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的秦皮成分分析

    闫佳靓王海超张玲曹桂云...
    1009-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秦皮进行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Halo 90Å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7 μm),以0.05%甲酸水溶液(A)-0.05%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柱温30℃,进样量5 μL.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扫描范围m/z 80~1 200,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及质谱数据信息对比,并结合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质谱数据库(PubChem,ChemicalBook等)及相关文献,对秦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72种化学成分,正离子下19种,负离子下53种,包括香豆素类20种,环烯醚萜类8种,苯乙醇苷类10种,黄酮类17种,有机酸类16种,其他类1种,其中36种成分为首次从秦皮中鉴定出来.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秦皮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的分离鉴定方法,全面阐明了秦皮的化学成分,为秦皮的质量控制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

    秦皮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成分分析裂解规律

    夏枯草HPLC-ECD指纹图谱建立及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何婷罗敏王艳杨锡金...
    1021-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夏枯草指纹图谱,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进行谱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样品经80%甲醇提取,采用XBridge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3.0 mm×150 mm,2.5 μm)为固定相,乙腈-柠檬酸缓冲溶液(50mmol·L-1,pH 2.8)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6 mL·min-1;ECD检测电压为600 mV,柱温为40℃;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总酚含量,结合相似度评价对21批夏枯草进行质量分析,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对抗氧化谱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HPLC-ECD指纹图谱共标定1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14个成分,21批样品相似度均>0.9;夏枯草具有较强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HPLC-ECD指纹图谱可以特异性体现样品中抗氧化成分的信息,且色谱图总峰面积同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的关联度>0.6,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咖啡酸、芦丁等化合物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较大.结论 HPLC-ECD的指纹图谱结合体外抗氧化法可用于夏枯草的质量评价和抗氧化物质基础研究.

    夏枯草电化学检测法抗氧化指纹图谱谱效关系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分析丹皮酚治疗经前烦躁障碍症的作用机制

    马明钰夏小雯杨焕新王香君...
    1029-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整体动物实验分析丹皮酚治疗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的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 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丹皮酚作用靶点;通过OMIM、Drug Bank、Gene 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PMDD发病机制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对丹皮酚-PMDD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使用DAVID网站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复制PMDD大鼠模型,检测海马脑区5-HT1A、MAOA、MAOB的mRNA的表达水平及5-HT水平,验证丹皮酚治疗PMDD的作用通路及靶点.结果 网络药理学发现丹皮酚与PMDD交集靶点16个,主要涉及5-HT信号通路的基因如5-HT1A、MAOA、MAOB等;整体动物实验发现丹皮酚可以提高模型大鼠5-HT1A、MAOA、MAOB的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海马脑区5-HT水平.结论 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成功预测了丹皮酚治疗PMDD作用靶点,结合整体动物试验证实丹皮酚治疗PMDD的作用机制与促进5-HT分解及提高5-HT1A表达相关,为丹皮酚临床治疗PMDD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丹皮酚经前烦躁障碍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诃子配伍铁棒锤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毒效关系的影响及机制

    蒙湘黄先菊董悦许馨怡...
    1037-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合评价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TCR)-铁棒锤(Aconitum penidulum Busch.,APB)不同配比对H9c2心肌细胞毒效关系的影响,寻找两者的配比规律,并探究TCR-APB药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以APB为参照,按照1 ∶1,2 ∶1,3 ∶1及4 ∶1的比例配比TCR与APB药材并提取总提物,以戊巴比妥钠构建大鼠H9c2心肌细胞心力衰竭模型,计算4种配比总提物作用于H9c2心肌细胞的IC50与EC50值,比较其安全治疗指数(treatment indices,TI=IC50/EC50);并进一步探究TCR-APB药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心肌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线粒体膜电位(△ψ)、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钙离子(Ca2+)浓度及TRP基因、钙调节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 TI计算结果显示,TCR与APB以2:1比例配比时安全范围最好;100 ng·mL-1 的APB可显著上调TRPV1、TRPV2及TRPM8 mRNA水平,使TRPV4与TRPA1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毒性浓度范围下的调节则相反;分子对接结果发现TRPM8对各成分的亲和力均比其他靶点强;最佳配比提取物及其活性单体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改善戊巴比妥钠损伤导致的H9c2心肌细胞LDH渗漏、CK水平上升、△ψ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上升、胞内Ca2+浓度增加以及FKBP1B和TRPM8的mRNA水平下调、RyR2和NOX2的mRNA水平上调等.结论 TCR与APB配伍均可缓解H9c2心肌细胞损伤,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其最佳配比为2∶1,二者配伍可以通过影响TRP基因,特别是TRPM8,调节肌质网中FKBP1B与RyR2基因以及线粒体中ROS水平,纠正Ca2+紊乱,从而保护心肌免受损伤.

    铁棒锤诃子安全治疗指数减毒增效TRP靶点

    眼镜蛇药材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张彬杨晨蔡媛谭群英...
    1050-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眼镜蛇性状、鉴别、检查等项目,建立眼镜蛇特异性鉴别方法,完善眼镜蛇药材地方标准,探讨其列入行业、地方或国家标准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眼镜蛇、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等共3科6属8种23条蛇类,对眼镜蛇进行外观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通过比对GenBank数据库中收集蛇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设计眼镜蛇特异性引物,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考察与验证;测定了眼镜蛇水分、灰分、浸出物等检查项目,完善眼镜蛇质量标准.结果 眼镜蛇外观性状鉴别要点为"颈背部具眼镜状白色斑纹""腹前段有1个黑褐色横斑,横斑前有1对黑色斑点"等,显微特征有角质鳞片、表皮、横纹肌、骨陷窝、骨小管等;眼镜蛇特异性引物YJS203-F/YJS303-R能够准确鉴别出眼镜蛇及其他蛇类;16批眼镜蛇样品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平均值分别为5.71%,21.10%,0.16%,20.32%,13.16%.结论 COI基因序列能够对眼镜蛇进行特异性鉴别,该方法快捷高效、结果准确;在原有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完善了眼镜蛇药材的质量标准,为眼镜蛇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眼镜蛇聚合酶链式反应DNA分子鉴定质量标准提升市场监管

    琵琶甲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罗建蓉王诗雨蒋丽珠殷燕...
    1057-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昆虫琵琶甲多糖的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和分级沉淀法制备得琵琶甲粗多糖组分BP50、BP75和BP90,并用葡聚糖凝胶G-75进一步分离纯化BP90得琵琶甲多糖组分BP90-Ⅱ.用苯酚-硫酸法、BCA法、HPLC、凝胶渗透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和示差检测器、红外光谱法分析表征多糖结构特征;测定各组分清除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估抗氧化活性;此外,采用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初步研究琵琶甲多糖的抗炎活性.结果 多糖组分BP90的抗氧化能力最强.BP90-Ⅱ的总糖、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2.13%和11.28%.BP90-Ⅱ的红外光谱呈现多糖的典型特征吸收峰,重均分子质量为56200g·mol-1.BP90-Ⅱ是由甘露糖、鼠李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10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达74.85%.结果 显示琵琶甲多糖BP90-Ⅱ对脂多糖诱导产生的N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BP90-Ⅱ浓度为10 ug·mL-1和100μg·mL-1 时,NO抑制率分别为(14.86±1.63)%、(36.43±5.62)%.结论 琵琶甲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一定的抗炎活性,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开发价值.

    琵琶甲多糖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抗氧化抗炎

    基于"药辅合一"的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陈云艳马睿卜晓阳周凌云...
    1064-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以薏苡仁油替代微乳的油相制备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筛选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制备的最佳处方,并进行紫杉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方法 选用不同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采用水滴定法绘制出伪三元相图,筛选出最佳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通过观察成乳状态,并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筛选出最佳处方制备得到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并测定其zeta电位以及粒度分布.结果 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处方为紫杉醇10 mg,HS 15 600 mg,PEG400 200 mg,薏苡仁油200mg,包封率为(98.9±1.26)%,载药量为(0.56±0.05)%,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粒径为(35.23±1.20)nm,zeta电位为(-2.93±0.69)mV.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得到了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所得微乳外观完整均一,粒径较小,包封率高,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功能.

    紫杉醇薏苡仁油微乳含量测定

    基于1H-NMR结合GC-MS评价沉香挥发油品质

    邓诗敏朱鹏坚高田宇张艳琳...
    1070-1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树种来源的国产和进口沉香,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取挥发油前后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评价沉香挥发油品质.方法 建立1H-NMR指纹图谱,通过化学位移等信息指认代谢物,1H-NMR图谱分段积分后以峰面积为变量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建立GC-MS指纹图谱,鉴定并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以GC-MS全谱碎片信息为变量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沉香挥发油及其原药材1H-NMR指纹图谱分别指认24,20个代谢产物,GC-MS指纹图谱分别检出64,112个代谢产物,均按树种来源分为国产和进口 2类.沉香原药材经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后,倍半萜类成分相对含量上升,α-愈创木烯、沉香螺醇对沉香挥发油的分组贡献大,茅苍术醇、苄基丙酮、γ-蛇床烯对沉香挥发油的分组贡献小.结论 同一提取工艺条件下,沉香原药材树种来源可影响其挥发油品质,国产和进口沉香挥发油的质量标志物可为其品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沉香挥发油核磁共振氢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品质评价

    TAP光敏剂与乳腺癌细胞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鄢树枫王冰艳王钰坪廖晓云...
    1080-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TAP光敏剂[2,4,6-三(二甲氨甲基)苯酚酞菁锌][ZnPc(TAP)]与乳腺癌细胞DNA的结合及其降解作用.方法 探针法检测TAP单线态氧的产量及其类型;紫外光谱法研究TAP光敏剂与乳腺癌细胞DNA的相互作用并计算其结合常数;通过凝胶电泳,成像和核酸检测等方法在细胞内、外探索并分析TAP光敏剂对乳腺癌细胞DNA的降解作用.结果 TAP光敏剂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性能,其单线态氧产量丰富,能够产生显著的氢氧自由基实现光动力作用.TAP光敏剂与乳腺癌肿瘤细胞DNA存在强相互作用,其结合常数(Kdu)为3.72×106.细胞内、外光动力试验均证明TAP光敏剂能够降解乳腺癌肿瘤细胞DNA,其降解作用与光敏剂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TAP光敏剂与乳腺癌细胞DNA结合并产生显著的光动力降解作用,有助于推动TAP光敏剂在肿瘤DNA方面的应用,为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光敏剂肿瘤细胞DNA单线态氧乳腺癌相互作用

    新晶型替格瑞洛的制备、表征及溶解性能研究

    夏颖帆蒋成君
    1086-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制备替格瑞洛新晶型,优化制备工艺,同时进行表征和溶解特性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介导将替格瑞洛晶型Ⅱ转晶成一种新的晶型,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新晶型替格瑞洛进行表征.测定替格瑞洛晶型Ⅱ和新晶型在模拟胃液(pH 1.2盐酸溶液)、模拟肠液(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和30%乙醇/水溶液中溶解的平衡溶解度.结果 替格瑞洛新晶型的2θ值在5.49°,11.01°,12.48°,13.88°,16.86°,17.34°,18.21°,18.87°,19.34°,20.12°,21.29°,22.02°,22.68°,24.03°,25.44°,28.24°,31.03.处有特征吸收峰,明显区别于其他晶型.结论 在模拟胃液(pH 1.2盐酸溶液)和模拟肠液(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替格瑞洛新晶型的平衡溶解度均约为替格瑞洛晶型Ⅱ的0.89倍;在30%乙醇水溶液中,替格瑞洛新晶型的平衡溶解度约为替格瑞洛晶型Ⅱ的1.75倍.

    替格瑞洛溶解度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