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质子泵抑制剂院内合理应用管控专家共识

    浙江省药学会
    2769-2774页

    3种重楼属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杨月娥陶汝晋刘玉雨李国平...
    2775-2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腾冲重楼、大理重楼、漕涧重楼3种药用植物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原植物观察、石蜡切片、水合氯醛透化法和HPLC,对腾冲重楼等3种重楼属药用植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3种重楼属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形态差异明显,但性状、根茎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较为相似;腾冲重楼中含有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Ⅲ、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Ⅰ等6种成分,漕涧重楼和大理重楼仅检测到重楼皂苷Ⅶ和重楼皂苷Ⅵ.结论 显微鉴别无法有效区分3种植物的药用部位,但3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明显,HPLC可作为3种重楼鉴别的有效手段.

    腾冲重楼漕涧重楼大理重楼生药学高效液相色谱法重楼皂苷

    不同工艺提取的大黄外用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高畅吴振起刘光华于艳...
    2781-2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工艺提取的大黄外用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其改善小鼠肺部炎症的效应靶点.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粉组、醇提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3组采用滴鼻法进行MP感染.造模后,将各组对应药物贴于小鼠背俞穴区30 min·d-1,连续敷药7d.给药后第7天取材,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皮肤病理切片,计算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IL-6含量,Western blotting及qPCR检测STAT3、JAK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MP感染后小鼠肺泡间隔增厚,细支气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IL-6含量、肺组织中STAT3和JAK2的蛋白表达及mRNA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后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IL-6含量均降低(P<0.05),且醇提组作用效果较生粉组明显,但血清中含量差异不显著.与模型组比较,醇提组、生粉组STAT3、JAK2蛋白及mRNA含量下降(P<0.05).结论 大黄醇提物外用可有效改善MP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下调IL-6、JAK2及STAT3的表达,为其治疗MP肺炎提供了参考.

    肺炎支原体大黄醇提JAK2/STAT3IL-6

    GC测定那可丁中5种残留溶剂的含量

    朱荣奉艳花黄丽丽
    2787-2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可同时测定那可丁中5种残留溶剂的GC法.方法 以1 mol·L-1的盐酸溶液为溶剂,采用顶空进样法,以DB-624大口径毛细管柱程度升温模式,FID检测器检测那可丁原料中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四氢呋喃5种有机溶剂残留.结果 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四氢呋喃分别在0.03~3.33,0.04~5.07,0.03~4.93,0.03~4.82,0.01~0.82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5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8.77%~108.69%;检出限分别为0.02%,0.01%,0.004%,0.01%,0.003%.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那可丁中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测.

    那可丁残留溶剂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

    维生素C通过调节PPAR-α靶基因抑制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

    那日苏张海峰
    2791-2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C是否通过调节PPAR-α靶基因抑制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模型.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组和维生素C组.每组均为10只小鼠.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连续喂养15周;NAFLD组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5周;维生素C组采用高脂饲料及维生素C连续喂养15周.喂养15周后,利用代谢测量、组织学和基因表达检查NAFLD相关因素.结果 与NAFLD组小鼠相比,补充维生素C可抑制NAFLD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同时,维生素C组小鼠循环维生素C浓度显著高于NAFLD组(P<0.05).维生素C可抑制肝脏脂肪变性(P<0.05).同样,维生素C也可使NAFLD小鼠肝脏炎症、纤维化和凋亡相关基因mRNA水平降低(均P<0.05).此外,维生素C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NAFLD小鼠(均P<0.05).最后,维生素C还能提高肝脏PPAR-α介导脂肪酸β氧化基因mRNA水平(均P<0.05).结论 维生素C对NAFLD小鼠体质量增加、肝脏甘油三酯积累,以及肝脏炎症、纤维化和凋亡有抑制作用,这一过程可能部分是通过上调PPAR-α靶基因表达介导的.

    维生素C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Warburg效应改善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癌细胞转移侵袭的作用机制

    吴沙沙李文燕
    2796-2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辛伐他汀通过抑制Warburg效应改善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癌细胞转移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索拉非尼耐药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S(5 μmol·L-1的索拉非尼耐药)分为对照组、索拉非尼组、辛伐他汀组.索拉非尼组为5 μmol·L-1的索拉非尼干预,辛伐他汀组用10 μmol·L-1和20 μmol·L-1的辛伐他汀干预.CCK-8法检测SMMC-7721/S细胞活力的改变,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体外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Warburg效应关键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以及柠檬酸合酶的表达变化,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乳酸产生的水平,ECAR检测细胞糖酵解的压力的改变,929 oxygen system检测细胞对氧气的吸收水平.结果 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索拉非尼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改变,同时细胞周期也无明显差异,细胞中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以及柠檬酸合酶的表达无显著变化,同时培养基中乳酸水平以及氧气吸收也无显著差别.辛伐他汀组中细胞活力显著下调,同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相比索拉非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迁移能力、转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相比索拉非尼组显著减弱(P<0.05),细胞中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以及柠檬酸合酶的水平低于索拉非尼组(P<0.05),辛伐他汀组培养基中乳酸的水平下调,氧气的吸收水平上调,相比索拉非尼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改善耐药肝癌细胞的Wrburg效应,抑制肝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索拉非尼辛伐他汀肝癌Warburg效应糖酵解

    依诺沙星滴眼液辅料及药包材相容性研究

    黄婧吴宏伟
    2802-2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依诺沙星滴眼液的有关物质与含量,进行辅料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方法 采用HPLC测定50批依诺沙星滴眼液的有关物质及含量.采用Thermo Accucore X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4μm),以0.025 mmol·L-1磷酸溶液(以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甲醇(86∶9∶5)为流动相A,以0.025 mmol·L-1磷酸溶液(以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甲醇(350∶325∶325)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依诺沙星滴眼液中的有关物质.根据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进行辅料及药包材的相容性研究.结果 处方中的聚山梨酯80可导致特定杂质及杂质总量的增加;光照可导致杂质增大及含量降低,采用遮光包装可降低光降解反应的发生.结论 依诺沙星滴眼液的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可导致杂质增加的辅料,并应采用遮光材料进行包装.

    依诺沙星氟喹诺酮类有关物质含量测定聚山梨酯80相容性

    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曹爱晨于双雨刘璐刘艳华...
    2807-2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以提高难溶性药物兰索拉唑的耐酸力、释放度及稳定性.方法 采用粉末层积微丸制备方法,结合离心造粒及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以兰索拉唑肠溶胶囊TAKEPRON为参比制剂,考察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微丸性能、释放度及影响因素稳定性,并采用相似因子比较法,评价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一致性.结果 制备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呈白色球形且粒径分布均匀,圆整度好,耐磨损能力强,与参比制剂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度相似因子均>50.在影响因素条件下,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但自制制剂的有关物质变化程度低于参比制剂.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可以有效提高兰索拉唑的耐酸力,改善兰索拉唑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度,达到与参比制剂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一致性.相较于参比制剂,自制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的稳定性相较于参比制剂有所提高.

    兰索拉唑肠溶微丸耐酸力释放度质量研究

    HPLC同时测定裸花紫珠系列制剂中6种成分的含量

    何艳胡小祥胡雯婷陈新明...
    2815-2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裸花紫珠系列制剂中咖啡酸、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检测咖啡酸、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350 nm(木犀草苷、木犀草素).结果 咖啡酸、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素线性范围分别为2.102~21.02,13.10~131.0,3.895~38.95,9.472~94.72,10.73~107.3,1.144~11.44 μg·mL-1,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2%,97.36%,101.72%,100.14%,96.35%,98.26%,RSD分别为1.28%,0.68%,1.00%,1.47%,1.22%,2.34%.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裸花紫珠系列制剂的质量评价,为裸花系列制剂通用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裸花紫珠系列制剂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小儿感冒舒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与化学模式识别

    李卓群王海丽贵书琪李辉...
    2820-2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小儿感冒舒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 采用Waters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0 nm.通过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13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13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共有峰20个,并指认出其中10个成分,分别为2号峰(绿原酸)、3号峰(3'-羟基葛根素)、4号峰(葛根素)、6号峰(3'-甲氧基葛根素)、7号峰(葛根素芹菜糖苷)、8号峰(大豆苷)、12号峰(甘草苷)、18号峰(大豆苷元)、19号峰(牛蒡苷)、20号峰(哈巴俄苷);13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95.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可将13批样品聚为2类,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推测其中7个成分是造成各批次样品产生差异的重要成分.结论 建立的小儿感冒舒颗粒HPLC分析方法简便、稳定,同时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为小儿感冒舒颗粒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小儿感冒舒颗粒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