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杨志寅

月刊

1674-6554

xwyxbjb@163169.net

0537-3616263

272067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济宁医学院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卫生部优秀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协会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本刊是亚洲行为医学领域惟一学术期刊,也是中国首份以脑科学命名的学术期刊。适合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及各类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脾止动汤对Tourette综合征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纹状体多巴胺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影响

    李钰萍薛小娜陈自佳王道涵...
    48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健脾止动汤对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法建立T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泰必利组,每组10只,另取体质量相匹配的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中药组、泰必利组大鼠分别给予健脾止动汤(1.6 g/100 g)和硫酸泰必利混悬液(2.1 mg/100 g)灌胃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持续4周.采用自主活动程控仪监测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纹状体DA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2,VMAT2)以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4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比较,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184.354,P<0.001).灌胃1~4周,模型组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中药组和泰必利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且中药组和泰必利组在灌胃1~4周的自主活动次数均较造模后减少(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组大鼠纹状体的α-syn(H=29.098)、DAT(F=54.632)及VMAT2(H=18.98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药组和泰必利组大鼠α-sy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0.39(0.36,0.51),0.39(0.36,0.50),0.62(0.50,0.70)](均P<0.05);中药组DAT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且低于泰必利组[(0.37±0.06),(0.26±0.07),(0.49±0.09)](均 P<0.05),VMAT2 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4组大鼠纹状体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370,P<0.001).模型组 DA 水平高于对照组[(7.65±0.72)ng/L,(3.71±0.59)ng/L;P<0.05];中药组[(3.92±0.81)ng/L]、泰必利组[(4.40±0.53)ng/L]的DA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中药组和泰必利组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止动汤可改善TS模型大鼠的抽动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α-syn过度释放、提高DAT及VMAT2表达、改善DA突触囊泡循环,从而降低大脑突触间隙内的DA水平有关.

    Tourette综合征α突触核蛋白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多巴胺转运蛋白健脾止动汤

    缝隙连接蛋白43在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陈金梅王喻王洁罗雪莲...
    487-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海马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 60只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正常组、卒中组、抑郁组、PSD组、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组.采用内皮素-1注射法建立卒中模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PSD组大鼠在卒中造模第7天给予CUMS及孤养.CBX组在PSD造模第14天给予腹腔注射CBX(20 mg/kg).采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RT-PCR 检测大鼠组织海马 Cx43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Cx43、caspase-3、Bax、Bcl-2 的蛋白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为学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1)5组大鼠糖水偏爱率及穿格次数比较,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显著(F交互=35.57,111.43,均P<0.05).在术后28 d,抑郁组、PSD组糖水偏爱率及穿格次数均低于卒中组(均P<0.05),CBX组糖水偏爱率、穿格次数均低于PSD组(均P<0.05).(2)5组大鼠Cx43 mRNA、Cx43蛋白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57,64.56,均 P<0.05).抑郁组[(0.59±0.05),(0.69±0.08)]与 PSD 组[(0.61±0.07),(0.63±0.12)]Cx43 mRNA 及 CX43 蛋白水平均低于卒中组[(1.01±0.03),(1.05±0.08)](均 P<0.05).CBX 组 Cx43 mRNA 及 Cx43 蛋白水平[(0.30±0.01),(0.37±0.09)]均低于PSD组(均P<0.05).(3)5组大鼠caspase-3、Bax、Bcl-2的蛋白水平及Bcl-2/Bax、细胞凋亡率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40,90.27,47.42,159.99,115.21,均 P<0.05).卒中组[(0.44±0.06),(0.54±0.07),(29.16±5.03)]与抑郁组[(0.45±0.07),(0.59±0.09),(27.00±4.93)]caspase-3、Bax蛋白水平、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组[(0.21±0.08),(0.33±0.07),(4.83±3.18)](均P<0.05),卒中组[(0.80±0.04),(1.51±0.20)]与抑郁组[(0.60±0.09),(1.03±0.09)]Bcl-2 蛋白水平及 Bcl-2/Bax均低于正常组[(1.04±0.13),(3.14±0.38)](均 P<0.05).PSD 组 caspase-3、Bax 蛋白水平、细胞凋亡率[(0.76±0.05),(0.84±0.02),(44.50±3.83)]均高于卒中组与抑郁组(均 P<0.05),PSD 组Bcl-2 蛋白水平、Bcl-2/Bax[(0.50±0.14),(0.59±0.17)]均低于卒中组与抑郁组(均 P<0.05).CBX组 caspase-3、Bax 蛋白水平、细胞凋亡率[(1.03±0.10),(1.02±0.05),(56.00±4.81)]均高于 PSD 组(均 P<0.05).CBX 组 Bcl-2 蛋白水平、Bcl-2/Bax[(0.26±0.08),(0.25±0.08)]均低于 PSD 组(均 P<0.05).结论 PSD模型大鼠海马Cx43表达下调,可促进细胞凋亡发生,进而加重抑郁行为.

    卒中后抑郁缝隙连接蛋白43凋亡海马大鼠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家庭干预对强迫症的疗效研究

    陈莹聂小伟丁丽君
    494-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家庭干预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对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门诊就诊的强迫症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3)和对照组(n=15).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行CBT联合家庭干预治疗,对照组仅针对患者进行CBT治疗.分别在基线、干预结束后、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席汉氏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SDS)评估患者的功能损害情况,强迫症家庭顺应行为量表调查员评定版(family accommodation scale for OCD interviewer-ra-ted,FAS-IR)评估家属的家庭顺应行为发生情况.以Y-BOCS量表、SDS量表和FAS-IR量表分数在每个观察时间点上的分数变化为结局指标.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Y-BOCS评分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显著(F=4.748,P<0.05).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结束后1个月Y-BOCS评分[(20.63±5.23)分]低于基线期[(27.23±5.12)分]和干预结束后[(24.85±5.94)分](均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Y-BOCS评分[(16.85±4.62)分]低于基线期、干预结束后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均P<0.05);对照组干预结束后3个月Y-BOCS评分[(20.93±7.51)分]低于基线期[(25.93±4.68)分]、干预结束后[(25.53±6.57)分](均P<0.05).(2)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显著(F=54.88,P<0.01).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结束后SDS评分低于基线期(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SDS评分低于基线期和干预结束后(均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SDS评分低于基线期、干预结束后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均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的SDS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FAS-IR评分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显著(F=20.285,P<0.01).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结束后FAS-IR评分低于基线期(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FAS-IR评分低于基线期和干预结束后(均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FAS-IR评分低于基线期、干预结束后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均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的FAS-IR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T治疗联合家庭干预有助于提高强迫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功能损害和降低家庭顺应行为的发生,为强迫症的家庭干预提供依据.

    强迫症家庭干预认知行为治疗疗效

    睡眠呼吸障碍儿童警觉性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贺晔韩慧杰法明王超群...
    500-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儿童警觉性注意功能及行为学变化.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选取SDB儿童(SDB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各30名.所有被试均进行可持续性的操作测试(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AX)(Go/Nogo任务)及行为学检测,测量F3、Fz、F4导联cue/uncue条件下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CNV)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通过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SDB组与对照组对比,正确个数、反应时间、虚报个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SDB 组 F3、Fz、F4 导联 cue-CNV 潜伏期[F3:618.00(582.50,644.50)ms,Fz:603.00(579.50,634.00)ms,F4:(606.87±25.07)ms]长于对照组[F3:(508.47±25.82)ms,Fz:502.00(470.00,520.50)ms,F4:514.00(487.00,536.50)ms].SDB 组 F4 导联 cue-CNV 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B组F3、Fz导联uncue-CNV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DB儿童注意任务过程中表现出右侧脑区激活,CNV潜伏期延长可能为临床早期评估警觉性注意功能障碍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标志物.

    睡眠呼吸障碍事件相关电位学龄期儿童警觉性注意关联性负变

    伴右向左分流隐源性卒中患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唐素娟吴庆文李玲儿李道静...
    505-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人群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发病风险,为CS的准确和高效预测提供解决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神经内科治疗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阳性的289例RLS人群的临床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史、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和治疗等.使用机器学习train_test_split()函数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比例为8∶2.采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人工神经网络、梯度提升、极限树和自适应增强等算法构建RLS人群CS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混淆矩阵、精确率、召回率、准确率、F1值、校准曲线、决策曲线等综合评估模型性能.性能最优的模型使用特征重要性和SHAP值进行可解释性分析.使用SPSS 25.0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两模型间AUC的差异.结果 289例RLS人群发生CS 166例(57.5%),非CS 123例(42.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S患者D-二聚体、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生化指标高于非CS患者(均P<0.01);训练集与测试集各变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测试集进行CS风险预测,随机森林模型取得了最高的AUC(0.885)、精确率(0.806)、召回率(0.879)、准确率(0.810)以及F1得分(0.841).校准曲线显示随机森林模型最接近参考线,决策曲线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更大的净受益.可解释性分析显示高风险因素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体质量指数以及年龄.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的预测工具表现出色,在预测RLS人群CS风险方面准确性较高.

    隐源性卒中右向左分流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随机森林模型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署名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512页

    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对青少年首次抑郁发作患者自伤行为的影响

    王源莉吕培培刘文豪李淑英...
    513-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与青少年首次抑郁发作患者自伤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就诊的青少年首次抑郁发作患者110例.依据是否伴有自伤行为,分为不伴自伤组(n=54)和伴自伤组(n=56).采用一般临床资料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简易应对方式(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90 项症状清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 2 组患者进行评估.运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入组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中56例(50.9%)存在自伤行为.伴自伤组与不伴自伤组在ASLEC[(51.04±5.99)分,(48.02±6.86)分]、亲密度[(3.70±1.85)分,(4.59±1.60)]、情感表达[(3.84±1.80)分,(4.69±1.96)分]、积极应对方式[(15.84±5.85)分,(18.22±4.84)分]、消极应对方式[(12.50±3.23)分,(11.06±3.64)分]、HAMA[(20.63±2.86)分,(19.48±2.55)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2.72,2.36,2.32,-2.20,-2.21,均 P<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生活事件(B=0.079,OR=1.083,95%CI=1.008~1.163,P=0.030)、消极应对方式(B=0.173,OR=1.188,95%CI=1.033~1.367,P=0.016)、HAMA(B=0.225,OR=1.252,95%CI=1.057~1.482,P=0.009)为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亲密度(B=-0.264,OR=0.768,95%CI=0.593~0.995,P=0.046)、积极应对方式(B=-0.092,OR=0.912,95%CI=0.834~0.997,P=0.044)为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青少年首次抑郁发作患者自伤行为可能与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早期不良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有关.

    抑郁发作自伤行为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应对方式青少年

    本刊中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冯学泉
    518页

    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群认知功能受损及其归因的潜在剖面分析

    苏丽明张晨王晓艳黄诚...
    519-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社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群认知功能受损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7月,采用多阶段抽样选取湖州市社区MCI老年人393例,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老年抑郁量表等开展调查.基于被试认知功能受损特征,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进行MCI的类别挖掘,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类别间影响因素.统计软件为SPSS 26.0.结果 社区MCI老年人可分为普通型轻度受损组、视空间执行功能障碍型混合受损组、陈述性记忆功能障碍型受损组及高危型严重受损组,MoCA得分对应为(23.10±0.96)分、(21.87±0.92)分、(20.43±0.93)分和(19.00±0.00)分;睡眠质量得分对应为 6.00(4.00)分、7.00(6.00)分、7.00(6.00)分、10.00(3.00)分;抑郁症状评分分别为 4.00(4.00)分、4.00(5.00)分、6.00(5.00)分、8.00(3.00)分.以普通型轻度受损组为参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运动习惯、睡眠质量、抑郁症状、慢性病数量及服药数量对3种潜在类别影响显著,其中,女性、高龄和从不/不规律运动是共性因素;低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分别正向预测视空间执行功能障碍型混合受损组及陈述性记忆功能障碍型受损组(B=0.82,0R=2.27,95%CI=1.26~4.08;B=1.12,OR=3.06,95%CI=1.36~6.91);低睡眠质量、抑郁症状、慢性病数量及服药数量显著预测高危型严重受损组(B=4.13,OR=62.32,95%CI=1.71~>999.99;B=3.31,OR=27.49,95%CI=1.37~549.99;B=1.20,OR=3.32,95%CI=1.06~10.41;B=0.80,OR=2.22,95%CI=1.04~4.71).结论 社区MCI老年人存在4种潜在类别,并在认知损害特征及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类别间差异.社区医护人员应依据类别特点细化评估,制定精准化管理方案,以延缓认知衰退.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潜在剖面分析社区分类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大学生网络成瘾:负性认知偏向和情绪调节困难的多重中介作用

    林岩侯小雯张婧婧张国华...
    527-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负性认知偏向和情绪调节困难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2022年9月,使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1 762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4.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使用AMOS 23.0构建多重中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评分为34.00(28.00,40.00)分,负性认知偏向评分为42.00(34.00,50.00)分,情绪调节困难评分为26.00(20.00,32.00)分,网络成瘾评分为36.00(28.00,46.00)分.(2)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负性认知偏向、情绪调节困难以及网络成瘾彼此间均呈正相关(r=0.343~0.626,均P<0.01).(3)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总间接效应为0.402(95%CI=0.354~0.451).负性认知偏向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网络成瘾中的间接效应值为0.253(95%CI=0.200~0.305),占总间接效应62.94%(0.253/0.402);情绪调节困难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网络成瘾中的间接效应值为0.052(95%CI=0.033~0.076),占总间接效应12.93%(0.052/0.402);负性认知偏向和情绪调节困难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网络成瘾中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97(95%CI=0.068~0.131),占总间接效应24.13%(0.097/0.402).结论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且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分别受到负性认知偏向、情绪调节困难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网络成瘾负性认知偏向情绪调节困难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