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蛋白桑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徐晓峰何至远董虹
    66-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树浑身都是宝",桑白皮、桑枝桑叶、桑葚,乃至桑树的寄生物——桑寄生,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桑葚和桑叶还可供人类食用,是药食同源的代表性植物.此外,大量研究发现桑树可开发作为畜禽饲料.在1998年,国内研究人员从全国28个桑树地方品种中选育出了一种具备杂交优势的饲料桑,并命名为"蛋白桑"或"饲料桑".蛋白桑生命力顽强,生长快速,营养成分丰富,且有良好的药用、饲用及生态价值,具备良好的饲料开发资源与利用前景.与此同时,蛋白桑可以调控多种畜禽的营养代谢过程,改善肉品质,并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本文重点对蛋白桑作为畜禽饲料的优势以及在生产中应用效果的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应用蛋白桑提供理论支持.

    蛋白桑饲料桑叶畜禽养殖

    猪β-防御素129和114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李菊黄晓刚韩贝贝刘松柏...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β-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体内的高度保守的小型阳离子肽,具有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并在先天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猪β-防御素 129(Porcine β-Defensin 129,pBD129)和猪β-防御素 114(Porcine β-Defensin,pBD114)广泛分布于猪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它们除抵抗病原微生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外,还对猪的繁殖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pBD129 和pBD114 在公猪附睾中有较高的表达量,并参与精子的成熟、运动和受精过程,对雄性动物的精子功能和受精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pBD129 和pBD114 在猪体内的表达分布情况、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以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pBD129 和pBD114 的功能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pBD129pBD114免疫繁殖

    脂滴功能及其与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关系研究进展

    高志刚杜立银关洪玉贾振伟...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滴不仅是真核细胞内贮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等中性脂质的重要细胞器,也是细胞代谢和细胞器质量控制的中心调控者,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类固醇激素合成、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以及生物膜结构形成等过程的调控.目前认为脂滴合成于内质网,并以出芽的方式进入细胞质.脂滴是呈动态分布的细胞器,其数量、大小以及分布受细胞获得营养物质和代谢状态影响.众所周知,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含有脂滴,且卵母细胞中含有足够数量的脂滴与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脂滴在胚胎附植着床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卵母细胞中脂滴含量较低的哺乳动物,维持适量的脂滴对早期胚胎发育也很重要.因此,本文综述了脂滴的合成与分布,分析了脂滴的主要功能,重点阐述脂滴在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期间的关键作用,并讨论脂滴卵母细胞和胚胎内脂滴含量与胚胎滞育持续时间的关系,以期为通过调控脂滴代谢而增强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能力,进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脂滴功能卵母细胞成熟胚胎发育

    选择性剪切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赵亚楠吴思雯沙倩倩梁兴伟...
    88-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胚胎发育是生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整个过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选择性剪切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不仅影响胚胎发育中的结构变化,而且在细胞命运决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选择性剪切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然而对早期胚胎发育中选择性剪切的描述一直是有限的,选择性剪切仍面临着许多需要深入研究和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已有的选择性剪切机制及调控元素进行综述,讨论选择性剪切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剪切作用和应用前景,如影响早期胚胎器官发育和组织分化,通过动态剪接体的变化控制体外全能/多能干细胞的转变等,为深入了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提供参考,并为未来针对人类胚胎或组织再生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选择性剪切调控胚胎发育mRNA

    饲喂模式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元凤江凤霞敖翔范明东...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饲料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大幅提高了生猪养殖成本,导致养猪业持续处于深度亏损状态,猪场如何增效降本迫在眉睫.饲料成本约占养猪生产成本的 70%,合理的饲喂模式可以减少饲料浪费,节约饲料成本,已成为猪场增效降本的关键.本文从饲喂模式影响猪生长性能、猪的采食行为以及胴体质量等方面,对饲喂模式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饲喂模式生长性能

    利用转线粒体细胞模型验证鸡线粒体基因单倍型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刘汶胡亚宁赵兴波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量代谢对鸡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细胞能量代谢平衡由细胞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共同调节.然而,不同线粒体DNA单倍型与细胞核互作对鸡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以DF-1 细胞为细胞核供体,芦花鸡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与婆罗门鸡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为线粒体供体构建转线粒体细胞,旨在分析相同细胞核背景下不同线粒体DNA单倍型对能量代谢的调控.结果表明,与DF-1 比对时,芦花鸡细胞线粒体DNA比婆罗门鸡细胞线粒体DNA错义突变的数量更多,保守性更低.芦花鸡转线粒体细胞与婆罗门鸡转线粒体细胞的氧化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低于DF-1 细胞,而糖酵解水平有升高趋势,与原代细胞结果相反.此外,转线粒体细胞的相对ROS含量均高于DF-1 细胞.综上所述,线粒体DNA单倍型间差异导致的核质互作可以不同程度影响细胞氧化磷酸化功能和糖酵解水平.本研究为线粒体基因组和细胞核基因组的互作提供了直接证据,为杂交育种方案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线粒体单倍型转线粒体细胞能量代谢核质兼容性

    自主研发奶牛85K液相芯片基因型准确性及填充效果研究

    贺巾锋张琪郑伟杰麻柱...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基因组SNP育种芯片是实施奶牛基因组选择的必要工具,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育种芯片依赖进口且遗传标记位点未涵盖我国奶牛群体特定遗传背景.本研究作者自主研发了基于靶向捕获测序技术的奶牛85K液相芯片,包含84 560个SNP位点,芯片设计同时考虑商业化芯片及我国奶牛群体重要性状功能基因信息.本研究旨在验证自主研发 85K液相芯片的SNP位点分型准确性及基因型填充准确性,为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中国农业大学构建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17 868头),对验证群体(157头)分别采用 50K、80K、150K商业化芯片及 85K液相芯片进行基因型检测,比较分析检出率及基因型准确性;将 85K基因型数据填充至 3 款商业化芯片密度水平并比较分析填充准确性.研究发现验证群体的 85K芯片检出率为 98.70%~99.17%,与商业化芯片的共有位点基因型一致性为 98.46%~99.39%;填充位点基因型一致性为 96.81%~99.14%、相关性R2 为 99.65%~99.83%、剂量相关性DR2 为 95.20%~98.19%;验证结果表明:85K液相芯片与 3 款商业化芯片相互填充的一致性(96.35%~97.89%)、相关性R2(98.66%~99.81%)、剂量相关性DR2(96.11%~97.73%)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 85K液相芯片可以用于我国奶牛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扩大及青年公牛、核心群母牛及生产群母牛的基因组遗传评估.

    奶牛育种芯片液相捕获测序基因型填充基因组选择

    淮南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不同发育阶段的甲基化差异基因筛选

    陈俊峰王璟靳玮柴进...
    112-117,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河南省地方品种淮南猪与引进品种大白猪背最长肌的甲基化,筛选影响背最长肌发育的候选基因.对淮南猪、大白猪胚胎期第 38、58、78 天和出生后第 21 天 4 个发育阶段的肌肉组织开展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比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在胚胎期第 78 天有 2 个信号通路CpG甲基化出现极显著差异,分别是黏着斑(ssc04510: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P=0.004)、Ras相关蛋白 1 信号通路(ssc04015:Rap1)(P=0.014);胚胎期第 58 天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ssc04512:ECM-Receptor Interaction)等信号通路也存在CpG甲基化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88);筛选了黏着斑信号通路的Rap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 1(Rap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1,RAPGEF1)、层粘连蛋白γ3 亚基(Laminin Subunit Gamma 3,LAMC3)、小鼠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3(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Akt3)作为候选基因.综上,淮南猪与大白猪胚胎期第 78 天甲基化存在显著性差异,筛选到的 3个候选基因分别通过诱导肌细胞的分化、调节肌细胞生长等生物学功能影响肌肉发育.

    甲基化差异肌肉发育淮南猪大白猪

    基于全基因组SNPs对太行鸡保种群保种效果的评价

    李德娟朱迪张浩王宇哲...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低深度重测序技术及相关分析方法对 2 个太行鸡保种群的保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天凯和宁晋保种群的多态性标记比例分别为 83.26%和 84.45%;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 0.256、0.260 和 0.259、0.263,表明 2 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连续性纯合片段值计算近交系数,2 个群体分别为 0.053 1 和 0.048 7,天凯群体显著高于宁晋群体;亲缘关系分析显示,天凯群体中存在亲缘关系为全同胞的个体.2 个群体遗传相似系数为 0.795,此值偏低,遗传距离为 0.230,此值偏大,说明 2 个保种群遗传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推测可能与天凯保种场在进行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采用了不完善的方案而导致全同胞个体进入保种群有关.遗传结构、PCA和种系发生分析等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表明利用低深度重测序技术可更全面地评价保种效果.根据结果,建议天凯保种场重新组建保种群,制定科学的保种方案.

    太行鸡保种群体遗传多样性保种效果评价连续性纯合片段

    7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因果突变位点在西门塔尔牛中分布特征及与乳成分性状关联分析

    董瑞兰郭建华王源李美玉...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门塔尔牛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型品种,探究牛肉脂肪代谢相关基因与乳成分之间的关系,对该品种的双向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 213 头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选择 7 个与牛肉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SREBP1、FABP3、FABP4、MC1R、LXR-α、FASN和GH,对已报道的因果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乳成分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ABP3、FASN和GH基因处于中度多态性(0.25<PIC<0.5),其余基因均为低度多态性(PIC<0.2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FABP3基因GG型的乳糖率比CC型高 3.35%(P<0.05);此外,MC1R、FASN、GH基因的因果突变位点分别与西门塔尔牛乳脂率和乳糖率、尿素氮、体细胞数性状显著关联(P<0.05).由以上可知,7 个与牛肉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因果位点在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均有多态性,并且有 5 个因果位点与乳成分性状显著相关,根据生产需要可以作为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双向选育的分子标记.

    西门塔尔牛分子标记乳肉兼用型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