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NA药物稳定性研究进展

    黄奡冉丽熊长云王友如...
    2528-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mRNA药物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力,但稳定性问题仍是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从mRNA药物的底层化学结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 mRNA的化学结构、5'帽子、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和poly(A)尾巴对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通过优化序列设计和采用修饰核苷来提高mRNA的稳定性。讨论了目前mRNA药物主流的脂质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LNP)递送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生产、储存和运输中的稳定性问题,并提出了优化LNP设计和生产工艺以提高稳定性的措施;提出了 mRNA药物稳定性的评估方法,介绍了 mRNA药物的质控方法和法规。

    mRNA脂质纳米粒稳定性质量控制生物化学

    一种重组腺相关病毒冻液制剂的处方筛选

    范馨丹李冬蛟张旻吴昊...
    2540-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以其安全性和高效性,成为基因治疗产品的重要载体。现在有大量基于AAV的基因治疗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并且已经有8款基于重组AAV载体的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批准上市。用于基因治疗的AAV产品具有较高的病毒基因组滴度导致AAV在制剂中容易发生聚集,使药物失去活性。本研究考察一种基于血清型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serotype 2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2)的基因治疗产品在不同处方和不同应力条件下[(25±2)℃,5次冻融循环和光照]稳定性,通过评估样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包括外观、病毒基因组滴度、实心率、纯度、比滴度等,筛选出较优处方。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处方10mmol·L-1 Tris缓冲液、180mmol·L-1氯化钠、0。001%泊洛沙姆188,pH 7。5表现最优。本研究讨论了 rAAV2基因治疗产品处方开发的过程和结果,为相似rAAV产品的处方开发提供了参考。

    重组腺相关病毒处方筛选质量属性稳定性研究

    GLP-1的结构修饰策略与药物的研究进展

    杨娜张拥军王为民
    2547-2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由小肠内L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重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天然的GLP-1在体内由于易被酶降解、被肾清除而导致其血浆半衰期仅1~2min,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对GLP-1进行一系列的结构修饰,可以延长GLP-1类药物血浆半衰期而发挥治疗效果。自2005年FDA批准全球首个治疗糖尿病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艾塞那肽后,目前已有多种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药物上市,GLP-1类药物从最初的单靶点发展到目前的双靶点甚至三靶点制剂,有利于协同降糖和调节脂肪代谢,极大地拓宽了该类药物的治疗领域。本文综述了 GLP-1类药物的不同结构修饰策略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以及已被批准GLP-1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以期为未来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GLP-12型糖尿病长效受体激动剂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基于蛋白质稳定性分析系统和微量热泳动技术分析不同企业人促红素的生物活性差异

    李佳奇何睿张一童邬忠康...
    2556-2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企业人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原液热稳定性及其受体亲和力的强弱,结合体内、体外活性试验结果,验证不同企业制剂的生物活性差异。方法 利用蛋白质稳定性分析系统测定在25~95 ℃升温过程中不同企业EPO样品的热变性温度(Tm)、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及变化情况;利用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技术测定各企业EPO与其受体作用时的解离平衡常数(KD);利用Pearson检验对8家企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 家企业 EPO 样品Tm为 54。84~59。64 ℃,粒径为 3。71~4。93 nm,PDI 为 0。15~0。19,KD为 41。37~301。40 nmol·L-1,样品粒径在升温过程中均未出现剧烈变化。其中F和H企业样品热稳定性较差,与EPOR受体亲和性较差;D企业样品热稳定性最好,与EPOR受体亲和性最好。结论 各企业EPO原液的分子间亲和力与其热稳定性高度相关,也与其生物活性高度相关。MST技术可用于EPO药物的生物活性分析,结合蛋白质稳定性分析系统,为蛋白类药物的生物活性评价和稳定性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人促红素热稳定性微量热泳动技术亲和力生物活性

    国产芯片毛细管电泳仪性能研究及单克隆抗体分析应用

    沈泓冯一鸣卜晨孙晗...
    2563-2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PA800 Plus毛细管电泳仪为参照对象,对采用MCE-SDS原理的国内自主研发的芯片毛细管电泳仪(MCE-100)进行了性能参数比对研究及还原性单克隆抗体样品检测应用。方法 研究初期制备了人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参考品混合液作为非单抗类蛋白供试品,分别从线性、灵敏度、精密度等方面对国产芯片毛细管电泳仪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并进一步研究了国产芯片毛细管电泳仪在还原性单克隆抗体蛋白样品检测的应用,同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 该国产芯片毛细管电泳仪具有良好的系统性能,能够快速、高通量地完成蛋白样品的检测分析。结论 MCE-100国产芯片毛细管电泳仪具备蛋白分析检测能力,可用于一般蛋白样品及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纯度分析。

    国产化替代毛细管电泳仪MCE-SDS单克隆抗体方法验证

    短柄乌头中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及心脏毒性研究

    陶培刘丛改红花拉巴次仁...
    2572-2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短柄乌头块根中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及心脏毒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波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大鼠模型比较不同化合物的心脏毒性。结果 从短柄乌头中分离得到12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secokaraconitine(1)、oxonitine(2)、查斯曼宁(3)、草乌甲素(4)、尼奥林(5)、去氧乌头碱(6)、乌头碱(7)、印乌碱(8)、滇乌碱(9)、塔拉萨敏(10)、苯甲酰乌头原碱(11)、乌头原碱(12)。通过整体动物心脏毒性试验证实:1-OH、3-OH、8-COCH3、14-苯甲酰基能够增强乌头烷类化合物的心脏毒性,6-OCH3、N-CHO、N=C能够降低该类化合物的心脏毒性。结论 通过整体动物试验明确了不同取代基对乌头烷类化合物心脏毒性的影响。

    乌头属短柄乌头二萜生物碱心脏毒性secokaraconitineoxonitine

    桔梗总皂苷对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Notch1/Jagged1通路的影响

    鲍国斌郑应升彭峰
    2580-2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桔梗总皂苷对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殖、迁移及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原代ASMCs,按照对照组、重组小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组,10、20、40 μg·mL-1 桔梗总皂苷组和 IL-17+40 μg·mL-1 桔梗总皂苷组,随机分组给药。Notch1过表达慢病毒感染ASMCs,按照对照组、PDGF组、PDGF+40 μg·mL-1桔梗总皂苷组、PDGF+40 μg·mL-1桔梗总皂苷+pEGF-C1(Notch 1过表达阴性对照质粒)组和PDGF+40 μg·mL-1桔梗总皂苷+pEGF-C1/Notch1(Notch1 过表达质粒)组分组给药。CCK8、划痕试验分别检测A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ASMCs上清液中炎症相关因子水平,Westem blotting检测ASMCs中Notch1/Jagged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的桔梗总皂苷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PDGF诱导的细胞增殖、迁移,抑制ASMCs中PCNA荧光表达增强,显著抑制上清液中IL-6、IL-8水平及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P<0。05或P<0。01);与40 μg·mL-1桔梗总皂苷组比较,IL-17+40 μg·mL-1桔梗总皂苷组细胞活力、迁移率及上清液中IL-6、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PCNA荧光表达强度显著增强(P<0。01),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40 μg·mL-1桔梗总皂苷+pEGF-C1组比较,40 μg·mL-1桔梗总皂苷+pEGF-C1/Notch1组ASMCs的细胞活力、迁移率及上清液中IL-6、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上调(P<0。01)。结论 桔梗总皂苷对ASMCs的增殖和迁移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哮喘桔梗总皂苷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4种单抗类抗肿瘤药上市后安全性比较

    张燕芬马丹华王新敏张宇宾...
    2588-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4种单抗类抗肿瘤药开展上市后安全性比较研究,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提升。方法 使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进行编码;采用综合标准法开展信号检测和回顾性分析法对不良反应从人口学因素、不良反应特征、不良反应信号和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各品种单抗类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多发于>50岁患者,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女性ADR患者占比高于男性,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和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男性ADR患者占比高于女性;各品种在其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对同一系统器官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的不良反应信号发生时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的不良反应转归情况均较好。结论 本项研究中各品种单抗类抗肿瘤药临床使用风险可控;建议关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40岁女性患者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以及信迪利单抗注射液>50岁男性患者;建议结合不良反应分析和信号检测情况,针对不同品种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ADR有侧重地开展监测工作。

    贝伐珠单抗单抗类抗肿瘤药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安全性比较

    除湿止痒软膏致光敏反应1例

    雷秀星倪丹凤
    2597-2598页

    除湿止痒软膏光敏反应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