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华重楼皂苷含量测定及累积规律研究

    方洁程文亮周君美潘俊杰...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定华重楼不同栽培年限、龄段、栽培模式及产地主要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重楼皂苷在华重楼生长过程中的累积规律.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华重楼5种重楼皂苷(Ⅰ、Ⅱ、Ⅵ、Ⅶ、H)的含量.结果 华重楼总皂苷成分以重楼皂苷Ⅶ和H为主,重楼皂苷Ⅵ、Ⅱ和Ⅰ为辅.不同栽培年限华重楼根部皂苷(Ⅰ、Ⅱ、Ⅶ)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年生以上的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8年生的含量最高;根茎4a龄段和5a龄段的皂苷(Ⅰ、Ⅱ、Ⅶ)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龄段;不同栽培模式下皂苷(Ⅰ、Ⅱ、Ⅶ)含量范围在0.354%~0.765%,从高到低排列为针叶林>竹林>阔叶林>大棚;不同产地的皂苷(Ⅰ、Ⅱ、Ⅶ)含量在0.592%~0.741%,庆元百坎最高,仅福建三明的含量略低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结论 栽培年限、不同龄节、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产地对华重楼皂苷的累积有明显影响,可为华重楼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华重楼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累积规律

    妊娠期用药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及随访研究

    洪昀蔡先惠李琳李璐...
    242-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用药现状及用药安全性,探索妊娠期药物咨询门诊的工作模式和数据积累.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妊娠哺乳期用药咨询门诊所有接诊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姓名、年龄、联系方式、末次月经以及妊娠期的药物使用情况,评估研究人群的用药概况及用药安全性,并对使用药物风险进行分析,整理临床药师的干预措施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经过筛选共纳入179名咨询孕产妇,研究人群中80%的患者是在未知妊娠状态下使用了药物,人均用药3种,最常见的用药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率最高的3类药物为中成药、抗菌药及解热镇痛药.研究人群B级药物的使用率最高,占51.3%;有8.4%的患者使用了 X级药物.完成随访151例,失访率15.6%,药师给予的药物风险评估建议患者接受率为95.4%,98.7%的患者认为妊娠咨询门诊对其有帮助且能有效缓解焦虑.结论 妊娠期药物咨询门诊能向患者提供科学的、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和科普宣教,在缓解孕产妇焦虑、抑郁的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妊娠用药咨询药学门诊风险评估

    应用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杨慧蓉吴结兵梁佳迟明宇...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挑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药学创新人才,亟需从育人导向、育人模式以及育人队伍等多个角度开展深入研究.方法 为应对这些挑战,紧跟国家战略调整以及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模式,系统分析药学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系、导向、渠道、布局以及合作等方面.结果 总结出以思政引领,以工业界、科学界、临床界的真问题为导向,多链协同育人,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应用型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结论 不仅为浙江大学药学院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经验,同时为国内其他高校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

    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固体制剂制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金银秀石雷陶雪芬蒋旻昀...
    253-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固体制剂制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法 锚定固体制剂岗位要求设定教学目标.引入药企实例,融通岗课赛证重构教学内容.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信息化多场景学习资源,打造优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充分融合,以项目为驱动,开展理虚实一体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施三全综合评价.结果 与结论 通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学生成绩增幅明显,技能掌握熟练,对职业的认同度明显提高,质量意识与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技术技能人才固体制剂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抗体偶联药物合成过程中定点偶联技术的前沿进展

    陈俞伽游子怡熊婵鹓林历...
    26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作为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在过去的几十年已获长足进步.然而,由于ADC的异质性,它在临床治疗中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定点偶联技术成为ADC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这赋予了 ADC更优异的性能.本文系统全面地概述了 ADC定点偶联技术领域的前沿进展,包括赖氨酸、半胱氨酸、低丰度氨基酸、聚糖定点偶联技术以及非天然氨基酸掺入、酶介导定点偶联技术等7个大类,详细介绍了 THIOMAB技术、关键点定向修饰技术等21种经典和新兴的ADC偶联技术,以期为下一代ADC开发提供参考.

    抗体偶联药物定点偶联生物学活性靶向治疗

    骨形态发生蛋白介导的Smad依赖途径和Smad非依赖途径对骨质疏松症的潜在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王玉洁安方玉颜春鲁宋佳眙...
    277-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雌激素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组织微环境改变等多种因素均可诱发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失衡(成骨-成脂失衡)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关键机制,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增加和成骨细胞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症成骨-成脂失衡的核心.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sis protein,BMP)则是调控骨质疏松症成骨-成脂平衡的关键蛋白,而这一调控作用又是通过Smad依赖途径和Smad非依赖途径来实现的.本文重点介绍了BMP介导的Smad依赖途径和Smad非依赖途径,并详细介绍了 BMP-2、BMP-4、BMP-6、BMP-7、BMP-9通过上述途径参与骨质疏松症成骨、成脂代谢调控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有效靶点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骨质疏松症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细胞焦亡与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

    唐科黄妮谭亲友
    28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焦孔素家族介导的炎性细胞死亡方式,能够促进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活化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NK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群发挥调控免疫抗肿瘤作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严重、最恶性的胶质瘤,被诊断GBM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年,并且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药物难以抵送至脑部从而影响药物抗GBM的作用.因此探索新的措施及机制来治疗GBM是十分重要的.GBM具有复杂的TME,其TME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群,然而这些免疫细胞群往往受到GBM的影响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细胞焦亡作为一种能够激活免疫的细胞死亡方式,具有活化机体的免疫帮助逆转TME免疫抑制的作用.本综述以细胞焦亡为出发点阐述细胞焦亡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细胞焦亡如何影响GBM的TME的免疫细胞群以及细胞焦亡途径在GBM治疗中的药物研究新进展,为未来临床治疗GBM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细胞焦亡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国家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