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青少年饮食节律和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关联,为改善青少年不健康行为习惯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12月,采用立意抽样与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沈阳市、徐州市、深圳市、太原市、南昌市、郑州市、重庆市、昆明市8个城市的城区和农村分别选取1所初中和1所高中,共22 868名在校初中和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评估青少年饮食节律,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定抑郁症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饮食节律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并按照性别和体力活动水平进行分层分析青少年饮食节律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4.4%.不同性别、体力活动水平、饮食节律紊乱程度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7.51,105.02,3 282.50,P值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学习负担、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以饮食节律低紊乱组为参照,青少年饮食节律中紊乱组(OR=2.63,95%CI=2.45~2.83)、高紊乱组(OR=6.38,95%CI=5.93~6.86)与抑郁症状均呈正相关;按性别分层后,男生和女生饮食节律中紊乱组(男:OR=2.62,95%CI=2.37~2.89;女:OR=2.67,95%CI=2.40~2.97)、高紊乱组(男:OR=5.74,95%CI=5.19~6.35;女:OR=7.11,95%CI=6.40~7.89)与抑郁症状均呈正相关;按体力活动水平分层后,低、中等及以上体力活动水平青少年饮食节律中紊乱组(低体力活动:OR=2.91,95%CI=2.58~3.29;中等及以上体力活动:OR=2.50,95%CI=2.28~2.74)、高紊乱组(低体力活动:OR=6.51,95%CI=5.94~7.13;中等及以上体力活动:OR=6.18,95%CI=5.47~6.97)与抑郁症状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饮食节律与体力活动水平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以中等及以上体力活动水平且饮食节律低紊乱组为参照,低体力活动水平且饮食节律中、高紊乱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更高(OR值分别为1.50,3.90,95%CI分别为1.39~1.61,3.63~4.19,P值均<0.01).结论 饮食节律紊乱与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正向关联.规律性膳食行为、增加体力活动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