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桑国卫

半月刊

1003-3734

bianjibu@newdrug.cn

010-82282300/01/29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11号楼2603室

中国新药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毒性及中药毒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于思思温苗赵剑吴彦霖...
    2038-2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步伐越走越快,中药的应用在国际上越来越受重视,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以及区分中药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是将中药更加有效应用于临床的关键.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对中药毒性进行了分级,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且其应用于人体时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药毒性分级的概念至今依旧很模糊、没有明确的标准,中药毒性的分级还需进一步探索.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越走越快,中药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国家重视,因此建立科学的毒性评价方法,是中药适应国际市场需求需要突破的瓶颈.本文对中药毒性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简要介绍中药毒性的分级情况,主要以中药的肾毒性为例,对中药的毒性评价进行综述,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药毒性的相关内容.

    中药毒性毒性评价

    大麻二酚治疗耐药性癫痫研究进展

    王继芬叶兰冯占辉
    2044-2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约7 000万人罹患癫痫,在我国癫痫患者约1 000万例.癫痫的一线治疗方案为使用抗癫痫发作药物,尽管目前不断有抗癫痫药物获批上市,然而癫痫耐药患者人数仍占癫痫患者总人数的30%.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具有抗癫痫特性的大麻素,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BD对Dravet综合征、Lennox Gastaut综合征、结节性硬化性癫痫等耐药性癫痫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广泛,安全性良好,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本文总结了耐药性癫痫发病机制和CBD治疗不同类型耐药性癫痫的疗效、机制和安全性,为临床进一步了解CBD提供参考.

    癫痫耐药性癫痫大麻二酚Dravet综合征Lennox-Gastaut综合征结节性硬化

    铁皮石斛多糖酶解法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蒋佳男何桃斌杨柳张嫩玲...
    2050-2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正交实验探究铁皮石斛多糖5种酶解法的最优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酶解法对铁皮石斛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黏度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甘露聚糖酶、葡聚糖酶分别进行酶解条件的正交实验,对照传统水提法,对不同提取工艺下多糖的得率、相对分子质量、黏度、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得到5种酶解法的最优提取工艺;不同提取方法按照多糖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葡聚糖酶(55.41%)>果胶酶(53.12%)>纤维素酶(51.93%)>甘露聚糖酶(48.42%)>淀粉酶(46.90%)>水提多糖(38.76%);相比较于传统热水提取法,经酶解后提取所得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黏度均显著降低,其中淀粉酶降低相对分子质量作用稍弱;不同提取方法的多糖呈现不同的抗氧化能力,以果胶酶酶解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最强,总体优于传统水提法所得多糖.结论:酶解法显著提高多糖的提取率,所得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黏度等物化性质显著降低且以果胶酶提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显著.不同酶解法对铁皮石斛多糖结构和连接方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索.

    铁皮石斛多糖酶解法抗氧化活性

    盐酸布比卡因-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温敏凝胶处方优化与评价

    余紫依翟光喜王梓平李德海...
    2057-2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盐酸布比卡因和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温敏凝胶处方,以期获得质量稳定、各指标适宜、能够长效镇痛及促愈合的温敏凝胶制剂.方法: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氯化钠对于胶凝温度、胶凝时间的影响,初步确定因素范围.再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考察因素组合对于胶凝温度及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体内外质量评价.结果: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确定最优处方中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468%,3.233%,0.519%.通过最优处方所制备的载药温敏凝胶为无色透明溶液,胶凝温度(31.33±0.24)℃,胶凝时间(55±7.07)s,pH值(5.52±0.01),4 ℃ 黏度(185.2±13.53)mPa·s,25 ℃黏度(574.8±14.53)mPa·s,可注射性能及持水性能良好,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该处方能够有效地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释放时间延长至72 h以上.开放性伤口实验证实了样品能够显著提升大鼠伤口的愈合速度,同时改善了术后大鼠的疼痛感.结论:通过单因素法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出的最优处方,各项测定指标结果均符合要求,该处方有望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盐酸布比卡因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温敏水凝胶星点设计质量评价

    5种给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杜兴梅杨中婷邓睿陈莹...
    2067-2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药物给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性,为我国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Markov模型模拟一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3种健康状态(稳定、复发、死亡)中的进展,从中国医疗系统角度,收集药品价格和复发患者住院成本费用数据.估算每日口服药物(奥氮平)以及每隔0.5个月(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1个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1M)、3个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3M)、6个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6M)注射1次药物,共5种给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5年累积成本和健康效果,并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每日口服给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是成本最低的方案,每1个月注射1次的治疗方案效果最好.每0.5和6个月注射1次的方案比每1个月注射1次成本更高但效果更差.与每日口服给药相比,每3个月注射1次每挽救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QALY)需花费66078.9元,每1个月注射1次每挽救1个QALY需花费143 417.8元,敏感性分析提示模型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在2022年中国人均3倍GDP(257 094.0元)的支付意愿阈值下,每1个月注射1次和每3个月注射1次的治疗方案均具成本效果,其中每3个月注射1次的治疗方案最具成本效果,本研究可为我国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提供证据.

    精神分裂症给药方案成本效果分析Markov模型

    新型抗癫痫药物吡仑帕奈治疗癫痫患儿的安全性评价

    赵婷陈雪莲张惠兰冯继荣...
    2075-2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新型抗癫痫药物吡仑帕奈(perampanel,PER)添加治疗癫痫患儿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评估癫痫患儿在吡仑帕奈治疗3个月后的安全性.以所有患儿癫痫治疗期间任何一种不良事件的类型和频率来评价吡仑帕奈的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8例癫痫患儿.在整个PER治疗期间,41例(46.59%)癫痫患儿至少经历了 1次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26.14%)、头晕(19.32%)、精神行为异常(9.09%)和恶心/呕吐(4.55%).不良反应导致4例患儿停止使用PER.服用PER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组患儿的血浆药物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患儿[(0.56±0.46)µg·mL vs(0.39±0.27)μg·mL-1,P<0.05].PER血浆谷浓度>0.98 µg·mL-1的癫痫患儿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21.95%vs 4.26%,P<0.05).结论:PER的安全性较差,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在用药过程中随时监测其血浆药物浓度非常有必要.

    癫痫儿童吡仑帕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