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

彭司勋

双月刊

1000-5048

cpuxuebao@sohu.com;

025-83271566/83271562

210009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综合刊物,1956年创刊,双月刊,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生物技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学科的原始研究论著。本刊分别被国内权威检索机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列为药学类核心期刊。同时进入“CA千种表”、“国际药学文摘”、Elsevier数据库等国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屡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教育部等各种奖项。据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的影响因子为0.844,2004年的影响因子为0.810,分别位居高校学报(医药卫生)第1位和第2位。在药学学术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8位),在药学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本刊突出创新成果、前导预测、科研跟踪、权威评述,具有“药学前沿”、“获奖成果”,“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交流”,“综述”等品牌栏目,因此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创新性、实用性、发行数量大、出版周期短的特点。本刊坚持以高学术品味示人,为医药科技人员报道新成果、提供新思路、应用新方法、开拓新视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体酮混悬注射剂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刘兰岚蔡其霖张汶彦严真...
    217-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黄体酮混悬注射剂体外释放、体内药动学以及体内外相关性,以自制黄体酮混悬注射液为例,采用桨法和透析袋法测定 3种不同粒径(3、5、7 μm)的黄体酮混悬注射剂的体外释放曲线;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 3种粒径黄体酮混悬注射剂的体内药动学,并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经Wagner-Nelson法处理后得到体内累积吸收曲线,与透析袋法所得体外累积释放曲线建立体内外相关性.结果表明,黄体酮混悬注射液采用桨法测定体外释放度时,20 min内均迅速释放 85%以上,而采用透析袋法测定时分别在 40、84、120 h达 85%累积释放度.透析袋法所得体外释放趋势与体内释药趋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大于0.95,具有较强的体内外相关性.本研究为长效混悬注射剂体内外相关性的建立提供参考.

    黄体酮混悬注射剂体外释放药动学体内外相关性

    多种技术不同维度分析兰索拉唑肠溶片溶出度异常原因

    刘文欣李岩袁耀佐贾欢欢...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激光红外成像技术和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兰索拉唑肠溶制剂抽检中样品溶出度异常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按照法定标准对抽检制剂进行检验,一批样品的溶出度低于限度,其他项目均符合规定.考虑到本品对酸、碱不稳定,结合对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的结论,从不同维度设计实验考察该批次样品溶出度异常的原因,包括高温高湿的贮存环境对样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2h抗酸实验对溶出度的影响、片芯成像及包衣层厚度测定、有关物质色谱条件优化、杂质谱分析等.研究发现,流通环节贮存不当和样品包衣工艺差是引起该批次样品溶出度低的原因.流通环节可能出现的高温高湿贮存环境引起样品中崩解剂功效下降,主药难以完全释放;包衣液不能均匀包裹于片芯,引起隔离层薄且厚度不一,继而影响其保护主药防止酸降解的效果.两者共同造成该批次样品溶出度偏低.兰索拉唑肠溶制剂总体质量较好,但部分企业处方和工艺需要优化;流通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控制温湿度.

    兰索拉唑肠溶制剂药品抽检溶出度药用辅料制剂工艺杂质谱

    羟基积雪草酸的镇痛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白溪山邓超锐李育晓李红锐...
    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对积雪草的功效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萜皂苷类成分,对其他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热板法实验和福尔马林实验,对羟基积雪草酸的镇痛活性进行探究.实验分为对照组、阳性药阿司匹林组和低(10 mg/kg)、中(20 mg/kg)、高(40 mg/kg)剂量的羟基积雪草酸(MA)组.同时,还采用阿片受体阻断实验,辣椒素和谷氨酸诱导的小鼠舔爪实验,对其镇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A在醋酸扭体实验和福尔马林实验的Ⅱ阶段表现出显著的镇痛活性;在醋酸扭体实验和福尔马林实验中,MA的镇痛活性没有被纳洛酮明显减弱;中、高剂量的MA均能有效地减轻由辣椒素所引起的疼痛,抑制率分别为 29.5%和 64.4%,还能有效地缩减由谷氨酸所引起的舔爪时间,抑制率分别为 30.9%和56.1%.研究结果表明:MA可通过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发挥较好的镇痛作用;该化合物产生的镇痛活性可能涉及谷氨酸能系统和TRPV1的调节,但不涉及阿片能系统.

    羟基积雪草酸镇痛TRPV1谷氨酸能系统

    发酵枸杞多糖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缓解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李蓉杨萍李明鉴叶子茹...
    236-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多糖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作用机制,采用ELISA法、组织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分析、16S rRNA高通量测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研究发酵多糖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CFAs)变化的影响及其与肠道炎症水平、屏障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发现,发酵枸杞多糖(FLBP)可显著降低小鼠肠道炎症水平,改善结肠组织结构,上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ZO-1表达量,同时显著增加肠道SCFAs含量.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FLBP可富集小鼠肠道杜氏芽孢杆菌(Dubosiella)和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降低Turicibacter菌属、肠杆菌属(Faecalibaculum)、埃希氏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研究结果表明,FLBP激活重塑的杜氏芽孢杆菌在改善结肠炎中占主导作用,显著提升SCFAs含量,增强肠道屏障,降低肠道炎症.研究旨在为改善结肠炎提供更安全有益的选择,并为开发FLBP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发酵枸杞多糖结肠炎肠道屏障蛋白肠道菌短链脂肪酸葡聚糖硫酸钠

    我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国家化学1类新药"注射用AAPB"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研究院
    245页

    3,3-二甲基-1-丁醇抑制肠道三甲胺生成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及继发性肝损伤

    王鑫楠刘丽芳
    246-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慢性疾病,严重的肠炎会引起肝脏损伤.肠道炎症诱发菌群紊乱,导致肠道中过多的胆碱转化为三甲胺;宿主中过低的胆碱生物利用度是造成肝脏损伤的重要原因.3,3-二甲基-1-丁醇(3,3-dimethyl-1-butanol,DMB)作为胆碱的结构类似物,可有效抑制肠道中胆碱转化为三甲胺,本研究旨在探究DMB能否通过减少肠道内的胆碱的不良转化来改善UC小鼠结肠炎症及继发性肝损伤.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模型,造模结束后,评估结肠及肝组织病理,检测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UC所致的体内胆碱代谢变化.结果表明,DMB能够减轻UC小鼠体重下降指数,缓解结肠炎症,减少肝脏损伤,对小鼠的血清、肠道内容物与肝脏进行胆碱相关代谢物的检测,发现DMB能够有效抑制肠道中胆碱转化为三甲胺,提高宿主的胆碱利用度,有效缓解结肠炎的恶化,从而减少由于严重的肠道病变导致的肝脏受损.

    胆碱代谢结肠炎肠道菌群代谢三甲胺

    靶向KRAS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学燕陈娜江程
    25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KRAS蛋白是由克里斯汀鼠肉瘤病毒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编码的一种小GTP酶,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活动,被认为是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的信号开关.然而KRAS基因容易发生突变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是肿瘤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KRAS蛋白常见突变位点包括G12、G13和Q61,不同的突变体对蛋白生理功能的影响和主要肿瘤疾病类型具有差异性.KRAS蛋白由于其光滑的表面和对核苷酸的高亲和力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直到靶向KRAS G12C共价抑制剂索托雷塞(sotorasib)和阿达格拉西布(adagrasib)的上市才打破了KRAS不可成药的现状.文章就KRAS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直接靶向KRAS G12C、KRAS G12D、KRAS G12R、KRAS G12S和泛KRAS抑制剂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旨在为KRAS抑制剂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RASKRASKRAS抑制剂抗肿瘤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69页

    干细胞药物产业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陆晓王兴如戚雪勇廖联明...
    270-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有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在功能.干细胞药物开发是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干细胞在不同重大疑难性疾病的治疗上开展了广泛的临床试验,在某些适应证上作为药物获得批准上市,有着广阔的产业化前景.本综述通过介绍干细胞药物在全球及国内产业化方面的进展,及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干细胞药物的有效性、质量控制、安全性等,为干细胞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和思路,以加快干细胞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干细胞产业化有效性质量控制