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FAERS对阿利西尤单抗不良事件的分析研究

    陈琪莹李毅敏张吟
    2256-2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中关于阿利西尤单抗的警戒信号,探讨该药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FAERS数据库中有关阿利西尤单抗的不良事件,检索时限为2015年第3季度--2019年第4季度共18个季度,采用报告比值比法与比例报告比值法同时进行检测,获取该药的警戒信号.结果 经过多重筛查,报告比值比法与比例报告比值法获得的信号完全重叠共计41个,其中有28个不良事件信号说明书未收录.阿利西尤单抗较强的信号主要集中在肌痛、肌肉痉挛、流感、注射部位反应等,系统器官分类及信号个数最多的主要集中在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感染和侵染等,同时也挖掘出该药可能引起神经感知功能障碍、血糖升高等警戒信号.通过对性别、年龄差异相关不良事件进一步分析,其中有性别差异的高危信号共11个,男性患者应警惕血肌酐磷酸激酶升高、肌无力等;女性患者应警惕尿路感染、注射部位反应等.有年龄差异的高危信号共16个,非老年患者应警惕血肌酐磷酸激酶升高、转氨酶升高等;老年患者应警惕言语障碍、步态障碍等.结论 利用FAERS进行警戒信号挖掘可较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阿利西尤单抗上市后的不良事件,进而有效地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阿利西尤单抗波立达比例失衡法不良事件数据挖掘

    新型口服抗凝药和华法林对<75岁和≥75岁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宇冯晓俊樊晖晖张永煌...
    2262-2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和华法林对<75岁和≥75岁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研究,其中7篇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5篇观察性研究,包括572968例患者.<75岁房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RCT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全身性栓塞(systemic embolism,SSE)、大出血、颅内出血风险和全因死亡的发生,不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的发生;②在观察性研究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SSE、大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的发生,不降低胃肠道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发生.≥75岁房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RCT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SSE和颅内出血风险的发生,不降低大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发生,且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的发生;②在观察性研究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SSE、大出血、颅内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发生;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的发生.结论 对于<75岁房颤患者,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华法林.对于≥75岁房颤患者,NOACs在卒中/SSE和颅内出血方面优于华法林,但胃肠道出血方面劣于华法林.对于老年房颤患者应用NOACs,需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抗凝药物.

    新型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年龄房颤meta分析

    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的中国实践及探索——以同情用药为视角

    阮未艾姚峥嵘王艳翚张彧...
    2273-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中国拓展性临床试验发展完善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拓展性临床试验的发展、中国实践中的难题进行研究.结果 中国拓展性临床试验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争议、申请发起人尚未确定、申请审批时长有待缩短.结论 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从明确责任归属、分摊风险和搭建审查体系3个方面进行拓展性临床试验的完善.

    拓展性同情用药制度临床试验特别审批

    日本社会药房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杨显辉樊玉录
    2278-2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医药分开及健康中国背景下,探索中国社会药房的发展模式.方法 基于对日本社会药房发展历程的分析,结合中国医药政策环境及社会药房实践,提出中国社会药房的发展模型.结果 日本社会药房从门前药房到经常就诊药房再到健康支持药房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医药分业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能力提升,在医药分开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政策背景下,中国可借鉴日本经验设计社会药房的理想模型.结论 实现理想社会药房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多方面的努力.

    医药分开健康支持社会药房日本

    美国生物类似药注册申请中专利纠纷解决程序的研究

    蒋蓉沈洁邵蓉
    2283-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完善我国生物类似药专利纠纷解决程序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深入研究美国生物类似药专利纠纷解决程序的法律基础、实施方式,并选取典型案例针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美国的专利舞蹈制度有助于早期介入并解决生物类似药专利纠纷问题,并且配备了完善的配套措施.结论 建议建立我国生物类似药专利纠纷解决程序,引入拟制侵权制度,建立我国生物制品上市产品目录集,从而完善我国生物类似药专利纠纷的解决.

    生物类似药专利纠纷专利舞蹈

    靶向垂钓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研究进展

    孔伟浩徐依桐徐达峰刘开科...
    2288-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近年来靶向垂钓技术(主要为配体垂钓和靶标垂钓)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进展,并做相关总结.方法 以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为依据,对靶向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筛分与鉴定进行了综述.结果 目前常使用靶向垂钓技术筛分不同种类的中药活性成分,该方法具有筛分速度快、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及特异性好等优点.结论 对复杂多样的中药混合物进行分析时,利用靶向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可以较好地筛分目标物并鉴定其结构.

    中药活性成分靶标垂钓配体垂钓

    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李秀敏汤湛王俏
    2296-2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眼部特殊的生理结构与诸多屏障的存在,传统的眼用制剂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眼内保留时间短以及刺激性强等问题,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近年来,各种新技术如纳米技术、植入技术、接触镜片的研究和应用,使得眼部给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可降解、靶向性强以及对生物组织刺激性小等特点,多种纳米载体如聚合物胶束、纳米粒、纳米混悬液、脂质体与纳米乳等,已被广泛用于眼部给药系统.目前以上多种新技术在眼部给药系统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眼部给药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纳米载药系统原位凝胶植入剂角膜接触镜

    鬼箭羽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郭延秀席少阳马毅林丽...
    2305-2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鬼箭羽是我国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其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甾体类、木脂素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萜类、苯丙素类、酚酸类以及挥发油类等.现代研究表明鬼箭羽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肝纤维化、保肝、抗氧化、抑菌、抗炎、抗心肌缺血、解热利尿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鬼箭羽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鬼箭羽提供资料.

    鬼箭羽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进展

    "陈久"类药材的种类及其历史源流

    孟祥松胡云飞钱心悦王文建...
    2317-2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久"类药材作为中药的一种特殊用法,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本草梳理,自《孟子》伊始至民国初期,总计记载有58味"陈久类"中药.主要分为"六陈"类、发酵类、动物类、其他植物类4种,其中以"六陈"类最具盛名.历代本草记载"陈久"类药材的论述层出叠见,多集中于陈久与中药药性的变化,包括消辛燥之劣、减毒烈之弊、脱火毒之气、增强药物功能、增强炮制作用、去腥臭味与增香等6个方面.根据传统经验认为,"陈久"现象与中药药效及质量优劣有关联.本文为中药材"陈久"的现代学研究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陈久类"六陈"类本草考证历史源流

    前药在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汪柱勇陈亚军张子健吴健龙...
    2323-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药原理是一个经典的药物化学理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形成机制认识的深入,这一原理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有了新的应用.人们可以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细胞微环境、特定的酶以及特异性表面抗原方面的差异来设计前药,从而实现母药的靶向性,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也可能改善母药的溶解性、生物利用度或者扩大母药的治疗窗口等.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抗肿瘤领域的靶向抗肿瘤前药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靶向抗肿瘤药物前药微环境抗体偶联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