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功效的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续艳丽李少泓李坚李晓春...
    72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阐明芍药甘草汤(Shaoyao-Gancaodecoction,SGD)治疗痉挛性疾病的关键质量属性.方法 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SGD体内入血移行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Cytoscape构建"入血成分-解痉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SGD解痉核心功效成分;通过离体肠平滑肌实验对核心成分进行验证,明确SGD解痉功效的关键质量属性.结果 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分子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和相关文献报道,共鉴定出17个SGD入血原型成分,分别为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异甘草苷、甘草苷、甘草酸、苯甲酰芍药苷、甘草查尔酮B、芒柄花苷、异甘草素、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甘草查尔酮C、光甘草定、甘草次酸、没食子酸.网络药理学预测SGD中光甘草定、甘草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度值较高,可能通过GRIN2A、VCP、ABCB1、CYP2C9、CYP3A4、CHRNB2、SNCA等靶点,作用于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钙信号通路等发挥解痉作用.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素、芍药内酯苷、光甘草定和苯甲酰芍药苷均可降低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的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是SGD解痉功效的关键质量属性,其中芍药苷和甘草素解痉效果较强,与Ach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本实验构建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关键质量属性筛选方法,明确SGD解痉功效的关键质量属性,为SGD的精准质量控制及其产品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芍药甘草汤经典名方UPLC-Q-ExactiveOrbitrapMS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痉挛关键质量属性

    α-淀粉酶功能化MIL-53(Al)-NH2对葛根提取物的配体垂钓研究

    张勇王静陈宇萌冯苏宇...
    730-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配体垂钓策略筛选葛根95%乙醇提取物中的具有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物质.方法 通过戊二醛将α-淀粉酶固定在一种水稳定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IL-53(Al)-NH2的表面,得到固定化酶.固定化酶与葛根95%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相作用,利用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特异性结合的特点,依据配体垂钓策略,从中萃取出与α-淀粉酶发生作用的化学成分.结果 α-淀粉酶成功固定在MIL-53(Al)-NH2表面,且具有酶活性;垂钓筛选的化合物经HPLC分离,采用对照品比较法,确定了 11种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确认这11种活性成分与α-淀粉酶的结合情况.结论 本研究首次将α-淀粉酶固定于MIL-53(Al)-NH2上,建立了基于MOFs-固定化酶的配体垂钓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筛选生物活性成分,这为MOFs更多地用于酶固定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基于酶功能化的MOFs材料的配体垂钓用于中药中的活性组分特异性识别和筛选提供了参考.

    MIL-53(A1)-NH2α-淀粉酶配体垂钓固定化酶葛根提取物分子对接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计量法快速检测双黄连口服液大类成分

    吴晨璐王秋悦所同川赵静...
    736-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1种快速检测双黄连口服液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集双黄连口服液紫外可见光谱数据,并使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剔除异常样本数据.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将所有样本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一阶求导、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提取特征波长,最后将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 squares of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SVR)、前馈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3种方法用于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总黄酮(total flavones,TF)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结果 3种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0.816 8,均方根误差RMSE均≤4.378 2,均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对测试集SSC及TF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与BP神经网络、LS-SVR相比,SVR模型获得了最大R2以及最小RMSE.SVR-SSC模型的R2为0.999 8,RMSE为0.260 3,SVR-TF模型的R2为0.998 3,RMSE为0.543 3.结论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SVR可以提供1种双黄连口服液质量的高精度快速现场检测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化学计量法支持向量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BP神经网络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控制

    高脂血症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黄家欣黄荣增张丽君宋成武...
    743-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并验证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血清FFAs含量与高脂血症之间的相关性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衍生化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甲酯化前处理;高脂饲料诱发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辛伐他汀干预给药4周;利用GC-MS建立血清FFAs含量的分析方法并测定各组小鼠血清FFAs含量.结果 成功建立并验证GC-MS测量血清FFAs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发现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辛酸、十三烷酸、亚油酸等19个FFAs含量显著变化,且辛伐他汀对其中的14个FFAs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论 血清中FFAs含量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辛伐他汀对血清FFAs含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为脂代谢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游离脂肪酸高脂血症辛伐他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龙眼肉化学成分库构建及其治疗贫血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冯婷杨涛
    751-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龙眼肉化学成分库,联合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龙眼肉治疗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归纳整理近年来关于龙眼肉药效化学成分的文献并构建成分库,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龙眼肉中活性成分,利用OMIM、DrugBank、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贫血病症的靶点基因,筛选成分与疾病之间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建立"龙眼肉-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GO富集以及KEGG分析.结果 共收集化合物256种,包括12种糖类、27种多酚类、147种挥发性成分、2种甾醇类、12种有机酸、13种脂类、11种核苷类、29种氨基酸类、3种其他类有机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筛选后获得活性成分32个;交集靶点24个,TOP1、TERT、MPO、PARP1等可能为关键靶点;生物功能87个,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细胞因子活性等;通路15个,癌症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碱基切除修复系统等可能为关键通路.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龙眼肉化学成分库,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龙眼肉治疗贫血的潜在活性成分、靶点信息和作用机制,为龙眼肉的药理药效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龙眼肉药效化学成分贫血网络药理学

    胃复春胶囊通过抑制AQP3调节炎症性水液代谢障碍改善大鼠急性胃溃疡

    潘海春汪玲羽顾赞华
    765-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胃复春胶囊对大鼠胃溃疡组织炎症因子和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表达的影响,从水液代谢角度阐释胃复春胶囊对胃溃疡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胃复春胶囊用于胃溃疡的防治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取体质量为190~210 g的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雷尼替丁 30mg·kg-1)和胃复春高、低剂量组(1 000,500mg·kg-1)5组.造模前,各组大鼠分别以口服灌胃方式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连续给药3 d后行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手术.继续给药5 d后处理大鼠,解剖收集胃液,检测胃液量和胃蛋白酶活性.取胃组织用于大体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检测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炎症因子的水平,RT-PCR法检测胃组织中AQPs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组织中AQP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离各组大鼠胃壁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确认胃壁细胞中AQP3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溃疡模型组大鼠胃溃疡、糜烂明显,伴有出血点;胃复春高、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溃疡、糜烂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病理组织学可见,模型组黏膜水肿糜烂,炎性细胞浸润,固有层腺体破坏,间质充血等典型胃溃疡症状;胃复春不同剂量组对胃溃疡特征性病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模型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胃复春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胃蛋白酶活性均下降.此外,胃复春胶囊可显著减低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量,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胃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可见,胃复春胶囊对胃溃疡组织AQP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显著调控作用,进一步分离胃壁细胞,证实胃复春胶囊对胃壁细胞中的AQP3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胃复春胶囊能显著改善大鼠胃溃疡症状,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调节炎性水液代谢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胃壁细胞中AQP3的表达有关.

    胃复春胶囊胃溃疡水液代谢炎症

    环境湿度对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溶出度的影响

    胡容郝鼓鼓褚德鑫李锦霞...
    773-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2种处方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75±5)%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条件下放置时长对溶出速率的影响,为药物溶出曲线检测异常数据的调查提供参考.方法 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处方1和处方2的样品装入密闭的样品盒中,置于饱和氯化钠溶液模拟的75%RH的环境中放置1,2,3h后检测溶出曲线和水分,并与未经吸湿样品的溶出曲线进行非模型依赖相似因子比较.结果 处方1的样品在(75±5)%RH下放置2h后即与0h不相似,而处方2的样品放置4h后仍然相似.处方1制剂在3h内水分增长比处方2制剂快,并且在5h内持续增长,而处方2制剂在2h后水分增长即变缓.结论 处方1中的崩解剂比处方2多了交联聚维酮,含有交联聚维酮的处方对环境的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对于此类制剂不管是在保存还是检测都应该考虑环境湿度的影响.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溶出交联聚维酮湿度动态水分吸附分析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处方优化及体外释放一致性评价

    李艳萍张晓菲
    77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处方,并评价其与市售制剂体外释放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HPLC测定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中非洛地平及美托洛尔的释放度;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重点考察了固体分散体、微丸以及片芯中关键处方因素对非洛地平/美托洛尔释放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处方.结果 微丸组成、微丸粒径、微丸衣膜中致孔剂用量、微丸增重以及片芯中阻滞剂用量均影响药物释放;处方优化后自制的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市售制剂在0.3%SDS水溶液、含0.3%SDS的pH 4.0的柠檬酸缓冲液、含0.3%SDS的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含0.3%SDS的0.1 mol·L-1 HCl中的体外释放行为一致.结论 自制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市售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一致.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处方优化体外释放一致性评价

    UHPLC-MS/MS同时测定白芷中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

    褚悟男李翔韩玲玲蒲婧哲...
    783-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UHPLC-MS/MS建立同时测定白芷中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通过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浓缩后直接进样,采用WatersAcquityUPLCHSST3(2.1mm×150mm,1.8 μm)色谱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含10mmol·L-1甲酸铵(A)-乙腈(B),用基质匹配标液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基质中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检出限为0.01~9.26μg·kg-1,平均回收率为72.4%~100.6%,RSD均<15%.采用该法对35批白芷样品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情况进行筛查,其中19批样品中检测出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结论 建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有针对性,且前处理简单快速,可用于筛查和检测白芷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白芷残留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测定麦冬和参麦注射液中龙脑苷和龙脑次苷的含量

    朱子微徐棋萍张梦婷应旭辉...
    792-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HPLC-MS/MS测定麦冬和参麦注射液中龙脑苷和龙脑次苷含量.方法 以马钱苷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4.6 mm×100 mm,2.7 μm),以乙腈(A相)-0.1%甲酸水溶液(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1,柱温为30℃.选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定量分析选用多反应监测模式.龙脑苷、龙脑次苷和内标的离子对分别为m/z449.5→137.1,317.1→137.1,391.2→179.1.结果 龙脑苷和龙脑次苷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20~10.32 μg·mL-1(r=0.995 3,n=5),0.02~1.51 μg·mL-1(r=0.998 0,n=6),定量限分别为 8.1,3.5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RSD<10%),龙脑苷和龙脑次苷24h内稳定(RSD<10%),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9%(RSD=1.93%)和99.6%(RSD=3.09%).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麦冬和参麦注射液中龙脑苷和龙脑次苷的含量.

    麦冬参麦注射液龙脑苷龙脑次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