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于欣

月刊

1000-6729

cmhj@bjmu.edu.cn

010-6201089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2号楼506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与痛苦容忍度和心理韧性的关系

    钟菁黄小捷王雪梅许明智...
    37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痛苦容忍度和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并根据访谈结果分为自杀风险组(98例)和非自杀风险组(32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痛苦忍受性量表(DTS)和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SC-10)分别评估患者抑郁病情严重程度、痛苦容忍度和心理韧性。结果:DTS总分与CD-RISC-10总分呈正相关(r=0。50,P<0。01),MINI自杀模块总分与DTS总分和CD-RISC-10总分呈负相关(r=-0。34、-0。34,均P<0。01)。痛苦容忍度对自杀风险有直接效应(β=-0。26,P<0。05),心理韧性在痛苦容忍度与自杀风险间有中介效应(β=-0。13,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5%。结论:痛苦容忍度水平越低的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可能越高,心理韧性可能在痛苦容忍度与自杀风险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抑郁症痛苦容忍度自杀风险心理韧性中介效应

    首发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快感缺失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武伟丽冀紫阳张清清辛通通...
    383-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快感缺失特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选取106名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障碍患者,采用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HAPS)评估快感缺失程度、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状,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BSI)评估自杀意念,若BSI第4和第5条目均为0分,则为无自杀意念,将研究对象分为有自杀意念组(66例)和无自杀意念组(40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SHAPS得分与HAMD得分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PS得分与BSI得分呈正相关(r=0。70,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快感缺失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2。34,95%CI:1。58~3。47,P<0。001)。结论:快感缺失可能部分独立于其他抑郁症状,是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之一。

    抑郁障碍快感缺失自杀意念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的定性研究

    宇虹周郁秋孙玉静李国华...
    38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的主要内容,探讨其风险感知的特征与变化。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首次发病、首次复发和多次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共计纳入23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患者PANSS得分均低于60分。所有资料按照定性研究中的Colaizzi分析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风险感知包括4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易感性(整体认识片面模糊、从乐观到客观的转变),预警症状(动态提升、家属帮助患者识别),危险因素(缺乏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复发的关系、服药与复发关系的动态认识)和后果风险感知(照护负担和经济负担、社会功能受损及适应不良、影响公共安全、自身健康风险)。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风险的感知内容较为丰富,且整体复发风险感知水平较低。

    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感知定性研究

    孤独症虚拟现实技术干预研究进展(综述)

    方钰林文豪孙晓花赵圆...
    394-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2014-2022年发表的虚拟现实(VR)技术干预孤独症儿童的相关文献,表明这些研究中不同的VR系统对孤独症的不同症状有所改善,指出VR术在干预孤独症儿童方面存在可行性。

    孤独症虚拟现实干预综述

    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女性患者的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及相关因素

    白璐房玉英贾冬梅陈慧慧...
    400-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女性患者的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甲生殖医院就诊的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女性患者503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IUS-12)、生育压力量表(FP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FPI包含社会关注、性关注、关系关注、父母角色的需要、拒绝无子女的生活方式5个维度。结果:IUS-12总分为28(13,60)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已有孩子、有焦虑症状及社会关注、性关注、父母角色的需要得分与IUS-12总分正向关联(β=0。11、0。19、0。21、0。13、0。25),拒绝无子女的生活方式得分与IUS-12总分负向关联(β=-0。18)。结论: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女性患者的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是否已有孩子、社会关注、性关注、父母角色的需要、拒绝无子女的生活方式相关。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生育压力焦虑抑郁

    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痛苦现状及相关因素

    王恒旭李超凤郑明香袁甜...
    407-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痛苦现状及相关因素,探讨其与自我同情和情绪抑制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晚期妇女214名,采用蒂尔堡妊娠痛苦量表(TPDS)、自我同情量表(SCS)、情绪抑制量表(EIS)分别测量妊娠晚期孕妇的妊娠痛苦状况、自我同情以及情绪抑制水平。结果:214名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痛苦平均得分为(26。7±4。9),妊娠痛苦水平为中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痛苦总分与爱人陪护情况(β=-0。15)、陪伴产检次数(β=-0。24)-和自我同情总分(β=-0。12)负向关联,与孕周(β=0。14)、并发症(β=0。15)、及情绪抑制总分(β=0。17)正向关联(均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妊娠痛苦,可能与孕周、并发症、爱人陪护情况、陪伴产检次数、自我同情水平及情绪抑制等因素有关。

    妊娠痛苦自我同情情绪抑制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面对患者死亡情感体验的定性研究

    孙萌岳鹏何茵王国艳...
    41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探究存在替代性创伤反应的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的研究设计,选取ICU存在替代性创伤反应(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各因子及总分超过理论中值)的责任护士 16例,对其个体生活的参考框架、自我能力、自我资源、心理需求与认知图式和意象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感体验归纳为应激刺激下的自我防御和持续浸润后的情感内耗2个主题,其中应激刺激下的自我防御包括无意识的短暂封闭和个人化的情绪反应;持续浸润后的情绪内耗包括镜像复制患方情绪、尸体料理触发终结感、安慰家属束手无策、难以避免承担责任、消磨职业的归属感以及家庭成员关系严峻。结论:本研究总结了 ICU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双重情感体验,即应激刺激下的自我防御和持续浸润后的情感内耗。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死亡定性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社区5类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现状

    白银霞仝璐刘肇瑞严洁...
    419-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描述内蒙古自治区社区5类精神障碍终生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现况,为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自治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12 315名,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调查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进食障碍等5类精神障碍及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现况,以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5类精神障碍中,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终生患者咨询率为18。7%,治疗率为10。2%,患者接受非医务工作者治疗的比例最高(31。4%),其次是接受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治疗;患者中有1。1%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有2。5%的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要广泛开展正确求医的健康教育。

    精神障碍卫生服务咨询率治疗率现况调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

    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学科研论文写作讲习班(第16期)通知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425页

    老年人孤独感与互联网使用和躯体健康的关系

    吴怡萱唐丹王大华
    426-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与孤独感的关联及躯体健康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选取其中8 260名老年人,采用孤独感短版量表(UCLA-3)测量孤独感、互联网使用情况测量是否使用互联网和用途(潜在类别分析将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分为多功能均使用组、信息获取组和沟通交流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慢性病状况测量躯体健康状况。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UCLA-3得分低于未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β=-0。08);多功能均使用组的UCLA-3得分低于信息获取组和沟通交流组(β=0。06、0。12)。两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躯体健康在是否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功能使用方式与孤独感的关联中起调节作用(均P<0。05)。结论:互联网使用有助于老人缓解孤独感,多种互联网功能的使用对降低孤独感具有累积效果,但互联网使用和老人孤独感的关系可能因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老年人互联网孤独感躯体健康互联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