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与美国血液系统抗肿瘤新药上市情况、药品特点及差异,为我国医药管理、新药研发和审评审批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网站和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及相关药品说明书,收集美国1997-2021年、我国1999-2021年批准上市的血液系统抗肿瘤新药,提取药品名称、批准类型、批准日期、加速上市注册程序、药品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等信息,并分析两国新药审评审批情况和时效性,以及不同类别药品的批准数量.结果 1997-2021年,美国共批准69个血液系统抗肿瘤新药,新分子实体和新生物制品分别为42个、27个,65个药品通过加快上市注册程序获批.1999-2021年,我国共批准36个血液系统抗肿瘤新药,化药、生物制品和中药分别为24个、11个和 1个,25个药品的获批使用加快上市注册程序.两国上市药品数量在2017-2021年明显增多,美国30个新药中26个(87%)为全球首批,我国25个新药中8个(32%)为全球首批新药,17个国外首批新药在我国的获批时间平均迟于美国6年.我国批准的血液系统抗肿瘤化药已覆盖多个作用机制靶点,与美国批准的新分子实体靶点较为接近,可用于治疗多类血液系统肿瘤;但生物制品靶点与美国相比仍较为局限,主要用于淋巴组织肿瘤,未有用于髓系肿瘤的药品,且种类较显单一.2017-2021年,我国17个批准上市且已在美国获批的血液系统抗肿瘤新药中,仅6个药品的适应证与美国相同,1个药品的适应证多于美国.结论 我国近年来血液系统抗肿瘤新药批准数量有了明显提升,多种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已用于新药审评审批,批准新药靶点类型增多,但新药审评审批时效性和国产药品的国际影响力仍有待增强,相关研发应避免靶点单一聚集,注重药品新适应证和新联合治疗方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