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学校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学校卫生

执行总编:陶芳标

月刊

1000-9817

xwbjb@cjsh.org.cn

0552-2054276,2074779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中国学校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国家级学术类科技期刊,是一本指导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杂志。主要内容为普及学生卫生保健科学知识,交流与推广国内外有关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智力开发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介绍学校卫生医师、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术,刊登有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报告,学校健康教育、营养指导,卫生监督监测、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经验与综述等。本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4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全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被评为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期刊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视远视储备应用促进近视预防关口前移

    何鲜桂李仕明
    913-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远视储备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基于远视储备进一步前移关口,实施更精细预防,对扭转重治轻防局面、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的国家健康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介绍了远视储备的概念、远视储备预测近视发生的能力以及检测方法,阐述了远视储备参考值的制定和应用,并提出了基于远视储备的分类预防管理策略,以期为促进近视预防关口前移提供参考思路和方向。

    近视视力,低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

    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南及学校午餐制度分析

    江乐刘洋
    918-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食物供给、饮食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南和学校午餐制度存在一定差异。文章结合日本、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儿童青少年营养午餐制度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国学校午餐制度的情况,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制定科学可行的营养午餐制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膳食指南营养政策儿童青少年

    家长近视防控认知和技能与小学生健康用眼行为的关联

    章小花童敏张卫华徐加伟...
    923-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长近视防控的认知和技能水平与小学生健康用眼行为之间的关联,为开展家庭精准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0-12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8所小学一至五年级共4 979名学生,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小学生健康用眼行为及其家长对近视防控的认知与技能水平。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近视防控认知和技能与小学生健康用眼行为的关联。结果 小学生家长对近视防控的认知和技能水平较高者分别占50。97%和56。36%。认知条目中,中低年级小学生家长在"知道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知道正确的近视防控知识""知道在控制和治疗孩子近视过程中,家庭成员间要相互支持""懂得引导孩子科学正确用眼是家长的职责"条目得分上均高于高年级小学生家长(3。05±1。21,2。97±1。20;5。92±0。86,5。83±0。86;4。46±0。88,4。40±0。93;3。88±1。04,3。72±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3。39,2。00,4。87,P值均<0。05);技能条目中,不同年级小学生家长在所有条目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7。31,P值均<0。05)。认知水平中,家长在"知道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知道正确的近视防控知识""知道《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担心孩子未来的求学和就业因近视会受到影响""懂得引导孩子科学正确用眼是家长的职责"等方面得分为满分者占比较低,分别为12。71%,22。90%,19。30%,21。83%,22。47%。技能水平中,家长在"孩子做作业、读书、写字的时候提醒孩子休息眼睛""与孩子共处时会刻意回避使用手机""过去一年带孩子去医院屈光筛查的次数""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等方面满分者占比较低,分别为33。26%,15。12%,9。00%,5。36%。相对于认知而言,家长近视防控的技能对不同学段学生健康用眼行为4个维度(读写、视屏、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长)的作用更加凸显(OR=1。41~3。37,P值均<0。05)。结论 家长近视防控的认知和技能还存在薄弱环节,与小学生健康用眼行为存在关联。应强化对家长近视防控的精准健康宣教,培养小学生健康用眼行为,减少其近视的发生。

    近视认知行为回归分析学生

    新疆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现况

    李小龙李宁阿依努·努拉厚杨磊...
    928-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学生的近视现况,为学生近视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22年3-5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昌吉、塔城三地区81所学校的18 218名一至十二年级的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进行眼部检查,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地区、城乡及学段学生近视检出率差异。结果 哈萨克族中小学生有4 660名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25。6%,其中轻度近视占79。5%,中度占17。3%,高度占3。2%。女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高于男生(30。4%,20。9%)(x2=217。17,P<0。01),且不同性别间近视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6,P<0。05)。乌鲁木齐市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高于塔城地区及昌吉回族自治州学生(37。3%,29。0%,20。0%)(x2=238。36,P<0。01)。城市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高于乡村(33。8%,14。4%)(x2=881。54,P<0。01)。不同学段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56。51,P<0。01),其中普通中学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依次高于职业中学生和小学生(37。8%,31。7%,15。8%);不同学段间近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70,P值均<0。01)。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筛查性近视检出率相对较低,应根据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的分布特点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

    近视患病率回归分析学生少数民族

    北京市2019-2022年中学生高度近视及屈光度变化

    王路赵海孙冰洁夏志伟...
    93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9-2022年北京市中学生高度近视及屈光度变化,为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2022年在北京市16个区分别抽取83,83,84,84所中学,每年9-10月对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非睫状肌麻痹的电脑验光检查,最终分别纳入21 589,21 161,21 561,21 123名中学生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和x2趋势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高度近视率差异,采用年度百分比变化率(APC)评价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9-2022年女生高度近视率均高于男生(15。60%,14。59%;15。33%,14。44%;14。65%,14。17%;14。63%,13。84%),其中2019年男女生高度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P<0。05);城区中学生高度近视率均高于郊区(16。45%,13。78%;16。81%,13。00%;15。84%,13。06%;15。85%,12。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值分别为 30。18,60。43,33。92,42。23,P值均<0。05);随着年级增长学生高度近视率呈增长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674。56,608。38,655。21,676。89,P值均<0。05),初三升高一学生高度近视率增长幅度最大。2019-2022年北京市中学生高度近视率从15。09%下降至14。22%,以年均2。08%的速度下降(APC=-2。08,t=-7。99,P<0。05)。高度近视中学生屈光度 2019 和 2022年分别为-7。44(-10。25,-6。00)和-7。38(-10。00,-6。0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30,P>0。05)。结论 北京市中学生高度近视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分级分类防控策略、细化规范化防控措施,控制近视的早发、高发、重度化。

    近视屈光,眼患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学生

    广东省6~9岁小学生屈光与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

    曲亚斌王爽杨贝于水明...
    936-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9岁小学生屈光与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2 833名6~9岁小学生进行视力筛查、眼生物学参数测量和体格检查。采用x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近视率和检测指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与屈光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6~9岁小学生的筛查性近视率为16。7%,近视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x2趋势=51。58,P<0。01)。近视组身高、体重[(126。96±7。41)cm,(26。59±6。45)kg]均高于非近视组[(124。76±7。77)cm,(25。42±5。87)kg](t值分别为5。84,3。65,P值均<0。01)。6~9岁小学生等效球镜度数(SE)、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均值分别为(-0。17±1。04)D、(22。96±0。78)mm、(3。38±0。24)mm、(2。95±0。08),在不同年龄、近视程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08,119。20,41。54,133。60;935。30,184。10,73。95,498。50,P值均<0。01)。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城乡等因素后,身高与AL、CR,体重与ACD,BMI与AL、ACD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191,0。070,0。035,0。013,0。007,P值均<0。05)。将研究对象按是否近视进行分层,非近视组结果与总体相似,近视组身高、BMI与AL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6~9岁小学生中,非近视组身高、BMI和AL呈正相关,近视组未观察到类似关联,提示除体格发育因素外,更应关注环境和行为等因素对屈光发育的影响。

    屈光,眼体格检查近视回归分析学生

    上海市临汾社区2019-2023年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状况分析

    顾月蓉陈睿阳万秋萍朱成玉...
    941-94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临汾社区2019-2023年在校中小学生的筛查性近视情况的分析,从社区角度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临汾社区2019-2023年所有小学(5所)、初中(2所)6~15岁在校生进行近视筛查。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应用曲线拟合模型拟合2019,2021,2023年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随年龄增长速度模型。结果 临汾社区2019-2023年中小学生总体筛查性近视率为55。17%;初中男生和女生筛查性近视率分别为79。43%和8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2);2019,2021,2023年临汾社区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增长速度的峰值年龄逐渐前移,分别在为7岁(12。13%)、6岁(12。28%)、6岁(14。99%);2023年学生筛查性近率视增长速度在8~12岁低于2019和2021年。结论 临汾社区6~15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较高,初中女生高于男生,增长速度峰值前移,提示社区近视防控需重点关注学龄前儿童和青春期女生。

    近视患病率学生社区卫生服务

    北京市2023年幼儿和小学生近视辅助筛查方法研究

    秦冉赵金辉李婷张京舒...
    945-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3年北京市幼儿和小学生散瞳验光等眼视光检查数据,为科学选择学生人群近视辅助筛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春季学期,在北京市1个城区和1个郊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幼儿园和小学,城区选取2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使用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验光1 191名学生;郊区选取6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散瞳验光3 555名学生。检查项目包括散瞳前后验光、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身高等。结果 在各个学段,幼儿和小学生轴率比的ROC曲线下面积(幼儿园:AUC=0。89,小学低年级:AUC=0。91,小学高年级:AUC=0。89)均高于筛查性近视(幼儿园:0。87,小学低年级:0。90,小学高年级:0。8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眼轴长度的AUC值均最低(0。74,0。82,0。83),均低于轴率比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43,59。04,20。13,P值均<0。05)。裸眼视力加上轴率比后,幼儿园幼儿AUC值由0。83(95%CI=0。78~0。88)增加至0。93(95%CI=0。89~0。97),小学低年级学生AUC值由0。89(95%CI=0。86~0。91)增加至 0。96(95%CI=0。95~0。97),小学高年级学生 AUC 值由 0。91(95%CI=0。89~0。92)增加至0。96(95%CI=0。95~0。97),前后置信区间均无交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轴率比对幼儿和小学生近视辅助筛查有重要意义,应重视轴率比在相关人群近视辅助筛查中的应用。

    近视眼轴长度曲线下面积学生

    海南省汉族中小学生2005-2019年营养不良趋势分析

    左欣李颖琪赵樱樱关昌荣...
    950-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05-2019年海南省汉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变化趋势,为完善儿童青少年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海南省2005,2010,2014和2019年的32 949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为样本,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判定营养不良类型。采用x2检验、x2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005-2019年的4次调查中,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2。12%,18。80%,15。89%,9。56%,增幅为-12。56%,年平均增速为-5。82%,呈现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600。72,P<0。01),其中消瘦类型占比最高(8。87%~20。15%)。2005-2019年7~18岁各年龄组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56。44,60。04,61。48,42。49,51。81,50。81,72。86,101。34,86。38,24。81,17。72,10。38,P值均<0。01);2005-2019年4次调查中,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高于女生,2005-2014年3次调查中,乡村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高于城镇(x2值分别为92。07,35。16,25。29,29。98;64。35,4。26,6。32,P值均<0。05)。结论 2005-2019年海南省7~18岁汉族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呈逐年改善趋势,以消瘦型为主,但总体检出率仍较高,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间存在差异。应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中小学生膳食的干预,以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儿童青少年消瘦

    内蒙古大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田张秀红康兆庭高建琼...
    955-959,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内蒙古大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干预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于2023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93 647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大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大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0。2%,现在吸烟率为4。4%。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中、职高、大学、男生、非稳定家庭、住校、在家中看到有人抽烟、在学校看到有人抽烟、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抽烟、饮酒、为了高兴吸入可溶性溶剂、除咳嗽外使用止咳剂、无医生许可使用镇静药、被家长打骂、遭受校园欺凌、网络成瘾、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低自尊的学生更可能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尝试吸烟:OR值分别为 1。38,2。59,1。75,3。24,1。18,1。43,1。25,1。43,1。43,0。79,9。18,1。42,1。17,1。65,1。52,1。31,1。58,1。41,1。11,1。17;现在吸烟:OR值分别为 1。61,4。76,3。76,4。45,1。17,1。44,1。27,1。58,1。69,0。68,7。99,1。64,1。12,2。31,1。48,1。37,1。26,1。31,1。35,P值均<0。05)。父、母学历为高中以上,天天吃早餐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现在吸烟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OR值分别为0。78,0。83,0。79;0。84,0。78,0。68,P值均<0。05)。结论 内蒙古大中学生吸烟行为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其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二手烟暴露、日常行为及物质滥用、心理行为等多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无烟环境,保护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

    吸烟行为回归分析青少年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