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唐希灿

月刊

1007-7669

xyylc_tougao@126.com

021-64511836

200233

上海市柳州路615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集中报道国内外新药的医药科技期刊,着重报道国内外新药的临床研究,介绍国内外新药的进展和动态。主要登载新药(包括老药新用)的临床试验、临床应用、药理、药物的临床药理、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与新药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拉贝隆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影响

    王楷峰田伟何建松李王坚...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米拉贝隆改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药物保持时间和下尿路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米拉贝隆组(米拉贝隆50mgqd)、托特罗定组(托特罗定2 mg bid)和对照组(安慰剂),每组14例。观察3组术后8周内膀胱灌注药物保持时间、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和排尿后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以及用药周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米拉贝隆组和托特罗定组术后4周内膀胱灌注药物保持时间、OAB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8周内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周内米拉贝隆组PVR均显著优于托特罗定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米拉贝隆组术后1~2周Qmax显著大于托特罗定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周期内,米拉贝隆组未出现头晕、口干不良反应,仅出现1例便秘,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拉贝隆能改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药物保持时间和OABSS,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影响排尿期膀胱逼尿肌收缩,安全性较好。

    米拉贝隆托特罗定膀胱肿瘤膀胱,过度活动性膀胱灌注

    瑞马唑仑对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陈琴琴胡茜陈秋红刘博文...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鼻内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2。0mg·kg-1诱导,丙泊酚4~6mg·kg-1·h-1维持,试验组给予瑞马唑仑0。3 mg·kg-1诱导,瑞马唑仑0。2~0。3 mg·kg-1·h-1维持,2组其他麻醉诱导和维持给药相同。采用硝酸甘油0。5~2。0 g·kg-1·min-1静脉泵注,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65 mmHg,手术结束后停止泵注。术中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cSO2),并在麻醉诱导前、拔管后和术后1 h检测血清S100β和白细胞介素(IL)-6浓度。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术后苏醒质量。结果 术前1 d、术后1 d和7d,2组MoCA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1 d和7d,2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降压后的rcSO2显著增高(P<0。05),且rcSO2的最大降幅显著减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拔管即刻和术后1h的S100β血清浓度显著降低(P<0。05),拔管即刻的IL-6浓度也显著降低(P<0。05)。插管即刻试验组HR和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压即刻和手术结束即刻试验组的脑电双频指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诱导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3 h疼痛和镇静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马唑仑可减少老年鼻内镜手术患者术中S100β及IL-6的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氧饱和度,但对POCD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瑞马唑仑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鼻内镜手术脑氧饱和度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的Meta分析

    谷优优张丽索艳王维清...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关于SGLT-2抑制剂与T2DM患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7项研究,共22 5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SGLT-2抑制剂不增加T2DM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OR=1。07,95%CI:0。94~1。21,P=0。29)。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SGLT-2抑制剂、干预周期、性别分层下,SGLT-2抑制剂均不增加T2DM患者泌尿系统感染风险(P>0。05)。与对照组相比,SGLT-2抑制剂显著增加了 T2DM患者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OR=4。14,95%CI:3。45~4。97,P<0。05)。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类型SGLT-2抑制剂、干预周期、性别分层下,均发现SGLT-2抑制剂显著增加T2DM患者生殖系统感染风险(P<0。01)。结论 SGLT-2抑制剂可增加T2DM患者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并未增加T2DM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糖尿病,2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Meta分析

    基于FAERS数据的莫诺拉韦安全性风险信号研究

    巢艾伦胡骏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上市后的药物警戒数据挖掘新型抗病毒药物莫诺拉韦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信号,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1季度至3季度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的莫诺拉韦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DE报告进行归纳、分析,利用报告比值比法及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法挖掘莫诺拉韦安全性风险信号。结果 从FAERS数据库中筛选出以莫诺拉韦为怀疑药物的报告共1 968份,其中1 743份报告含有不良事件,年龄主要分布于≥60岁(58。29%),报告者大部分为医疗专业人员(82。62%);共挖掘出66个PT层面的风险信号,涉及17个SOC。报告数排前6的PT均为莫诺拉韦说明书已提示,分别为腹泻、皮疹、恶心、呕吐、头晕、荨麻疹。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中的大疱性皮炎、胃肠系统疾病中的出血和各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晕厥、意识丧失等信号,未在莫诺拉韦说明书提示,目前证据尚不能完全排除和莫诺拉韦的关联性。未挖掘到致突变性、影响软骨和骨骼生长等较为关注的风险信号。结论 莫诺拉韦安全性较好,挖掘到的排名靠前的风险信号大多为说明书中已知不良反应或肺炎的相关症状,建议临床使用莫诺拉韦时注意大疱性皮炎、胃肠道出血、晕厥、意识丧失等风险。

    莫诺拉韦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危险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