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田子朴

双月刊

1007-4848

zgxxzz@vip.163.com

028-85422502,85422503

610041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全国性胸部及心脏血管外科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报道该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诊治经验、手术改进技术,以及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评论。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Abstract Journals》、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当前认识与策略原则

    潘文志龙愉良周达新葛均波...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疗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TEER)称为M-TEER.其具有靶点精确、植入物少;原理简单,容易经导管实现;医学原理可靠,以不变应万变的优势;并且TEER相对于外科缘对缘修复(surgical edge-to-edge repair,SEER)更有术中实时评估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的优势.对于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M-TEER应该追求更完美的手术效果,使M-TEER术后即刻MR0~1+,而对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TEER允许中度残余分流或者轻度压差,不影响患者预后并且降低并发症几率.

    二尖瓣反流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介入技术

    河南省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诊疗路径

    魏立邢文群杨洋代表《河南省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诊疗路径》编写组...
    186-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癌是河南区域高发肿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医疗负担.手术治疗在非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食管癌病灶内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浸润性,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均很高,亟需更为有效的全身综合治疗来改善预后.我们组织32家河南省各级医院,52位食管外科、肿瘤科、病理科、影像科及放疗科医师,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反复磋商和充分讨论,制定《河南省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诊疗路径》,从目标人群、患者评估、方案选择、手术时机、术后管理、器官保留、总则等7个角度提出了 7条推荐意见,供食管癌外科相关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诊疗路径

    UICC/IASLC/AJCC胸腺肿瘤第九版TNM分期解读:改变与传承

    于丰浩谷志涛茅腾许宁...
    196-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9月于新加坡落下帷幕的世界肺癌大会公布了第九版胸腺肿瘤TNM分期.新版分期基于更庞大、全面的数据库,对胸腺肿瘤的TNM分期进行了修改和验证,目的是使第九版TNM分期在更具统计学力度的同时,也拥有更强的临床可操作性.而第九版分期的推出,也必将会对胸腺肿瘤将来的临床、科研工作带来改变.

    胸腺肿瘤第九版TNM分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4年第2期封面赏析

    刘雪梅
    202页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解读

    孙芹田伟帆罗婷婷俞静...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23年9月19日发布《全球高血压报告》.该报告系统总结了各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死亡率、诊断以及治疗情况,阐明了各国高血压的管理现状,同时就如何管理高血压给出了一系列建议,为各国优化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通过对相关研究及报告的总结,本文对高血压的现状、早期识别以及管理作进一步的梳理.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解读

    心血管领域Meta分析的稳健性评估

    游月媛张桂英王凌李静...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脆性指数为工具指标评估心血管Meta分析的稳健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18-2022年心血管领域Meta分析相关文献,计算脆性指数;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脆性指数与样本量、总事件数、效应值及效应值置信区间宽度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的212个Meta分析,中位脆性指数11(5,25),中位样本量10301(3384,48330)例,中位事件数360(129,1309)个.多数Meta分析选择相对危险度作为效应指标(179/212),选择Mantel-Haenszel方法(102/212)和随机效应模型(153/212);脆性指数与样本量(rs=0.56,P<0.05)和总事件数(rs=0.61,P<0.05)呈正相关关系,与效应值置信区间宽度呈负相关关系(rs=-0.52,P<0.05),与效应值大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表在高影响力综合性期刊与专业心血管期刊上的心血管Meta分析的脆性指数普遍较低,稳健性不高.在医学研究中可增加对脆性指数的报告,辅助说明P值.

    心血管Meta分析稳健性脆性指数

    虚拟临床试验应用现状及趋势

    刘懿贤郑莉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临床试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的临床试验,其突破了传统临床试验的限制,具有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减少人体试验风险等优势.随着群体药代动力学、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系统定量药理学、人工智能等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与仿真新技术的应用,虚拟临床试验医疗健康领域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将对虚拟临床试验的内涵、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初步综述,旨在为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虚拟临床试验建模与仿真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

    经手术切除肺癌肿瘤大小测量和临床T分期准确性:188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周凯邓朝强张扬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明影像学肿瘤大小(radiological tumor size,RTS)与病理学肿瘤大小(pathological tumor size,PTS)的相关性,并评估临床T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TS和PTS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临床和病理T分期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1 880例患者,男778例、女1 102例,平均年龄(57±11)岁.在整体队列中,RTS 和 PTS 分别为(19.1±13.5)mm 和(17.7±14.0)mm(P<0.001).RTS 与 PTS 呈强线性相关,Pearson 相关系数为0.897.在≤3 cm的肿瘤中,RTS平均值显著大于PTS平均值(P<0.001),而在>4 cm的肿瘤中,RTS平均值显著小于PTS平均值(P<0.05).临床与病理T分期的总体一致率为65.6%.29.4%(5/17)的患者临床分期未检出T4疾病.男性及结节内存在空腔是导致临床T分期不准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TS与PTS的相关性与实际肿瘤大小有关.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发提高临床T分期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

    肺癌肿瘤大小分期治疗策略

    无线可穿戴设备连续监测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

    梅小丽黄雨晨周健宋媛媛...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利用无线可穿戴监护设备连续监测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3年5-8月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同时利用无线可穿戴和传统有线设备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分别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比值Bland-Altman 法检验两种设备测得的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差异性和一致性;通过计算无线设备12 h内有效监护率,检验其连续监护的可靠性.结果 共纳入20例患者,其中女15例、男5例,平均年龄(46.20±11.52)岁.两种设备采集的基本生命体征数据均显著相关(P<0.001),其中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线设备测得的心率略低((d)=-0.307±1.073,P<0.001),血压((d)=1.259±5.354,P<0.001)和体温((d)=0.115±0.231,P<0.001)略高;两种设备采集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体温的比值均值分别为:0.996、1.004、1.000、1.014、1.003,各指标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和95%LoA的95%置信区间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各指标12 h内有效监护率均>98%.结论 利用无线可穿戴监护设备对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大规模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安全保障.

    无线可穿戴设备胸腔镜手术生命体征监护安全性

    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临床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王晨晗王锋胡文滕蔺瑞江...
    236-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同一医疗组收治的经剑突下入路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组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RATS组41例,男13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61±14.99)岁;VATS组38例,男14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84±15.05)岁.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RATS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高于或长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水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第1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视觉模拟评分,术后第3d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镇痛泵使用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纵隔腔引流量均优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d视觉模拟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TS经剑突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损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剑突下入路前纵隔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