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蒲地蓝消炎片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

    王琼芬刘婷徐虹石婧...
    2694-2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蒲地蓝消炎片的现行质量标准和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其标准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现行法定标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原药材炮制和制剂生产工艺,从药品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3个方面开展探索性研究,建立和完善薄层色谱鉴别、黄芩苷/汉黄芩苷峰面积比值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等检测和评价方法.结果 有3家企业可能存在低质投料、少投料、原药材炮制工艺不规范问题,有1家企业存在人为添加黄芩苷指标成分行为,有部分企业样品存在较高水平的砷残留.结论 蒲地蓝消炎片总体质量状况一般,标准和工艺亟待提高完善.

    蒲地蓝消炎片质量控制与评价探索性研究

    基于指纹图谱、模式识别及多成分定量的金花清感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刘庆焕白建疆张岩何常清...
    2701-2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金花清感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并测定金花清感颗粒中绿原酸、芒果苷、连翘酯苷A、黄芩苷、牛蒡苷、汉黄芩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13批金花清感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指纹图谱进行数据分析.同时测定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13批金花清感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8,确定了17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8个色谱峰,分别为2号峰绿原酸、4号峰芒果苷、6号峰甘草苷、8号峰连翘酯苷A、12号峰黄芩苷、13号峰牛蒡苷、16号峰汉黄芩苷及17号峰甘草酸铵;CA和PCA结果基本一致,将13批样品分为2类.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7个指标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的线性关系(r2≥0.9998)、精密度(RSD≤1.41%,n=6)、重复性(RSD≤1.31%,n=6)、稳定性(RSD≤2.08%,24 h)均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11%~102.41%,RSD为0.80%~1.98%;13批金花清感颗粒中绿原酸、芒果苷、连翘酯苷A、黄芩苷、牛蒡苷、汉黄芩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分别为2.109~3.008,0.378~0.616,1.379~3.629,10.146~18.485,11.789~19.210,2.208~3.526,1.308~1.810 mg·g-1.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及多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为金花清感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金花清感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的双向转诊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

    陈彬李挺王晓栋叶霜...
    2708-2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参与的三级-社区医院联动的双向转诊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SLE患者进行临床药师参与的三级-社区医院联动的药物治疗模式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基线和12个月时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和欧洲生活质量五维度问卷(EQ5D)分数.结果 在2016年6月—2018年11月,82例SLE患者接受临床药师参与护理干预的治疗模式.在12个月时,与基线相比SLEDAI-2K的改善结果有差异(7.72 vs 2.05,P=0.000);根据EQ5D,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0.733 vs 0.825,P=0.010).结论 应用临床药师参与的三级-社区医院联动的双向转诊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辅助临床治疗模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药师疾病活动度双向转诊模式生活质量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方剂大辞典》含山楂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胡慧明翁家俊朱彦陈邵峰...
    2713-2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山楂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山楂的深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山楂的方剂,并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收集合山楂方剂共1088首,涉及主治病证共224种,其中高频病证(≥16)主要为"食积""痘疮""痢疾""脾胃虚弱"等;组方中使用频次≥200次的药物有19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陈皮、甘草、神曲,用药种类以理气药、消食药、补虚药为主,药性以温性药使用频率最高,药味则多选用辛、苦、甘味,药物归经使用频次较高的是脾、胃、肺、肝经;对高频病证和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显示山楂在不同疾病和配伍中可发挥不同功效.结论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山楂方剂临床应用广泛,不仅可用于肉食积滞和瘀血阻滞所致各种病证,还可用于痘疮、感冒、痧胀、麻疹等外感及皮肤病证,突破了山楂在现代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的局限性.运用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技术挖掘高频病证的组方配伍规律,客观、直观、科学地体现了山楂在具体病证中发挥的独特功效与优势,对指导山楂中医临床合理应用、保健食品的开发及中药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山楂《中医方剂大辞典》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组方规律

    综合分析m6A 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与肺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

    宣自学叶强姜金颖张国兵...
    2721-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究N6甲基化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调节因子在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m6A 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与肺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多个m6A RNA甲基化调节因子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差异性表达.然而,ALKBH5仅在肺鳞癌中显著高表达,METTL3和YTHDF3仅在肺腺癌中显著高表达,HNRNPA2B1与肺鳞癌YTHDC1、肺腺癌RBM15表达相关.通过对18个m6A甲基化调节因子的一致性聚类,发现肺鳞癌不同亚型的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在肺腺癌中,PD-1、PD-L1表达在癌及癌旁组织中无显著差异,且与m6A甲基化调节因子无明显相关性.聚类分析后发现m6A甲基化调节因子在肺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起重要作用,其中Cluster 2组PD-L1表达下降、免疫细胞浸润较高,但是生存期较Cluster 1组延长.Cluster 2组与树突细胞静息、肥大细胞静息、γδ T细胞浸润更相关.Cluster 1组生存期短可能与G2M检查点、E2F通路、MYC通路、MTORC1通路、Wnt/beta-catenin通路,以及树突状细胞激活、巨噬细胞M1、滤泡T辅助细胞浸润水平较高有关.单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4个甲基化结合蛋白与预后相关,其中IGF2BP3、HNRNPA2B1和IGF2BP2为危险因子,YTHDF2为保护因子.结论 m6A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与肺腺癌免疫浸润及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N6甲基化腺苷肺鳞癌肺腺癌免疫浸润免疫微环境

    金匮肾气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汪珏郑林峰徐进詹荣飞...
    2730-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金匮肾气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4例OVC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PKP手术及术后常规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疗程4周.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EVOS、ODI评分、骨密度、椎体高度、VAS及QOL-100评分的差异,检测骨代谢指标PINP、β-CTX、BGP、BALP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1年EV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责任椎椎高比大于对照组(P<0.05),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骨密度值较术前、术后3个月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INP、BALP、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1年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x2=4.521,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辅助PKP治疗OVCF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骨折再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金匮肾气丸临床疗效

    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域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与成效

    沈巧芳叶云吴美玲俞慧群...
    2736-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区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提高区域内13家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区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收集2019年1-12月区域13家医院门诊处方,回顾性分析处方的审核率、干预率、拦截率、合格率以及平均处方费用变化.结果 2019年1-12月共审核区域门诊处方416万余张,总干预率达4.38%,总拦截率达0.64%,审核率达100%.第四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干预率从6.82%下降至2.62%,拦截率从1.08%下降至0.39%,区域门诊处方合格率从93.19%提升至97.85%,区域平均处方药品费用从(103.31±40.25)元下降至(75.87±31.18)元.结论 通过区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维度全方位实现处方规范化、协同化、同质化用药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药品费用,改善药学服务质量.

    区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合理用药同质化

    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药动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杜悦张恕芳牟燕李妍...
    2741-2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为降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风险,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为目前最广泛应用的钙调蛋白类免疫抑制剂.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他克莫司表现出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在影响其个体间差异的相关因素中,基因多态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就常见的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阐明特定基因型对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为提高他克莫司个体化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他克莫司基因多态性肾移植药动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史长城李晴宇朱洁瑾林能明...
    2748-2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推动了COVID-19疫苗的研发速度.目前,已有99个COVID-19疫苗处于临床评价阶段,其中22个已进入临床Ⅲ或Ⅳ期,许多疫苗已获紧急使用授权.本文对COVID-19疫苗的临床试验开展情况进行综述,旨在加深人们对COVID-19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临床试验

    基于文献计量的天麻研究发展态势和热点分析

    范殊琮刘东雪陈琛
    2754-2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00-2020年天麻研究领域的文献,归纳主要研究热点,总结天麻药理活性,为天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与中国引文数据库-知网版(CCD),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论文的发表年份、期刊分布、学科领域分布、高被引、基金资助、核心作者、机构、关键词及其突现词频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20年天麻发文总数11598篇,且发文量总体增长,涉及40多学科领域,以中医药领域研究最为广泛;主力研究机构为中医药类高校,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最多;作者机构之间的合作较松散,高被引文献发表年份较久远;发展趋势由栽培育种向药理活性、药用疗效方向转变,研究热点多在探究天麻的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炎、神经保护与抗焦虑抑郁作用,以及天麻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结论 天麻未来热点方向在发掘新的药理活性作用以及临床疗效验证,研究人员机构间应深化合作.本文为后续研究者快速了解天麻领域的研究重点以及文献检索提供了参考.

    天麻文献计量学CiteSpace研究热点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