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广东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耐药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本试验于2020-2022年从广东地区采集101份疑似RA感染病死鸭、鹅的肝脏、心脏、脑等组织,对采集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通过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及PCR鉴定分离株.对分离鉴定为RA的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并使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和相应的耐药基因检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进行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分离菌在含5%新生牛血清的TSA平板培养后可见圆形、稍突、表面有光泽、乳脂状小菌落,革兰染色镜检为阴性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不发酵碳水化合物,氧化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西蒙氏枸椽酸盐、蛋白胨水、MR试验、VP试验、H2S阴性,部分菌株能液化明胶和产生尿素酶.经PCR鉴定ompA基因阳性,本试验共分离得到51株RA.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共检测到5种血清型,分别为血清1、2、4、11、18型,分析不同宿主来源的分离株血清型发现,血清18型仅在鹅上检测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选择的25种药物中,RA对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大观霉素、头孢噻呋和头孢拉定6种药物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性最为严重,其中,对β-内酰胺类大部分药物耐药率在50.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在80.0%以上.多重耐药统计结果显示,三重及以上耐药性菌株高达96.08%.分析不同宿主来源耐药性发现,鹅源RA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4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鸭源,其余药物鸭源和鹅源差异不明显.对15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其中 blaCTX-M、aph(3')Ⅱ a、qnrB、qnrS、floR、tetM、ermF 基因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 70.59%、68.63%、76.47%、96.08%、88.24%、82.35%和 96.08%.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耐药基因aph(3')Ⅱa与新霉素、链霉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耐药基因ermF与阿奇霉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耐药基因tetX与多西环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51株RA,分离株对多种药物耐药,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广东地区制定RA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