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采用阿加曲班和枸橼酸钠抗凝治疗的对比研究

    李兰许晓文苏晓徐任小强...
    500-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小剂量阿加曲班与枸橼酸钠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125例患者分为枸橼酸钠组(n=53)和阿加曲班组(n=72).比较2组CRRT滤器寿命、凝血功能指标、滤器及管路凝血事件、血栓事件、出血事件、CRRT参数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阿加曲班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枸橼酸钠组相比均有延长(P<0.05).2组的凝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枸橼酸钠组的静脉壶无凝血比例高于阿加曲班组(P<0.05),滤器寿命也更长(P<0.05).枸橼酸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阿加曲班组(P=0.001).2组发生滤器凝血事件的血流量和超滤率均低于未发生滤器凝血事件的血流量和超滤率(P<0.05).结论 枸橼酸钠在CRRT中的抗凝效果更具优势,但阿加曲班安全性更好,对于低血流量和低超滤率的CRRT宜增加阿加曲班抗凝剂量.

    阿加曲班枸橼酸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高出血风险滤器寿命安全性

    中国药师药学服务转型效果的meta分析

    陈哲荀杨芹马玉培孙明扬...
    506-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药师药学服务转型的工作效果,为今后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中国药师为转型而开展药学服务、并有明确服务效果评价指标的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非随机干预性研究(non-randomized studies of interventions,NRSI).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相关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RCT8篇、NRSI43篇,共计5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抗菌药物的处方合理性[OR=5.17,95%CI(4.10,6.52),P<0.000 01]和单药使用率[OR=2.87,95%CI(2.16,3.81),P<0.000 01]、患者的依从性[OR=3.40,95%CI(1.73,6.66),P=0.0004]和满意度[OR=2.54,95%CI(1.58,4.10),P=0.000 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合理处方的比例[OR=0.29,95%CI(0.22,0.37),P<0.000 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OR=0.17,95%CI(0.12,0.24),P<0.00001]、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药师开展的处方审核、用药咨询、患者用药教育、处方点评、不良反应上报等药学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转型符合国家对药师队伍的要求,也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药师转型药学服务效果meta分析

    非那雄胺致后非那雄胺综合征风险:基于FAERS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

    丁伶清陈聪琴刘弋戈
    516-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非那雄胺致后非那雄胺综合征(post-finasteride syndrome,PFS)的风险,为非那雄胺的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二季度与非那雄胺相关的所有数据进行研究,采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法对非那雄胺引起PFS风险进行数据挖掘,并对剂量、年龄及诊断做进一步分析.同时探讨不同剂量非那雄胺对PFS事件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存在非那雄胺与PFS相关的风险信号(ROR 18.69;95%CI17.05~20.49).非那雄胺1 mg剂量组性功能障碍风险信号强度明显较其他组高(ROR 889.61;95%CI 746.94~1 059.52).诊断为雄激素源性脱发组性功能障碍风险信号强度明显较其他组高(ROR 729.58;95%CI 629.09~846.14).18~44岁的患者更容易发生PFS事件.不同非那雄胺剂量造成PFS事件结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S事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依次为残疾率(19.07%)、住院率(14.53%)、死亡率(7.07%).结论 非那雄胺可诱发PFS,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公众及医务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及判别非那雄胺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后非那雄胺综合征非那雄胺报告比值比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基于古籍中医药思维探讨中药临床处方审核思路

    吴燕燕吴国清张蓝薛俊超...
    524-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借鉴古籍中医药思维,探讨中药临床处方审核思路.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中医药古籍,提取古籍中关于遣药组方的有效条文及思维,指导中药临床处方审核工作.结果 从中药自身性质、药对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经方适应证、经方禁忌证、中药剂量等方面入手,采用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审核中药临床处方的合理性,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本文为中药临床处方的审核提供了新思路,可以进一步完善中药处方审方工作,为判断临床疗效提供依据及为避免不良反应提供有效建议.

    中医药思维中药临床处方中药处方审核

    安宫牛黄丸致消化道出血1例

    徐保平许新新彭怀文方无杰...
    530-531页

    安宫牛黄丸消化道出血药物不良反应

    银花泌炎灵片致腹痛腹泻不良反应

    黄云娟张秀梅周国儿
    532-533页

    银花泌炎灵片腹痛腹泻药物不良反应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袁明辉谷晓云张宁吴涛...
    534-535页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

    管饲合理用药的信息化前置审方规则库构建及效果分析

    王倩孙进华牛一民邵华...
    536-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管饲合理用药的信息化前置审方规则和合理用药知识库,评估其对不合理管饲用药医嘱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1年1-8月住院患者管饲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不宜管饲的药品种类、剂型,制定管饲合理用药审方规则,通过前置审方系统辅助审方药师人工干预不合理管饲医嘱,并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不合理管饲医嘱涉及药品剂型包括肠溶制剂、控缓释制剂、软胶囊或滴丸、注射剂,经审方系统和审方药师干预后,不合理管饲医嘱由干预前的5.59%显著降低至3.31%(P<0.001).结论 通过构建合理管饲用药的前置审方规则库,干预不合理管饲医嘱的开具有利于帮助医师进行用药决策,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管饲给药前置处方审核合理用药

    "双一流"背景下药学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孙子秋郭荫娟樊陈琳徐晓媛...
    545-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能够体现药学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律的指标体系,推动我国药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分析药学学科的内涵以及学科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2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权重.结果 药学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学科资源竞争力、学科产出竞争力、学科管理竞争力以及学科环境竞争力4个一级指标,师资力量、学科平台、学科声誉、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学科文化与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政府资助以及市场竞争力11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以及70个细化指标.结论 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了学科管理、学科文化和学科环境等要素,评价参与者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纳入了不良学术行为披露和药学学科的特色化指标.与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更能科学全面地评价高校药学学科建设情况.

    "双一流"建设药学学科学科竞争力指标体系

    基于玻璃化转变理论的中药丸剂干燥裂纹形成分析及防控策略

    伍志成王学成徐诗军王晓辉...
    55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燥是中药丸剂生产过程重要工艺环节之一,干燥工艺合理控制是保障丸剂品质的关键.干燥过程外部条件影响丸剂内部水分的扩散和分布,进而影响丸剂组分的力学性质.丸剂裂纹是干燥过程由于组分力学性质发生改变而产生的典型问题,影响丸剂的外观、崩解和溶散时限.目前,尚未形成理论合理解释丸剂干燥裂纹形成过程,导致丸剂干燥高质量生产指导依据缺失.本文从丸剂的组分性质及成型过程角度,借助玻璃化转变理论,尝试分析了干燥中裂丸形成原因,介绍了丸剂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新技术和工艺调控干燥方法,以期为解决中药丸剂干燥裂丸问题提供参考.

    丸剂干燥玻璃化转变裂丸检测技术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