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粉末预防膝和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何家伟王菁汪洋纪保超...
    812-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粉末预防膝和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膝和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应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0篇文献,共34 900例患者,包括1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17项回顾性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粉末的试验组能够降低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总体发生率[OR=0。44,95%CI(0。35~0。56),P<0。000 01)],浅表感染的总体发生率[OR=0。27,95%CI(0。19~0。41),P<0。000 01]。进一步依据手术部位(膝关节和髋关节)、手术方式(初次和翻修)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PJI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1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7。68%)高于对照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7,95%CI(1。14~1。89),P=0。003]。结论 现有证据提示,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粉末能够降低初次和翻修的膝和髋关节置换术后PJI和浅表感染的发生率,但也可能增加切口无菌性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全膝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万古霉素假体周围感染meta分析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保护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刘骏泓高雅莉梁翠绿陈琪莹...
    823-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RA)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肾保护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数据库,并手工检索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单用GLP-1RA或者GLP-1RA联合其他常规药物(试验组),对比不加GLP-1RA或安慰剂的常规方法(对照组)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30日。运用RevMan 5。4统计软件对纳入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其中试验组7 985例,对照组6 6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Z=2。17,P=0。03,RR=0。79,95%CI(0。64,0。98)]、尿白蛋白/肌酐比[Z=11。66,P<0。00001,MD=-23。74,95%CI(-27。73,-19。74)]、新发大量蛋白尿发生率[Z=5。79,P<0。000 01,MD=0。76,95%CI(0。69,0。83)]、糖化血红蛋白[Z=12。76,P<0。00001,MD=-0。94,95%CI(-1。09,-0。80)]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P=0。0007,Z=3。39,MD=-7。37,95%CI(-11。63,-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1项研究表明试验组显著降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但在2组间急性肾衰竭发生率[Z=0。63,P=0。53,MD=1。13,95%CI(0。78,1。63)]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方面,除低血糖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外,试验组在腹泻、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下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GLP-1RA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且可耐受。与安慰剂或不使用GLP-1RA的常规治疗相比,GLP-1RA对T2DM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该结论尚需大量的RCTs进一步验证。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2型糖尿病肾保护meta分析安全性评价随机对照试验

    托珠单抗治疗1例儿童难治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张卫琴赵华伟王珍珍高峰...
    834-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托珠单抗治疗1例儿童难治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1例儿童难治性抗NMDAR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应用托珠单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加以讨论。结果 该患儿应用了2次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及6次利妥昔单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应用6次托珠单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有改善,无不良反应。结论 托珠单抗作为升级的二线免疫治疗药物对难治性抗NMDAR脑炎治疗有效,耐受性好,是一种具备潜力的治疗手段之一。

    托珠单抗儿童难治性抗NMDAR脑炎

    加珠的本草考证研究

    才让南加占堆
    839-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相关藏医经典记载,对藏医药中入药加珠的异名、基原、药用部位及加工炮制进行考证。经考证可知,《藏多医学札记》始载加珠,常出现的异名为曼珠。现代以来,加珠出现了8种基原,大都与典籍记载未考证、地方习用、药材市场影响混杂等相关。依据藏医经典中加珠的记载特征及实地调研、群众咨询后已发现加珠是西藏腹地特有的蛇类物种,并且是全世界唯一能生活在海拔>4000 m的蛇类——温泉蛇。药用部位的变化是由眼睛转变为头部及头尾齐全的全身入药;加工炮制方式由多样性转变为规范性,以现通用的2006年原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写的《藏药材炮制规范》为准。

    藏药加珠本草考证基原药用部位加工炮制

    PI3Kδ抑制剂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情况

    郑范丽郑亚楠黄莉莉沈晨君...
    847-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存活、分化、运动和胞内运输等生物功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I3Kδ作为PI3K的一个亚型,在B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并参与了B细胞淋巴瘤的恶性进展。因此,开发以PI3Kδ为靶点的抑制剂已成为抗B细胞淋巴瘤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已有多种PI3Kδ抑制剂被FDA批准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其各具特点,但在临床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由于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单靶点的PI3Kδ抑制剂疗效往往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常需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以提升疗效。PI3Kδ抑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抑制剂,或者探索与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等联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案。本文针对已上市和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PI3Kδ抑制剂进行综述,重点围绕其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方案。

    PI3Kδ抑制剂B细胞淋巴瘤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田长林李玉琴刘洪涛
    858-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全球发病率约为25%,NAFLD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中国尚未批准任何治疗药物上市,新药研发迫在眉睫。NAFLD发病机制复杂,单一用药很难取得好的疗效。几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是治疗NAFLD的必然趋势。通过联合用药可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挥协同作用产生更好的疗效。本文综述了NAFLD新药联合用药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NAFLD新药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联合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数据挖掘技术在药物警戒中的应用

    周瑞珊卢佩雯陈君恒石艺杨...
    864-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药电子数据海量增长,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大幅增加,给药物警戒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自动从真实世界数据中撷取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因此,对海量不良事件报告数据进行高效数据挖掘是实现药品不良反应自动检测的必要措施。本研究通过介绍当前主要的大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和相关数据挖掘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数据挖掘技术在药物警戒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为药物警戒相关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数据挖掘不良事件报告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自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