"复方膏剂的制备工艺

    傅宏伟傅强李慧沈洪梁...
    1957-1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三六九"方剂中挥发油组分的提取工艺,制备"三六九"缓释凝胶膏剂.方法 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以"三六九"组方挥发油得率为响应指标,原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结合二项式方程拟合试验结果以确定组方挥发油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并采用乳化超声-旋转蒸发法制备基于β-环糊精纳米脂质载药的凝胶膏剂,以感官评价、赋型性测定、皮肤追随性、耐寒性评价、耐热性评价作为其质量评价标准.结果"三六九"方剂挥发油的最佳处方工艺为原料粒度过40目筛,萃取时间3 h,萃取温度50℃.提取得到挥发油量(0.469±0.021)mL,即挥发油得(1.78±0.08)1L·g-1.评价结果显示,"三六九"凝胶膏剂具有稳定的赋型性、耐热性与耐寒性,同时具有较好的黏性与皮肤适贴性.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应用简便、预测性好,制备得到的"三六九"凝胶膏剂质量较好.

    "三六九"凝胶膏剂乳化超声-旋转蒸发法纳米脂质载药系统Box-Behnken响应面法质量控制

    HPLC同时测定大青叶中2个专属性酚酸的含量

    袁铭铭熊晓丽代敏钟瑞建...
    1963-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青叶中 1,2,2'-tri-O-E-sinapoyl-β-gentiobiose 和 1,2,6'-tri-O-E-sinapoylgentiobiose 2 个专属性酚酸的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1.0mL·min-1,检测波长 328 nm,柱温 30 ℃.结果 1,2,2'-tri-O-E-sinapoyl-β-gentiobiose 和 1,2,6'-tri-O-E-sinapoylgentiobiose 分别在 2.092~104.6 μg·mL-1(R2=0.999 6)和 2.996~149.8 μg·mL-1(R2=0.999 5)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05%,99.60%,RSD分别为0.34%,0.65%.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大青叶2个专属性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大青叶高效液相色谱法酚酸类含量测定

    荔枝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黄冬芳梁洁韦金玉祁金丽...
    1967-1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荔枝叶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建立荔枝叶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则中相关方法,对荔枝叶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等项目进行测定.结果 荔枝叶药材在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方面均具有专属性特征.药材水分含量为2.66%~6.42%,总灰分含量为2.96%~4.5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17%~0.94%,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5.38%~19.87%,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4.94%~30.33%.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8种成分分别在0.003 3~0.052 0mg·mL-1、0.006 9~0.109 6mg·mL-1、0.013 0~0.208 0 mg·mL-1、0.057 5~0.920 0 mg·mL-1、0.013 4~0.213 6 mg.mL-1、0.013 2~0.211 2 mg·mL-1、0.0029~0.045 6mg·mL-1、0.003 6~0.056 8 mg·mL-1 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7.43%~102.97%,RSD为1.70%~2.90%.结论 建立的荔枝叶药材质量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准确性、重现性,可用于荔枝叶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荔枝叶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