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杨大伟

半月刊

1673-9957

cntptg@163.com zgxjs@163.com

010-58883874,58883764

100038

北京海淀区柳林馆南里蔡公庄禾谷园东二层楼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ournal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Products
查看更多>>本刊在科技部的直接领导下,依托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构筑专业化新技术、新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刊登科技新闻、科技信息,开展专项宣传报道,组织学术交流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轮辐式张弦梁屋盖结构施工及索张拉模拟分析

    姚宇航刘玲王秋实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某轮辐式张弦梁屋盖结构在不同施工过程以及拉索采用不同张拉方案的情况下,对结构产生的影响,本文利用MIDAS Gen软件模拟屋盖的安装和索张拉的施工流程,通过模拟研究能够准确分析各个构件在施工阶段的应变和内力。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该屋盖结构的各个构件和预应力索的张拉方案不仅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还可以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合适的施工方案可以保障施工环节的安全,并对监测工作进行预测,根据施工模拟的结果,可以确定合理和最优的施工方案,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同时为相似的项目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钢结构屋盖轮辐式张弦结构施工模拟分析索张拉施工

    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对既有建筑的影响研究

    曾有维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基坑支护设计进行优化处理,并探究其施工对临近既有建筑的影响规律,该文结合基坑基础条件,先对连续墙厚度进行优化处理,再通过变形预测探究基坑施工对临近既有建筑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墙厚度对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近接建筑物变形均具有较大影响,当连续墙厚度为1。2m时,基坑支护措施不仅具有安全性,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将该基坑的连续墙厚度设计为1。2m,同时,经变形预测,既有建筑的变形会趋于稳定,且最终累计变形值相对较小,说明基坑支护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深基坑支护设计优化既有建筑物变形预测

    河道河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

    代传花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河道河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本文对河岸带土壤进行采样,采用酸消解测定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岸带部分区域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0cm~22cm区域。研究结果为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城市河岸带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分布土壤背景值

    多数据模型在黄河灌溉地区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李九鸿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成学习是在多数据模型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在黄河灌溉地区干旱监测的课题框架下讨论了堆叠集成方法的利用,从而优化参数设置。本文通过手机黄河灌区气候数据构建样本数据,利用人工标注方式增加干旱标签,以此为基础进行模型训练。通过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堆叠集成模型,调整了决策树数量、候选特征数量和自变量数量,并评估了模型在不同配置下的RMSE水平。结果显示,决策树数量增长有利于预测结果的优化,特征选择则定位于一到三项指标,其主要受到有限自变量数据支持的限制。

    集成学习黄河灌区干旱监测随机森林堆叠集成

    码头工程淤泥质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研究

    刘栋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t级原油码头三期工程,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分析,使用FLAC3D软件构建地基处理仿真模型,探讨真空联合覆水预压技术的效果和潜力。研究显示,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与真空度提升直接相关,在抽真空初期,孔隙水压力迅速变化,随后变化速度减慢,真空度稳定时,孔隙水压力消散趋于平稳。在真空联合覆水预压起始阶段,地基迅速沉降,沉降计算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表明FLAC3D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软土地基真空联合覆水预压法加固效果FLAC3D数值计算

    高湿环境下高性能喷混凝土的改性研究及性能评估

    刘兆磊王忠清杨胜杰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八角湾国际体育中心游泳馆屋盖为工程背景,探讨了高性能喷混凝土在高湿环境下的长期性能。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配合比喷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孔隙结构演变和耐久性指标变化规律。提出了掺加聚合物乳液和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案,显著提高了喷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高性能喷混凝土长期性能环境条件改性耐久性

    抗滑桩在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时冬冬于丹丹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滑桩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滑坡灾害治理措施,其通过支撑力来增强滑坡体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控制滑坡的位移,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本文以南京市江宁方山景区某滑坡工程为例,对场地地质条件、滑坡形态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采取以抗滑桩为主的工程措施进行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对地质灾害治理施工期及竣工后长期的竖向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及桩身位移监测,验证了抗滑桩作为主要措施在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有效性。

    抗滑桩滑坡地质灾害数值分析治理效果

    素土挤密桩对西北黄土湿陷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巫茂寅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在3种不同设计桩径、桩间距和桩长下,素土挤密桩对西北地区典型黄土湿陷性的消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素土挤密桩处理后的黄土地基在0。5m~3。5m范围内湿陷系数合格率为100%,湿陷性消除效果明显,地基承载力增大,桩体压实度满足规范技术要求,可以为该地区素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提供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检测经验。

    素土挤密桩湿陷系数地基承载力桩体压实度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研究

    杨美春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的目标函数具有非线性、不连续、高维度和强约束的特点。由于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当面对多维问题时搜索效率较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加入了动态惯性权重和动态加速常数策略,能够在迭代过程中自适应调节相关参数大小,以获得最优的搜索性能。并引入模拟退火机制,赋予搜索过程概率突跳的能力,使粒子群在进化过程中能够以一定的概率接受更差的解,以降低局部最优解产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PSO-SA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改进,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电气节能降耗光伏发电照明系统变压器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农村配网设备运行监测研究

    李鹏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农村配电网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农村配网设备运行监测。利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农村配网设备图像,对采集的农村配网设备红外图像进行去噪与分割处理,并输入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识别图像缺陷,完成农村配网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设计方法下,农村配网设备运行监测结果的误检率仅为3。70%,实际监测效果良好,表明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监测中具有巨大潜力。

    红外测温技术农村配网配网设备设备运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